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与地下水工程系

历史沿革

发布时间:2020-02-25
浏览次数:143

一、历史沿革

治水平旱,肇始贵州:1997年,应贵州省水文水资源局人才需求,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建立贵州省第一个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毕业生满足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历经变迁,砥砺前行:贵州大学成为“211工程大学后,本专业培养毕业生开始竞争全国;2014年增设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方向,并成立了成立水文与地下水工程系,标志着培养人才条件和模式走向成熟。纵深迈进,积极探索:贵州大学省部共建后,本专业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紧抓契机,面向未来:紧紧跟随贵州大学部省合建双一流建设步伐,2020年,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获批“贵州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踏上了专业建设的新征程


二、培养目标与特色优势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强烈、职业道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优良、国际视野宽广和人文素养深厚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的水利水务、能源交通、城市建设、生态环保、自然资源、应急管理和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工程水文、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等方面的调查评价、勘察设计、预测预报和规划管理等生产实践或教学科研工作,3-5年后具备工程师或与之相当的专业技术能力。

主干课程:测量学、水力学、自然地理学、气象气候学、水文学原理、水文统计、水文预报、水信息技术、水文水利计算、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专门水文地质学

特色优势多年以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依托岩溶区位优势,形成了以岩溶水文教研为优势,以岩溶水文地质为核心的特色专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的水利水务、能源交通、城市建设、生态环保、自然资源、应急管理和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工程水文、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等方面的调查评价、勘察设计、预测预报和规划管理等生产实践或教学科研工作,为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三、师资队伍与平台

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5人,其中教授2人,特聘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10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8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省“千层次”创新人才1人。

实践基地:建有校内实习基地1个(水文地质户外教学试验场),校外实习基地1个(龙里水文站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产学研基地1个(喀斯特区域水文大数据-大生态产学研基地),校级科研平台1个(贵州大学水资源与水土治理研究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