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者祁小四:将更多新材料带到现实世界

发布者:新闻网1发布时间:2021-05-23浏览次数:1213

“下一代的新材料可能是什么?需要通过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研究去探索和发现!”4月29日,贵州大学物理学院学科秘书、教授祁小四说,许多新材料在没有被发现之前,可以先从理论上进行模拟和推算,指导新材料的合成,再验证相关理论是否可行。在这样不断论证、完善的过程中,将更多新材料带到现实世界,推动前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这就是凝聚态物理专业所要做的主要研究工作之一。

实验室里,祁小四正在进行泡沫石墨烯材料的实验

走进实验室,祁小四正在带领团队进行泡沫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合成研究。他介绍,这是一种潜在性高性能材料,有望开发一系列新型高性能吸波或屏蔽材料,应用于军事领域用于飞机、坦克等装备的“隐形”,也可以应用于电子通讯设备之间电磁波相互干扰,避免电磁污染。

祁小四调试设备上的参数

“社会对新材料的要求是无止境的。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为新材料的发展不断试错、找寻方向。”祁小四说,即使材料物性起始并不是很理想,只要人们对其机理的认识能够逐渐加深,也可以为今后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经验。他带领团队系统开展了核壳结构碳系、二维材料基复合物的设计、合成和吸波性能研究,为高性能吸波材料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在该研究领域,他们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选2019年权威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 C)最受欢迎的40篇论文之一,另外2篇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入选2020年“高被引论文”。

祁小四正在认真观察设备中的实验情况

“自己刚开始接触科研时,曾因找不到研究课题和方向而感到特别痛苦。”2006年,家乡安徽的他,本科毕业于安徽大学材料物理专业,顺利考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都有为院士领衔的纳米磁学组,初学者的他却陷入了迷茫。

“1991年碳纳米管的发现、2004年在实验室上首次合成石墨烯、2010年因石墨烯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研究生学习期间,我在学术报告中首次了解到‘碳系材料家族’,这种材料涉及物理、化学、材料、电子等众多领域,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祁小四回忆,在聆听专家报告后,他查阅了大量实验和文献材料,与导师和师兄师姐们不断交流,渐渐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硕博连读、沉心科研。

祁小四团队的学生,正在实验箱体中操作

2011年,他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毕业,随后就职于贵州大学物理学院。2017年,南京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后出站,在当时贵州地区科研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他坚持科研工作、搭建实验室平台,逐渐才有了如今实验条件和规模。

“从大学入学到如今从事科研,自己在这个专业探索近20年时间。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我深感自己的幸运,总是在困难和困惑的时候,能够得到亲人、老师、领导和朋友的帮助和指引,特别感谢贵州省和贵州大学的积极人才政策,以及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让我能够一路成长!”祁小四说,正因如此,他一直要求自己要做到足够努力,用积极的态度去做好每一件事情,用自己的努力给社会和关心自己的所有人一个最好的回报。

祁小四带领团队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数据

2017至2020年,他先后入选和获得贵州省“优青科培养计划”、贵州省青年科技奖、贵州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等,得到了相关经费及科研政策的强有力的支持。他认为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国家、贵州省、贵州大学和物理学院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而良好的平台条件、学术氛围和学术团队,近几年吸引了大批高层次人才加入贵州省高校、研究院和相关高新企业,必将为贵州未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祁小四与实验室团队学生合影

“能量储存和转化是当今研究的前沿领域,已成为基础与应用研究的新热点。”正在新建的实验室里,祁小四带领着龚秀、陈艳丽、彭琼、郑国辉、谢忍等多位博士学生,开展太阳能电池、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工作。她们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已初步形成了一支有活力且丰富经验的研究小组。

“希望加大优秀青年人才培养的资助金额,加强与国内外重点高校和研究院的合作和交流,积极打造团队,适当提高青年人才的待遇、配合解决子女入学等生活问题,让青年人才可以更加安心、全心在各自岗位上积极工作。”祁小四希望团队的青年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能有更好的发展,为贵州省多培养有发展潜力的后备人才。

来源:天眼新闻

责任编辑:刘玉玲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