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新闻客户端: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杨未:在全面育人中向美而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9-04浏览次数:17

共赴一场“美的教育”的心灵之约,拥抱“书香贵州”。8月29日,在贵州省“美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杨未围绕《追寻教育之美——“美的教育”理论探索与贵州实践》,畅谈“美的教育”实践心得、分享“美的教育”实践体会。

6_副本.jpg研讨会现场。

“从一个贵州的学子成长为一名贵州的教师,再成长为一位贵州的教育工作者,很高兴能一路见证贵州‘美的教育’。”杨未用三个“贵”“大”分享了自己的感受:立德树人,美在育心,“贵”在协同,“大”有作为;五育并举,美在润心,“贵”在融合,“大”有所为;综合改革,美在创新,“贵”在开拓,“大”有可为。

5.jpg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杨未。

什么才是“美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去年我参加了全省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现场观摩会,看到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在参加劳动教育时抓到了一条鱼,他满头大汗地抱着那条鱼开怀大笑的模样深深感染了我。”杨未说,那一刻她看到了孩子们的美,也看到了教育的美。

贵州“美的教育”是对“强国建设、教育何为”这一时代课题“贵州何为”的思考和回答,美在坚定不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牢牢地把握和坚守教育的政治属性;美在注重“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美美与共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坚守了教育的战略属性;美在从民生上抓教育,把握和体现了教育的民生属性。杨未说,贵州大学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努力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11.jpg现场发布的新书《追寻教育之美——“美的教育”理论探索与贵州实践》。

“我们的‘博士村长’、博士工程师、三下乡社会实践等让学生走向田间地头,走向车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握时代的脉搏。”杨未介绍,贵州大学形成思想引导、心理疏导、氛围营造协同并举的聚力、暖心、筑梦共育机制,实现“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创新“理论+实践”的学习宣讲,讲好新时代故事。温润心灵,举办“青春味”“时尚味”的展览展示、组织有意义又有意思的艺术思政课、打造“有网感”“有温度”的融媒体产品,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打牢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根基。

五育之间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相互渗透、彼此协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成为新时代贵州教育发展的路标。

杨未介绍,贵州大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工作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围绕“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标准,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学校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思政课建设开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校领导带头领题上思政课听思政课评思政课,利用暑期对思政课教师开展全覆盖培训,通过艺术思政课、开学第一课汇讲、毕业党课、一站式社区微课等让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有感”不“反感”。同时,改革培养模式,创新培养路径,强化通专融合人才素质教育,在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上下功夫,以新农科、新文科、新工科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人才培养新路径。实施“博士村长”“博士工程师”计划,开展“博士+硕士+本科生+产业+专家+基地”育人模式改革,推进人才链与产业链无缝衔接,成为贵州高校青年学子助力乡村振兴的“贵大样板”。围绕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爱劳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发展,将理想信念、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育融为一体,不断提高针对性和吸引力。

“山清水秀的贵州,既是干事创业的好地方,也是生态宜居的好地方,同学们在贵州求学,来到贵大求学,留在贵州参与现代化建设,呼吸着优质的空气,享受宜人的气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杨未说,作为教育工作者,坚守初心,矢志教育,向美而行,共同在全面推进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回答好“特色教育强省”的必答考卷,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编辑:刘利利

责编:韩晓梅

编审:岳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