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士村长”到“博士工程师”:贵州大学青年学子“科研+实践”写好产业论文

发布者:prman发布时间:2024-03-27浏览次数:166

2023年11月,随着贵州大学、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共同举办的“贵州大学‘博士工程师’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红铝(AL)”专项赛拉开序幕,贵州大学又掀起了科技创新的热潮。

企业出题,高校解题。降低电工圆铝杆表面缺陷,减少圆铸锭拉裂、拉痕、弯曲的表面缺陷……赛题榜单聚焦行业发展需求,引导青年学子从实践出发,积极攻克制约行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难题,

从“博士村长”到“博士工程师”,贵州大学青年学子紧紧围绕主战略主定位,以“产业 专家 基地 博士村长/工程师”工作模式,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四新”“四化”,书写“四化”大论文。赋能乡村振兴 强农促增收

“冬季修剪能有效改善光照,调控产量和品质,提高果园效益。我们可以围绕树体的‘自然开心形’,进行冬季修剪……”

2023年12月12日,贵州大学农业生物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省水果专班副班长文晓鹏教授带领着贵州大学“博士村长”樱桃产业团队,来到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科研基地,开展修剪技术培训与实践活动。

文晓鹏教授现场教学樱桃树修剪实操

“你们看,这些病弱枝干、重叠枝叶都需要剪掉……”在现场,文晓鹏教授通过理论 实践的方式,为学生们详细讲解了樱桃树的修剪方法、技巧以及注意事项。

在深入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后,樱桃产业团队队员周奎与队友们纷纷拿起剪刀开始动手实践。

“从实践中学习,能让我们用更扎实的理论知识及科研成果服务地区果业发展。”周奎说。在导师的带领下,每年寒暑假、小长假,农民的果园就成了他们的“第二课堂”,大家一边学习一边为果农提供技术指导,努力为贵州樱桃的丰产优质打牢基础。

“三农”问题一直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博士村长”樱桃产业团队聚焦樱桃产业发展,致力于将学术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实验室中的实验成果运用在田野间,为提升贵州樱桃品质与种植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走出了极具特色的实践促产之路。

作为贵州大学“博士村长”核心成员之一,周奎在过去的3年里,带领团队前往安顺、毕节、黔东南、黔南等地,下乡指导和服务80余次。

“通过参与‘博士村长’计划,我深深体会到,科学技术对农民非常重要,需要有人把管用的技术交给他们。”周奎说,这也让他更加坚定决心,多下农村,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贵州大学“博士村长”樱桃产业团队开展修剪技术培训与实践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自实施“博士村长”计划以来,贵州大学累计组织500余支队伍1.6万余人次,以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为目标,通过“带技术、带人才、带项目”,服务于贵州榕江、纳雍、紫云、贞丰、赫章等46个县(市、区),累计创收30亿元。

贵州大学“博士村长”计划成员连磊创制出除草剂新品种,推广面积1.8亿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贵州省十大科技成果及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全国最美大学生张建,打破国外垄断、攻克植物病毒病难题,研发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农药,以4600万元成功转化生产;

绿色防控服务队携带天敌昆虫食蚜瘿蚊开展绿色防控,助力贞丰花椒产业升级;

……

张建(左三)与团队在高坡指导水稻病害工作

在田间地头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赚,“博士村长”们依托学校支持的贵州省农村支柱产业专家团队、导师科研项目,紧密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智力、技术优势,在产业帮扶、科技服务、人才支持等方面积极行动,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课堂直通车间 大地论文出真知

在贵州大学机械与工程学院教授张大斌团队的实验室,研究人员站在一座占地约2平方米的操作台前,启动设备开关,五轴三维测量机激光开始扫描,3至4分钟就能完成便可成功收集、处理完成一个飞机发动机叶片的上百万个数据。

实验室的设备链接素有“制造业的皇冠”之称的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这是张大斌教授团队“博士工程师”项目的最新成果,相关技术已在贵州安吉华元科技有限公司推广应用,推动了航空叶片加工生产线的升级。

2023年5月8日,为解决航空叶片微孔电火花加工过程中自动化率低、产品质量依赖人工等技术难题,在张大斌教授的指导下,博士张俊飞带领智能交叉团队核心团队成员进驻安吉华元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技术攻关。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智能交叉团队开展技术攻关

6月21日,技术团队从现场采集到多组叶片激光测量基础数据,研究叶片三维面域点云数据重构技术路线。

7月25日,团队成员张俊飞、何海军、刘鹏飞等在公司针对该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电加工工艺技术路线进行仔细梳理,明确了航空叶片微孔电加工协同加工工艺和控制逻辑。

......

