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静守贵大岁月的他们

发布者:校办站点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10-14浏览次数:151

新闻网讯(记者团 夏赛楠 黄蕾瑾 谭璐 张思诗 李燕报道|摄影 谭璐) 溪山河畔,学府起黔中,111年贵州大学沧桑巨变,几代人的默默坚守成就了现在的他。没有人是这里最终的归人,但是他们都在静守这里的岁月。

 

                        黔中岁月老,一世贵大挚爱 

无欲的生命是安静的,安静生命的内核在浮沉中发出的声响蕴含着命运的质感。这句话恰切地形容了他。

 

岁月从他的额上走过,留下了智慧的肌理和脉络。他的身上被赋予了太多的名号和荣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院士中国钢协预应力结构分会理事贵州省首批省管专家首批勘察设计大师及首批荣誉核心专家等等。他的名字——马克俭,已然成为贵州和贵大的名片,而贵州和贵大又是他不可割舍的一世情缘。

 

 

 

【一生黔缘,爱在这片山水间】

抗日战争颠沛流离,6岁的马克俭作为难童在儿童教养院长大。由于战乱,教养院处于流动状态,从湖南到贵州,一路步行。每天徒步二三十里地,只吃两顿饭。这样的经历,让他对贵州的第一印象就是苦。“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吃饱饭,最想吃的就是肉。”回忆童年经历,马院士这样说道。1945年抗战结束,儿童教养院回迁途径贵阳,恰逢当时贵阳一中招生马克俭正值高小毕业,经考试合格他便就读于当时的贵阳一中,因此度过了相对平静的三年时光。中学毕业后,他回到湖南老家。 

 

冥冥中或有天意,1958年马克俭从湖南大学毕业,分配到当时刚刚建校的贵州工学院任教。谈起当年的机缘巧合,马老点起了一根烟,微笑着忆起了过去。湖大毕业时恰逢贵州三线建设,在全国各地招贤纳士。因为少年时期来过贵州,他便向同学们讲起了贵州的山清水秀和锦绣前景。同学们听后大受鼓舞,年轻热血的他们便一道来到贵阳,为黔中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8月,马克俭来到贵阳被分配到贵州工学院土木系任助教。在这里,他遇见了自己一生挚爱。妻子陈福秀正是当年考入贵工土木系的学生,年轻有为学识渊博的马克俭很快就吸引了陈福秀的注意。共同的学科专业和对事业的追求让他们走到了一起,1962年陈福秀毕业后,两人便登记结婚

 

对于妻子,他一直心怀感激。“我获得的荣誉,离不开老伴的大力支持。”马院士说,老伴年满60退下来后,一心一意支持他的科研创新工作。因为儿女都在外省工作,无法照料父母。马老的日常生活,都由老伴悉心照顾,使他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相依相偎相爱相守,几十载岁月沉淀的是两人的信任与理解。

 

就这样,他在这片土地上娶妻生子儿孙满堂。

 

一世学术,术业专攻醉心土木

人这一生,最重要的是什么?“社会价值。”马老这样回答,“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为我们的社会做点事情。”虚名于他已是云烟,现在的马院士只希望能不断工作为社会做点能做的事情。因而有学生这样评价他:别人是为生活而工作,而马老师是为工作而生活。

 

2001年,马老以一票之差无缘工程院,2007年经“2/3”新规的严苛考核,成功进入。对于当选院士,马老说:当选院士不是荣誉,而是责任。作为贵州唯一的国家工程院院士,他已然是黔地和贵大的骄傲与铭牌。他为这片山水和这个学府带来了科技和荣誉。而这里又给他带来了什么呢?

 

“学术上的支持,政策上的鼓励。我在贵工搞建筑空间设计,得到了建设厅的大力支持,并促使我的很多设计转化为现实成果。”这便是马院士坚守这片山水的根本原因。20世纪80年代后期,马老在空间结构领域崭露头角,不少省外高校或高薪求贤的公司向您伸出橄榄枝,对于更好的试验条件以及优厚的薪水,他毅然拒绝。“我不动心,因为我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

 

针对贵州山多地少、气候湿润的自然情况和发展落后的经济情况,马老在科研上就如何运用便宜耐腐蚀材料下了大功夫。“好用、省钱,就是硬道理。”90年代,他研制开发的“钢筋混凝土空腹网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板楼盖结构”等大柱网、大跨度新型钢筋混凝土空间网格结构既做到了大柱网、大开间、灵活划分房间的多功能综合应用需要,又达到了造价低廉降低成本的目的。

 

结合贵州实际省情进行工程建筑充分体现了马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研和教学之法,他在研究生培养中遵循“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育方针,研究课题既应用于工程实践,又结合研究生学位论文和科学试验等方面的需要。在建筑领域,马老十分崇敬茅以升,“因为他理论实践结合的非常好,值得学习。”在马老心里,这些在艰苦条件下坚持学术科研的老一辈科学家,都值得尊敬和学习。

 

马老一生深爱着自己的建筑事业,他说:“若再有一生,我还要做建筑!”

