刘凤霞:国学课程的德育功能与实施策略

2020-03-26 16:25 来源: 人民论坛 作者: 刘凤霞

核心提示: 国学不是静态的死知识,而是活化的知识传承。将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国学课程模式,可拉近学生与国学文化之间的距离,引导广大青年学子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涵养道德品格、坚定文化自信。

【摘要】国学不是静态的死知识,而是活化的知识传承。将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国学课程模式,可拉近学生与国学文化之间的距离,引导广大青年学子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涵养道德品格、坚定文化自信。

【关键词】国学经典 课程思政 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传统意义上的国学就是以儒家文化为内核,兼顾诸子百家,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髓。就内容而言,包括经学、史学、文学等,是高校文化传承的重要内核。“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全方位育人、全面提高人才素养的重要渠道。高校多数课程都兼具知识传授、培养能力、思政教育多重功能,是引导学生形塑正确价值观、道德观的重要载体。

就国学课程而言,其主要内容是国学经典,学校引领学子学习经典,既可以提升学生素养、涵养情操、培养家国情怀,又有助于学生寻民族文化之根、感华夏民族之魂,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民族精神。教师在授课中应注重经典文本的德育和思想正畸功能,提炼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融入理想、道德、品格教育,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开展国学经典课程,塑造学生品格、提高文化素养

国学包罗万象,优秀的国学经典更是浩如烟海。而现代技术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很多学生在古文经典阅读过程中存在障碍。要精准领悟内中要义,需要付出艰苦持久的努力。因此,要鼓励学生勤学善思,自觉锤炼品性。

其一,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汲取精华,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国学经典中,中国古代哲学经典承载的是以儒家为主导、以诸子百家为根基、以佛教等外来价值观念助力而形成的“道—学—术”三位一体、以探究宇宙人生为要义的学问;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则重在“言志”“载道”“诗教”;中国传统史学著作则表现了秉笔直书、褒贬分明、经世致用、爱国忧民和文史并重的特征,这都是国学思想文化源流的核心组成部分,应择要遴选。此外,还应补充古代科技、日用、商业等经典书籍。其二,应以发展的眼光感受国学文化精神,为未来中华文化的内聚力和认同感提供源头活水。其中,中国传统小说戏曲侧重感悟世态人情;圣哲典籍侧重德性教化、元气培养;古史典籍侧重探究社会兴衰、治理之法;诗词文赋侧重表现文人风格、民族精神、个人主体意识;日用类书侧重娱乐身心、舒泰心情等。学生深入阅读这些国学经典,自然将其中的义理精神融入生活,有利于提升道德品格和人文素养。

优化国学经典课程体系,做好文化传播“大文章”

要在高校国学课程中植入思想育人、道德育人的教育功能,最重要的是构建和优化国学经典课程体系。

其一,遴选最能彰显教育价值的国学经典,纳入课程体系。其二,注重基础教育、经典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机融合。国学教育不是孤立进行的,从幼儿园、小学低年级的蒙学教育,到小学高年级的国学认知教育、初中的国学感受和认同教育、高中的国学理性认识教育,再到大学的国学内涵协同创造教育,是一个层级递进深化的系统,应同向建构、协调发展。其三,做好国学教师的培训和教材的编写工作,打造高素质国学教师队伍,出版适用性强、质量精良、与时俱进的配套国学经典教材,建立国学教学评估体系,并将隐性的德育、思想引领与显性的知识讲授、精神感受融合起来,整合国学教育资源。其四,国学不是静态的死知识,而是活化的知识传承。因此,高校国学课程不能脱离时代,既要再现国学演化的历史轨迹,又要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把国学经典课程与社会服务、教育服务、智库服务结合起来,拓宽国学文化的传播渠道。

开展国学研修活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浓厚的国学文化氛围是高校国学课程思政的外在环境条件,应构建特色的校园文化空间,组织开展以精神传导为主的校园文化活动。

其一,设计特色文化空间,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国学经典蕴藏了中华智慧精髓,除了在校歌、校训、院歌、院训等内容设计层面彰显国学文化底蕴之外,还应在校史馆、图书馆、教室、楼道等公共活动空间增加国学文化元素,如传统文化回廊、人物雕塑,鼓励学生参观成果、参与互动。集国学文化的文献展览、展示与研讨于一体,引导学生回溯历史,体验、追思、感受源远流长的国学文化,与历史对话,与古圣先贤对话,与国学经典对话。其二,以国学经典研习为契机,以学习成果展现为手段,增加社团活动文化底蕴,丰富活动形式。可以在国学文化讲座、经典诵读等活动之外,策划一些国学文化专题活动,举办古代戏曲、国画、书法、音乐、陶瓷、服装、棋术等方面的比赛,举行国乐、国画、国剧、国史等知识竞赛、才艺展演活动,拉近大学生与国学文化之间的距离,激发青年对国学文化知识的兴趣。

创新国学课程模式,丰富学生课程体验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探索精神,单靠课堂单一讲授是不够的,有必要创新课程模式,鼓励学生既能读万卷书,又能行万里路。

因地制宜,打破教室内授课场景的局限。可以开展著作导读、心得交流、小组讨论、主题汇报等读书沙龙活动,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去图书馆、书店、博物馆等场所授课,加深文化体验,拓展国学经典的相关知识谱系。《论语》有言,据于德,游于艺,是说儒家以“仁”为依据提升儒生的道德标准,同时用“六艺”之教陶冶身心。国学经典类课程也可适当利用书法、陶艺、戏曲等文化交流活动增加学生的艺术体验,把知识传授、心灵滋养、精神浸润、国学体验结合起来。举办国学文化雅集活动,增加学生的民俗体验、节庆体验,做到寓教于乐。开展国学文化相关的乡贤文明调研及体验乡村文明的“耕读”活动,将乡村历史文明陈迹与国学教育深度融合。耕读文明和乡贤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乡村社会是很多人的精神故乡,其中的“耕”与“读”形成了物质与精神的均衡联动。课堂之外,学生如果能够体验历史悠久的“耕读”文化,将有助于他们返璞归真,对中国的乡贤文化、乡村文明及城乡变迁历史有更深认知。

当前,信息革命持续进行、社会急剧变迁,中西方文明也处于不断冲突与融合的演进过程之中,在此背景下,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走出一条中国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创新实践之路。把国学经典课程融入大学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既可以增加学生的个体生命体悟,优化学生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又可以传承、传播中国文化。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可以预见,在国学经典课程的教育实践下,受到中华文化精华点染的一代代大学生们,在走出校门分赴社会和世界各地之后,必然以自身的道德品格、专业素养、学问智慧、责任意识、人格精神去改造世界,也能够以中国当代公民的君子风范去影响世界。

(作者为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阳明心学与中晚明剧坛嬗变及戏曲文化生态研究”(项目编号:18XZW008)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袁济喜:《加强实验区建设 创新国学人才培养模式》,《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第19期。

 ②张孝德:《中国乡村文明研究报告——生态文明时代中国乡村文明的复兴与使命》,《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第22期。

 ③胡虹丽:《探寻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契合点》,《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第11期。

责编/赵橙涔 美编/陈琳(见习)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邮编:550025    邮箱:ymc@gzu.edu.cn
电话:0851-88202014    传真:0851-88202014
网站备案号黔ICP备05000607-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