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历史性——狄尔泰-约克伯爵的 历史现象学雏形 ——贵州大学哲学学院“国慧”哲学之光系列讲座(第六十三讲)成功开讲

所在栏目:学术活动作者: 发布者:哲学学院发布时间:2024-06-12浏览次数:82

贵  州  大  学  哲  学  学  院

工 作 简 报

  2024年第59

哲学学院党政办公室               2024612

如何理解历史性——狄尔泰-约克伯爵的

历史现象学雏形

——贵州大学哲学学院“国慧”哲学之光系列讲座(第六十三讲)成功开讲

202461日晚,贵州大学哲学学院“国慧”哲学之光系列讲座第六十三讲在人文楼217成功举办。浙江大学倪梁康教授应邀主讲,此次讲座的题目为《如何理解历史性——狄尔泰-约克伯爵的历史现象学雏形》,讲座由贵州大学哲学学院张柯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倪梁康教授首先说明了该讲座题目的内涵,在他看来,狄尔泰-约克的历史哲学思考虽然还不足以被贴上“历史现象学”的标签,但我们至少可以将其视作历史现象学的雏形。随后,倪梁康教授从古希腊关于变与不变的思考引出了本次讲座的具体内容。

在讲座中,倪梁康教授阐明了哲学的定义和历史的定义,说明了历史哲学的可能性。倪梁康教授认为,历史问题的场所在于动机的统一,动机以同样的方式决定着行动和思想,因此出自行动的思想也就会变得清晰,反之亦然。据此,他把“历史性”分为历史的规律性、动机的规律性以及主观的规律性三重涵义。倪梁康教授引用狄尔泰与约克的通信细致刻画了一种“作为历史心理学的历史哲学”,接着,倪梁康梁康教授围绕狄尔泰、约克伯爵、黑格尔以及海德格尔对于历史性的理解进行比较阐释,论证狄尔泰-约克的历史哲学正是历史现象学的雏形。最后,倪教授对于此次讲座的内容进行总结,他指出在原则上狄尔泰和约克都是动态意义上的历史哲学家,而非静态意义上的体系哲学家,两位哲学家在这一点上与胡塞尔相反而与海德格尔相似。

在提问环节,贵州大学哲学学院陈刚副教授和李明阳副教授就讲座具体内容与倪梁康教授进行了交流。这种互动不仅展示了学术界对于历史哲学话题的关注和深度讨论,也为参与者提供了更多思考和启发。讲座最后,张柯教授就讲座进行总结发言并对倪梁康教授为我们带来如此精彩的学术分享表达了感激之情。

文字:梁源源

图片:郑  珊

一审:马  

二审:晏梦勋

三审:周乐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