目前,该团队成员已发表SCI一区论文1篇,受理发明专利2项。

从课堂到车间,从理论到实践,“博士工程师”们脚踏实地,将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

“生物炭对被污染土壤修复具有良好环境效益且成本低,被广泛应用于污染农田修复中,这对于生物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环境修复是一种双赢的策略。”

“基于此,我们拟通过添加以当地生物质废弃物为原材料制成的生物炭,在改良被污染农田、修复矿区周边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废弃生物质利用率。”

……

近日,在贵州大学“博士工程师”团队与省地矿局113地质队的座谈会上,“博士工程师”团队成员赵艳介绍了团队利用生物炭修护生态系统的情况。

座谈会上,贵州大学博士工程师团队的成员们结合113地质队实际情况,围绕如何发挥耕地土壤农田、环境修复治理、新能源矿产技术优势促高质量发展开展充分交流。

“我们期望能在113地质大队正在开展的部分研究项目中找到结合点,从而在生态修复、环境治理方面开展长期的交流合作。”博士工程师团队成员胡焱鑫说。

贵州大学副校长周少奇为贵州大学“博士工程师”授旗

继“博士村长”计划后,贵州大学又推出了“博士工程师”计划,这也是贵州大学构建实践育人新模式的又一创新举措。该项目旨在鼓励和号召广大学子充分发挥学科、科技、人才和智力优势,结合技术突破、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技术服务等内容,积极服务生产、建设等行业领域,助力贵州新型工业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同学们要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练就好本领,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弘扬创新文化,在实践中求创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博士工程师”授旗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这样勉励学子。

紧跟时代需求 贡献青春力量

带领课题组一起深入现场,与一线班组同上同下,成功解决了矿区瓦斯抽采条带难的问题;

大力推进瓦斯抽采精细化示范矿井建设工作,改变以往瓦斯频繁超限的被动局面,采掘工作面实现了安全采掘;

邀请贵州大学矿业学院专家技术团队到矿“传经送宝”,发挥学校独特优势,立足煤矿急需的瓦斯治理、产能释放、智能化等,开展企校合作……

来自林东矿业龙凤煤矿的“博士工程师”兰红自入学以来,与团队成员一起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不仅获得了多项授权发明专利,还推进了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为行业系统内相关领域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治理经验与模式,实现了在实践中成长、在创新中成才,也让他收获了“矿工博士”的赞誉。

兰红(右一)在矿区与一线班组开展闭合测量验证施工准确度

“做得了科研,跑得了现场”这是兰红的导师、贵州大学教授张义平对兰红的评价。

多年的一线工作经历让兰红深刻认识到,深部煤矿开采致灾害机理不清、防控措施缺乏,极易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和人员伤亡,这迫切需要研究人员解决深部煤矿开采技术等关键基础问题。对于未来,他表示好“要实实在在把学校所学理论与单位安全生产搞好,把队伍带好、管好,这是初心,更是使命。”

从“村长”到“工程师”,贵大学子们坚持自信自强,厚植家国情怀,传承奋斗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谱写新时代新征程的青春之歌。

牛粪资源化利用团队在德江县坳田村取样检测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博士村长”牛粪资源化利用团队在德江县坳田村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当地解决技术难题,确保有机肥生产质量安全。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博士生陈庆港带领团队,在黔西南金矿区开展高应力巷道围岩卸压与支护综合控制技术研究,为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高应力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提供一条合理有效的技术途径。

博士生陈庆港带领团队在黔西南金矿区开展科研

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贵州省绿色化工与清洁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成立“绿色化工”博士工程师服务站,结合贵州省现代化工产业发展需求,聚焦碳减排、碳零排及碳负排前沿研究,致力于领衔建设新型微化工技术,助力现代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贵”在行动,“大”有作为。2023年,贵州大学共立项“博士村长”项目18项、“博士工程师”项目12项,千余名学子前往贵州各地接续服务“三农”和“四新”“四化”,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篇章中继续贡献着贵大研究生的科技创新力量。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编辑:吴建萍

责编:李雪非

编审:李旭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