 

青春韶华好,愿在贵大老

  【6年,她和她的故事】

 2007年,她怀着懵懂与憧憬成为了材料与冶金学院材料物理系的大一新生。2010年顺利通过三试,加入接力辅导员培养计划。2011年,她开始了一年的辅导员工作2012年她读研,2013年川大交流。她说她“见证”了贵大的变迁,她就是材料与冶金学院11级辅导员--张玲琰,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导员姐。

 

当上辅导员,时隔三年回到南区她倍感亲切。从学生变为老师没有不习惯,但她倍感责任在肩任重道远。被安排到一号宿舍她的第一念头是不想与无奈,可是转念想到这样能和同学更好沟通,处理学生问题也方便很多,便也欣然接受。一年的辅导员工作,迎新,军训,一连串的工作以及各种学生问题让她迅速成长这是成长的一年,她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虽然中间遇到许多问题,遭遇很多不理解,但她依然坚持。这样的坚持使材料113先进班级评比活动中,能够拿出了丰富的图片书面材料,最终被评获得“校级先进班级”的荣誉称号。也使得11级在大一便举办08级毕业晚会的机会,在年众多毕业晚会中脱颖而出,备受好评。

 

她曾承诺材料与冶金学院11级,一起四年,共同毕业。但今年她得到了去川大实验交流的机会,她不能不顾学业,当初说好的四年陪伴无法兑现,她内心深深的抱歉。说:“这是我第一次当辅导员,但也可能是自己最后一次担任辅导员没有工作经验,让同学们受委屈了希望大家能理解。我很珍惜和大家在一起的时光,谢谢你们给了我那么美好的回忆。”

 

大一大二的社团奔波,跑活动拉赞助。大三的学业拼搏,大四的辅导员经历,研一“遭遇”贵大第一届研究生军训所大学承载了太多她的青春和成长。

 

7年,他最深切的怀恋

  2006年,他来到贵大时,学校的操场还在施工,北校区双馨园还是土路,如今的贵大与往昔已是天壤之别。但无论是曾经的破旧还是现在的崭新,贵大都是他深深怀恋的过去。他叫张诚江,我校06级土木工程学院学生,现在读博于西安建筑与科技大学结构防灾及防护工程专业。

 

   4年的大学时光加上3年的研究生岁月,他说:“贵大见证了我从青涩到成熟最重要的7年时光,我见证了贵大从设施缺乏到修葺完善一天天的日新月异。”

 

  7年,他适应了这里的气候和饮食,从一个不吃辣的山东大汉到离不开辣的半个贵州人。7年,他从大一在社团“跑腿”时的拘谨青涩处处碰壁,到之后的焚膏继晷当“学霸”的努力付出,再到读研时的平淡处世谦和为人。这些记忆在他的人生历程中熠熠生辉。这里让他学习了作为工程师应有的基本概念,也体会到了人生最美好的7年的酸甜苦辣。来到西安他感受到了明显的南北差异,体会到了与贵大不一样的校风学风。他说,他怀念过去。

 

  “特别怀念以前考试时的刻苦努力,虽然有点临时抱佛脚的意味,但是回忆起来都很美好。”他说,“如果可以,我还想在贵大再待几年。”

 

校家十几载,温暖贵大情怀

  【双馨园食堂陈师傅:师生们能开开心心就餐就好

5点做早餐,忙到下午1点钟。下午3点半开始忙碌晚餐和夜餐,直到晚上11点才能结束工作。这就是他的一天,平均每天工作10到12个小时。然而,这样的一天,他却坚持了19年。

 

他就是陈清友,双馨园食堂红案班的班长,教工餐厅的主厨。不怕吃苦受累,不等不靠,积极肯干,勤劳朴实,工作起来总是抢在人前,这是同事们对他的评价。

 

 

1994年,他从四川来到贵州,进入贵州大学膳食科,从此便跟学生饮食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51岁的他在食堂炊事工作岗位上已经有19个年头。干过食堂各种工作,从加工、切配到炒菜河面点制作统统干了个遍。因为家在四川,陈师傅只有寒暑假时能有空回家看看。19年来,他没有与家人一起吃过年夜饭,因为每年的除夕他都要精心安排菜谱让学生们感到食堂的温暖,并且守候到最后,为学生们做完年夜饭才赶回四川,与家人团圆。

 

