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哲学学院“国慧”哲学之光系列讲座第四十八讲暨贵州大学现象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研究中心系列讲座——海德格尔论坛:“译者谈译著”系列第一季第五场讲座成功开讲

所在栏目:党建思政作者: 发布者:哲学学院发布时间:2023-10-26浏览次数:136

贵  州  大  学  哲  学  学  院

工  作  简  

2023年第 126

哲学学院党政办公室             20231023

贵州大学哲学学院“国慧”哲学之光系列讲座第四十八讲

暨贵州大学现象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研究中心系列讲座

——海德格尔论坛:“译者谈译著”系列第一季第五场讲座成功开讲

20231023日晚,贵州大学哲学学院“国慧”哲学之光系列讲座第四十八讲暨贵州大学现象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研究中心系列讲座——海德格尔论坛:“译者谈译著”系列第一季第五场讲座在东校区思贤楼204举办,并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同步进行。澳门大学哲学与宗教系王庆节教授应邀主讲,主题为《<形而上学导论>思想要点与文本细节》。讲座由贵州大学哲学学院于思岩老师主持,线上线下共计150余名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讲座共分为三部分。在第一部分,王庆节教授从《形而上学导论》一书的写作和出版背景出发,阐释了该书在海德格尔思想发展过程中乃至在整个西方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王教授指出,《形而上学导论》不是一部将复杂艰深的哲学科目简化以助年轻学子顺利入门的导读性教科书,相反,该书召唤、引导喜爱哲思的人们回到我们今天称之为“形而上学”的那个复杂东西的生根处、发源处,回到我们人类的语言、思想与睿智的鸿蒙发端处重新思考与发问。

在第二部分,王教授解读了《形而上学导论》一书的核心线索与基本架构。该书关涉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全书的主旨在于从西方语言和思想的发源处追问和厘清存在问题的基本线索,澄清存在问题之被遗忘的本质,以及这一遗忘导致现代西方堕入虚无主义的历史性命运。

在第三部分,王庆节教授集中讨论了海德格尔哲学的两个核心问题。1.哲学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与西方的命运。王教授从莱布尼茨“究竟为什么有某物而非什么也没有?”这一发问出发,指出传统的解释重点在前半句“为什么竟然有某物......”之上,关注的是“为什么世间万物是这般存在而非那般存在,它们各自存在的根据和缘由何在?”。海德格尔则重点关注后半部分,在其存在论中,他追问“究竟为什么存在物存在而无反倒不在”。这一发问的转换表明,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不在于对“存在者”的追问,而在于对“存在”本身的追问。2.作为Dasein的“人”在存在问题发问中的独特位置以及虚无主义的克服。从海德格尔关于“究竟为什么存在物存在而无反倒不在”的追问展开对存在的思考,要求放弃所有特殊的、个别的存在者的突出地位,包括对人的暗指。“人”究竟是什么东西?海德格尔指出,“人”作为存在者,在存在者整体中占据特殊地位。海德格尔将“人”的存在称为Dasein,王教授指出,Dasein不仅表明了人的存在是“存在论”意义上而非“知识论”意义上的存在,该表述还继承了西方的主体性传统,强调了“人”的优先地位。

讲座最后,王教授分享了其关于“莽森”“林中空地”的翻译缘由。在场同学就“作为莽进森然者的人与作为存在的人二者的区别”“追问此在有限性的维度”“如何理解海德格尔对人主体性的强调”等问题与王教授展开交流讨论。于思岩老师对此次讲座作总结发言并对王庆节教授应邀主讲表示感谢。此次讲座取得圆满成功。


图文:唐露露

一审:唐露露

二审:晏梦勋

三审:周乐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