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为党育人 凝聚人心为国育才——贵州大学阳明学院“五育并举”抓牢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3-05-10 14:00 发表于北京

贵州大学阳明学院始终致力构建融“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人类核心知识获取”为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通识教育,服务学生成人,培养每—位学生成为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有责任担当、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贵州大学阳明学院不忘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使命,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扎实做好了56000余名学生的启润心智、培根铸魂工作。

一、聚焦“德”育引领,铸牢信仰之基

阳明学院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为核心,构建政治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于一体、思想互动和学业促动相结合的德育体系,全面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学院通力打造“新生导航体系”,融合通识教育解读与专业发展介绍,学籍管理解读与纪律处分强调,安全教育引导与心理健康疏导,教育学生“学高身正为本”。

学院组织成立马克思主义青年学习社(以下简称“青马学社”),全面实施“沉浸式榜样育人工程”,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推行“思政+社团”工作机制,广泛凝聚和组织青年学生,将信仰教育向学生学习空间、生活空间和实践空间延伸,打造思政工作与学生学习生活深度融合的“思政社区”。社团面向全校招募优秀青年成立“新时代大学生信仰宣讲团”,深入班级、楼栋、寝室,线上线下开展信仰宣讲和入党动员,引导新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学院开展革命题材、时代榜样等内容的爱国影片赏析,引导新生学英雄精神,挖掘先进典型;通过讨论辩论、故事分享的青马“论·谈”,引导学生讲先进思想,深化人物理解;通过“英模再现”比赛,重演再现建党、建国以来涌现出的英雄模范和感人事迹,带领学生激发情感共鸣,传承红色基因;提供经费鼓励班级积极申报“阳光征程 明日可期”党建实践活动,激励学生做传承榜样,汇聚前行动力。

近年来,学院以价值引领为目标成立“启明星”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积极搭建拓宽思政网络、激发思政效能的新平台。工作室特聘国家级名师辅导员工作室——丽琼工作室主持人谭丽琼老师为顾问,汇聚学院内外多名副教授、讲师职称的辅导员,通过开展头脑风暴、特聘顾问分享交流会、工作案例研讨会等加强工作室建设,聚焦助力辅导员能力提升专业化、活动建设品牌化和学生培养全面化。

二、聚焦“智”育探索,助力通专融合

学院多措并举开展通识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探索与实践通识素养养成与专业能力训练相融通的智育路径。学院自成立以来,坚持按照“三大门类”“六大模块”推进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联合超星网络平台整合优质教学资源,面向全校遴选优秀教师,开设200余门通识拓展选修课,鼓励和支持教师打造通识“金课”,成为通识教育“金师”,激活学生思维,促进教学相长。

学院积极承办贵州省通识素养大赛,开展校际交流合作,促进通识教育理念的传播和共识的形成。开展不同学科“院长沙龙”,邀请各专业学院院长介绍专业发展前景,贯彻“专业教育不断线,通识教育长流水”的理念。邀请各领域专家开展“阳明大讲坛”主题讲座,引导学生广泛涉猎,拓展学术视野。教师、辅导员作为指导老师带队参与“挑战杯”“三创”“互联网+”等学科竞赛,引导学生夯实理论基础,培养创新意识。组织召开“对话·国奖”优秀学长/学姐分享会,开展朋辈互助,帮助新生树立目标,提升专业认知。

学院倾力打造“强基计划”,重点培养新生良好学习习惯,全面提升学习能力。设立专项经费,邀请资深教师开展大学英语四、六级培训和模拟考试,邀请研究生助教分专业、分学科开展《高等数学》《大学化学》辅导和半期考试,通过答疑解惑、试卷分析达到以辅助学、以考代训的目标。组织学生干部队伍开展学风督查、课堂考勤和晚自习巡查,引导、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坚持开展“早安·阳明”晨读活动,鼓励学生惜时勤勉、温故知新。

三、聚焦“体”育建设,构筑强健体魄

学院切实响应党和国家建设“体育强国”的号召,十分注重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身体素质的提升,举办各项赛事和体育活动助力学生强体魄、塑精神。长期开展“早安·阳明”晨跑、晨练活动,引导学生科学运动,积极锻炼;精心组织参加校体育节各项比赛及开展学院“迎新杯”系列赛事,发扬运动竞赛精神,鼓励学生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动员体育类学生和高水平运动员面向全院开展体测技能分享和常规运动指导,带动非体育类学生开展科学锻炼,享受运动快乐。引导班级团支部广泛开展“三走”(走出宿舍、走下网络、走向操场)团日活动,通过趣味运动激发身体潜能,营造良好班风。

四、聚焦“美”育内涵,实现以美化人

学院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对美育价值的认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以美育人,以美化人。通过打造涵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革命历史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整体文化氛围,在文化氛围中感染并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文化品位和精神气质,全面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学院于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开展红歌、校歌合唱大赛,在歌颂百廿学府、赓续革命精神中凝聚班级、弘扬正气。举办国学诵读大赛,在诗词歌赋和国学典籍的吟咏中传递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筹办迎新文艺晚会,以乐舞结合、文武兼具的丰富形式展现青春之美。组织“青春与阅读齐飞,成长携书籍同行”读书分享活动,在诗文赏析和名篇解读的字里行间浸润知识智慧之美。面向全院征集“最美笑容”“感动瞬间”摄影作品和心理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于平凡生活发现不凡之美;组织大学生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和“5.25”大型广场心理活动,在剧本创作、舞台表演和心灵告白中挖掘人间大爱和心灵之美。

五、聚焦“劳”育实践,致力知行合一

学院着力优化劳育路径、健全劳育体系,全面塑造劳动光荣的精神氛围,增强大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意识,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和劳动能力。学院始终贯彻“以‘阳明为知己’,进德修业,知行合一”的院训,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全方位、多角度引导学生躬身实践,事上磨练。深入开展寝室文化建设活动,

通过卫生文明评比、自制寝室门牌和趣味短视频等活动培育良好劳动和生活习惯,涵养学生爱校荣校的深厚情感。广泛组织寒、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院领导、专职教师和辅导员亲自带队,指导学生探访红色遗迹,传承红色基因;探望抗战老兵,坚定斗争精神;深入基层服务,展现青年担当;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多彩贵州;开展普法宣传,共筑法制中国。长期开展青年志愿服务和“学雷锋”活动,积极奉献,反哺社会。利用团校实践课契机指导学生参与校内多项工作,如协助保安站岗执勤,协助教师督查学风,协助图书馆整理书籍,协助食堂收拾餐具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经风雨、壮筋骨、受洗礼、长才干。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邮编:550025    邮箱:ymc@gzu.edu.cn
电话:0851-88202014    传真:0851-88202014
网站备案号黔ICP备05000607-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