2012年,为解决教师早餐供应问题,双馨园食堂增设教工餐厅。面对工作量增加和教工专区服务的压力,他没有退缩,不但精心制定教工餐菜谱,还开设地方特色粉面,亲自烹饪地方特色菜肴。一些学术专家在研讨课题后来教工餐厅就餐,有时过了开餐时间,只需要一个电话,陈师傅就马上开始准备,他在电话里回复:“您们过来我就开始炒菜,这样的热菜更可口些。”有时下雨。他总会打电话过去,问问是否需要把菜饭送过去。

 

周末轮休的时候,陈师傅还要到食堂来看一下。因为他需要对每天每餐购进的原材料都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记录,严把食品验收、加工、出售关。“菜运过来要验收,发现变质腐烂不合格的,一律不能进食堂”。

 

 “食堂工作的确很累,但和同事们一看到学生们就餐时开心的样子,心里就高兴。”陈清友说。

 

中山园食堂王师傅:一杯豆浆,一份温情

 “在大学里,很少有人会这么细心地提醒我小心烫。”大二的陈静说,她喜欢买他做的豆浆,“这感觉像爸爸一样温暖”。

 

这位像爸爸一样温暖的人,是北区中山园食堂里卖豆浆的大叔。他姓王,来自湖北,却讲着一口北方音的普通话,有着北方人壮实的体格和爽朗的笑容。他笑着说:“我是南方人里的北方人,北方人里的南方人。”

 

他的豪爽中,却带着一丝细心。他在杯里舀上一勺糖和一勺杏仁末,再将熬煮好的豆浆倒入杯中,盖上杯盖。然而,盖杯盖这个动作,他却做得尤其的细致——将杯盖和杯身贴合后,反复转动并按压,直至确定杯中的豆浆不会漏出,他才吸管插进杯中。然后双手将这杯豆浆递到同学的手中,并面带微笑地叮嘱:“小心豆浆烫,糖在下面用吸管搅一下再喝。”

 

尽管高峰期时,排队有些多的同学,但他依旧有条不紊地重复着按压杯盖这个动作,把豆浆交到同学的手中,提醒其小心烫,待同学离开后,他再开始给下一位同学盛豆浆。

 

同学的饭点就是他豆浆供应的高峰期,等食堂没有多少同学的时候,他才开始吃饭,稍作休息后,又开始熬煮豆浆的工作。

 

王师傅的工作从凌晨3点持续到晚上7点。凌晨3点,天还没大亮,王师傅就要到食堂准备豆浆的供应,“豆浆不是豆浆粉冲泡那么简单,”王师傅介绍,“要用专业豆浆机,研磨技术也有讲究,要用挤压的方式,这样做出来的豆浆才比较好喝。挤压完就开始熬煮豆浆,熬煮一锅要一个多小时,王师傅就这样一锅一锅的坚守等待。

 

他早出晚归,把每一个买豆浆的同学当成自己的孩子细心照顾,但是对于这样打动同学的细节,他却腼腆地笑着回避:“没有什么,这都是我们食堂员工应该做的。”

 

宿管廖叔:值班,为学生服务

“亲爱的廖叔,您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楼管。”无机121班的乔攀在感谢信中这样写道。“因为您以服务学生为己任,我看到很多次您都无怨无悔地为每一个学生办事。”

 

“还记得我去找您,问哪里能报勤工,您了解我的家庭情况之后,就带我去报勤工,并希望他们能给我一个机会,后来您又帮我找了一些工作,如帮一些组织办事来挣点钱。”乔攀说,“您是一个好楼管,您对每一个找您帮忙的人都会给予最大的帮助。您总说帮助他人就相当于帮助自己,您自己也会很开心的。您真的很伟大,我在您那里学到了许多的东西,我以后也会尽我的努力去帮助他人,我会以您为榜样!”

 

信中的“廖叔”,是13栋学生寝室的另一位宿管。他将同学们的感谢信一一收好,用文件夹装起来,锁在柜子里。在他看来,这是同学们对他工作和为人的肯定,他自豪地笑着说道:“我的感谢信是最多的。”他还将妻子姚阿姨因工作表现突出获得的荣誉证书拿给记者看:“这是我老婆的,她打扫卫生很认真,学生和学校都认可。”

 

5年前,为了让女儿路路能有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廖叔和妻子姚阿姨结束了省外打工的生活,一家人来到贵大。廖叔负责宿舍管理,廖阿姨负责楼层的清洁工作,由于没房一家人就住在13栋4楼到5楼的楼梯间里,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是他们仍在用自己的双手支撑起一个家,让女儿快乐地成长。

 

他和姚阿姨的认真负责,同学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廖叔很亲切,经常很晚了还送帮我们送水。姚阿姨虽然有时语气凶了点,但心地很善良。捡到水卡她都会在楼道里喊,问是谁的来找她认领。”住在610寝室的杨婷说。

 

207寝室的温炎礼回忆道:“前段时间,我不慎将水卡弄丢,十分焦急,几次寻找都没有找到。未曾想到,宿管叔叔收卡后,他竟然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新生去排长队查卡,然后又亲切地把卡交到我手中,我真是不知道如何感激他!”

