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

做好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12-29浏览次数:33

 

材料学院(王忠於)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格局,构成了当前就业面临的基本形势。一般而言,金融危机下,高校毕业生至少出现以下四种情况:首先,越是经济动荡,前景不明朗的时期,越会有更多的毕业生涌向政府公务员队伍;其次,金融危机对毕业生的影响,包括求职所需的时间,可供选择的职位和行业、薪酬水平、招聘人数等,是一个逐步波及和扩大的过程;第三,就业前景不理想,会促使更多毕业生选择留在校园,继续升学,而非就业;最后,即使最终能够就业的毕业生,通常也面临巨大的生活成本压力。

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应对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危机,就要以毕业生需求为本,依靠毕业生自身发展,就业服务以毕业生为中心,因此分析就业危机规律,加强高校对就业危机的应急处理能力,针对高校毕业生的自身特点,采取有效对策,是一项关系重大、形势紧迫的任务。针对金融危机下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式,高校应该做到“提高认识、强化实践、解决问题”,急学生之所急,想家长之所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形成 “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就业工作的良好局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考核,全员参与。将“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列为学校、学院的重要工作,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坚持“任务分解、责任到位、层层落实、包干负责”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学生工作人员、专业课老师和毕业班班主任齐参与,将每一个学生分解到党员干部和教职工。同时各系教研室应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帮扶计划,开拓就业渠道,找寻就业信息,积极为就业工作做贡献,实行就业信息周报制度。

二、千方百计拓展就业渠道,全方位参与。带着对学生深厚的感情和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学校、学院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不惜“动员千军万马、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用尽千方百计”,深入各行各业掌控信息、找准岗位,努力寻找和开发学生就业空间,巩固现有用人单位、关注新兴用人单位、开辟未来用人单位,重点针对各类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和岗位需求潜力大的行业,拓展就业信息渠道,着力于“三大就业市场”建设。一是采取各种方式与新老客户建立起牢固的关系,形成一定规模的相对固定的用人客户群体;二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不断更新和丰富网络就业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发布、招聘信息、应聘技巧、远程面试、指导咨询、职业生涯测评等高效、便捷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三是要加强有形和无形市场的结合,以保证多渠道、全方位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指导与服务。

三、抓好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全程参与。坚持育人为本、以人为本的观念,尽力为毕业生的就业予以科学指导和周到服务,从大一到大四全程设立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一年级重点做好中学生向大学生阶段转变的适应与养成教育;二年级侧重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三年级侧重进行成才教育;四年级侧重进行择业教育和适应社会教育。同时举办就业讲座,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开展就业工作调研和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建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指派专人负责就业工作,不断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为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新生刚进校时,通过入学教育,向学生宣传优秀校友的光辉事迹,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帮助学生树立爱院、强院、兴院的观念。在学生临近毕业时,积极组织毕业生加强理论学习,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中强化科学发展观理论教育,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成长观和就业观,同时,在毕业生中普遍开展以当前就业形势为重点的就业教育,指导学生客观、理性、辨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遇到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不稳定情绪。开通就业咨询服务,邀请专业人士、心理咨询专家、优秀校友来学院举办讲座、座谈,努力帮助毕业生缓解不稳定情绪。

五、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工作。对经济困难毕业生重点关注,并在具体工作中,努力做到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培训和重点推荐,特别是对“零就业”、单亲低保等困难家庭中的毕业生,采取“盯人帮扶”措施,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动态档案,有针对性地实施就业援助。

就业乃民生之本,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民族的未来,是一项关系重大、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文章录入:    责任编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