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好书记】杨欢欢:一直走在校农结合助力脱贫的路上

发布者:新闻网1发布时间:2020-04-11浏览次数:945

人物名片:

杨欢欢,贵州大学后勤管理处饮食服务中心主任、后勤服务集团饮食公司党支部书记,他立足自身实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校农结合为突破口,创新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党建扶贫示范岗”活动。

迈出脚步 积极探索

贵州省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助力脱贫攻坚、服务农村产业革命是贵州大学一直以来的重要政治任务。2017年以来,在杨欢欢带领下,贵州大学后勤管理处饮食服务中心以“校农结合”为突破口,积极拓展校农对接模式,持续开展“学校+公司+合作社+农户”扶贫采购模式,与政府平台公司、贫困村、农业专业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协议,在促进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上持续发力,并取得了丰富成果。

“校农结合”模式开始运行时,工作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要采购物资,就得运输物资。“最初采购物资时,贫困地区的生产组织工作还没有完全协调统一,一些农户对‘校农结合’模式不了解,工作效率也比较低。”杨欢欢也谈到,农产品的采购数量以及采购地区需要不断及时调整。一方面,校农对接采购的一些贫困地区,会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学校对某类农产品的采购量很大,但有的贫困地区物资供应又会存在不足的情况。面对这样的情景,饮食公司采取了扩展采购区域的方式,使几个供采购区域一同协调供应,以此满足需求。另一方面,学校对一些农产品需求量又比较小,一些贫困地区又会存在“供过于求”的情况,在销售上存在困难。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校饮食公司积极和省内其他高校保持联系与沟通,采购前做好商量,各自负责某一地区的采购,以此确保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成功销售。

万事开头难,“校农结合”模式在扶贫的道路上,最初面临着一些困难,但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完善,该模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从2017年至今,我校先后与本省8个市州的30多个县建立了对接关系,扶贫农产品采购总量达1460余万斤,扶贫农产品采购总金额4900余万元,有力助推了我省脱贫攻坚。

扶贫扶智 助力学子

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不仅需要解决贫困地区在经济上的脱贫,更需要在“智”上的脱贫。杨欢欢深刻意识到“扶智”的重要性,在开展工作中一直坚持把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助力脱贫。

自2015年开始,贵州大学后勤管理处饮食服务中心对贵安新区党武镇曹家庄村小学进行帮扶,资助2名困难学生,为其承担学费以及生活费。杨欢欢细细核算着日期回忆,至今,最早资助的学生也要临近小学毕业了。
在校园消费方面,贵州大学后勤管理处饮食服务中心与建设银行贵州大学支行开展了普惠金融、精准扶贫合作,本校贫困学生在食堂使用建设银行“龙支付”和“云闪付”支付平台付费就餐,可享有“满六减三”“”满三随机减”的等满减优惠。这为学生减免了消费金额,减轻了生活经济负担。2019年1月至10月,根据建设银行学生消费流水统计,学生消费减免金额为68万元。杨欢欢提及,在今年11月,还有“满五减二”、“满十减四”等更加优惠的满减活动。此外,杨欢欢在与贵州大学伙食管理会协商后,在学校食堂为我校贫困生提供了60个勤工助学服务岗位。在食堂开放时段,只要在食堂参与执勤与提供服务的学生,就可以免费就餐。

除了对贫困学子进行帮扶外,杨欢欢潜移默化地营造校园助力扶贫的氛围。“校园内的每一位教师、学子通过消费都有间接的参与扶贫工作。”杨欢欢说。依托学校食堂、学校全日制在校4万余名学生这个消费主体以及“校农结合扶贫农产品直供点”,销售、宣传贫困地区新鲜农产品、采购后深加工产品,销售各种农特产品,使贫困地区优质、特色农副产品进入校园,进入了师生日常。

校农对接 持续扶贫

在校农对接工作中,杨欢欢带领后勤管理处饮食服务中心建立新的对接关系,与贞丰县鲁贡镇,平塘县牙舟镇,大塘镇西关村、民联村,长顺县交麻村、毕节试验区(黔西、威宁、赫章、纳雍、金沙)等地建立扶贫采购关系,扩大扶贫范围,帮助更多地区销售农副产品。每当遇到当地农副产品滞销的情况,他便指导饮食服务中心统一收购农户滞销产品,通过与各个高校沟通协作,将滞销的农副产品分销出去,以解决农户产品滞销的问题。

“能从贫困户采购的农产品,绝不从市场采购”,这是杨欢欢一直坚持的原则。后勤管理处饮食服务中心结合对接地区农副产品产出情况和食堂需求,与贫困地区签订校地帮扶合作协议和农产品采购协议,通过持续稳定的采购,增强贫困群众产业发展信心,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规划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将带领后勤饮食服务中心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校农结合成效,进一步厘清扶贫思路、拓展扶贫举措、创新扶贫发展路径。”杨欢欢说。

文字:袁小宇

责任编辑:刘玉玲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