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

贵州大学2023年第5期“做人·做事·做学问”校园学者系列讲座举行

发布者:saman发布时间:2023-08-24浏览次数:142

8月23日,贵州大学2023年第5期(总第79期)“做人·做事·做学问”校园学者系列讲座在贤正楼107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教学名师、南京理工大学教授陈光作专题讲座。讲座由贵州大学副校长陈祥盛教授主持。

陈光院士以“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担新时代使命”为题,从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等六个角度,讲述了我国科学发展的艰辛历程和感人故事。


陈光院士以钱学森、邓稼先、屠呦呦等著名科学家为例,结合自己多年的求学、研究经历,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他说,正是在老一辈科学家们的悉心栽培下,一代代青年科技工作者得以施展拳脚,为我国科研创新工作注入不竭动力。

讲座的最后,陈光院士寄语贵大学子:“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不断拓展人类认知边界,为推动中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陈光,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教学名师,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创新争先奖”、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长期致力于金属材料与加工科学技术研究,在轻质耐热金属间化合物、高温合金定向凝固、非晶复合、钢铁及加工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做出重要创新性贡献。

提出全过程控制凝固与相变学术思想,发现定向凝固存在特殊现象,创立定向固态相变晶体取向调控原理,发明了液-固与固-固相变协同控制的晶体生长方法,突破了传统定向凝固技术只控制液-固相变的局限性,有效控制了凝固后具有复杂固态相变材料的最终晶体取向,实现了强度、塑性和高温持久性能的优异结合与跨越提升,实现了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是世界唯一,解决了我国在该领域长期跟跑问题,为我国新型轻质耐热合金研制做出突出贡献。

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一等奖3项。发表论文2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


一审:朱蕾 王洁

二审:于松

三审:刘治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