 

每年新生入学,宿管的工作会很繁杂,宿舍人员登记、电卡充值、水卡遗失补办的咨询,廖叔和唐大叔都会耐心地为同学们解答。廖叔说:“学生放心我们,有什么事讲一声,我们都会帮忙的。”

不仅如此,廖叔还提前为同学们考虑。国庆将至,售电处休假,廖叔担心有的寝室因电卡没有余额而断电,就提前在小黑板上写了通知放在进门的位置,提醒同学们记得提前充值。最近,133楼有了洗衣房,他在上班前就去换了硬币,方便同学们兑换硬币,遇到同学不会使用投币式洗衣机的,他还亲自上楼教同学使用。
    这些并非工作要求,但廖叔将同学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他笑着说:“我们值班,就是为学生服务!”

青丝变华发,相伴守贵大

  【一份报纸,一份艰辛的承载

每天中午在来往北区双馨园的路上,你会看到路边坐着这样一位老奶奶:脚上踏着的是终年不换带脏的运动鞋;身上穿的是任何季节都不变的粉红色绒袄和灰黑色的确良长裤,裤脚微微挽起;头戴一顶灰色线织小帽。面前放着两三摞报纸,旁边摆着一个绿色带子,偶尔还会有几个瓶子。 

老人年过80,在贵大买报纸已有11年之久。2002年老人同老伴从老家毕节大方来到贵大卖报纸,一卖就是11年。11年来,老人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每天4点钟起床,4点半出门,徒步走到花溪大桥进五六十份的报纸,10点左右步行回到校内。紧接着给订报纸的单位摊点送报纸,之后就坐在来往双馨园的路边开始卖报纸。1点左右买完收摊,生意不好的时候要卖到两三点钟。

老人的老伴在过去的10年里,都在花溪街上流动卖报纸。两位老人借此微薄收入维持基本生活。去年,老伴车祸意外死亡,肇事司机逃逸至今未见踪影。这让老人原本艰难拮据的生活雪上加霜。现在老人每月所赚,去掉水电房租仅够老人维持三餐所需。老人同儿女亲戚已长久不联系,逢年过节对她而言也只是平常日子。

老人说,当初来贵大卖报纸就是想到学生比较爱看报纸,生意会好一些。也正因此,老人才在贵大卖了11年的报纸。11年,贵大的校园变美了,路变宽了,但不变的是贵大学生善良的心。老人说,她很感谢贵大的学生们。她知道有很多学生经常来卖报纸,可惜她认不出来。下雨天的时候,会有学生帮着卖报纸。自己身上的衣服也是学生们送的。时不时的就会有学生给老人买些吃喝。

这些老人都记在心里,她说她会一直在贵大卖报纸,一直到她买不了为止。

 

 

一双鞋子,一家翘首的期盼

  一架高约50厘米的手摇补鞋机,一个失去铜色儿、触起来玉滑的钻柄。四五个用塑料袋包裹的补鞋材料。跟前摆着几叠布满灰尘的鞋垫,这就是他 吃饭的全部家当他是一个平凡的补鞋匠,不平凡的是他在我校南校区二号公寓旁的拐角路口,一补就是28年,不但缝补了鞋子,也将自己的大半人生缝补了进去。他李有安,今年56岁。

     

  李师傅,四川广安人,1985年兄长授技,学了一手补鞋技术,便在贵大开始了自己的补鞋人生活由于手脚不便,李师傅于今年年初花了400元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每天清晨都由妻子罗家凤将补鞋工具蹬送到摊地儿,李师傅则一整天都在那儿守摊,中午饭也是妻子送来,直到晚上7:00左右才收工回家。然而,生意并不怎么的稳定,有时候自早上开张到中午了还一个活儿都没有,也只得安静的等着。这份不稳定的收入,却是一家人期盼的一个生活来源。28年,能够静静等待的只剩下他一人,当年在贵大修鞋的7个人,只有他留了下来。

  “在这里很久了,和大家都很熟。我走了,他们不知道去哪里找我。鞋子坏了,就没人给他们补了这就是他选择留下来的理由

  据李师傅说,到此处来补鞋的学生并不怎么多。平均一年大约400来补鞋的学生们大都很有礼貌,待人也亲近、随和。师傅也是自身也是个很好处的人,实在、厚道。学生们要是觉得哪里有不满意的,他就再拿回来缝缝,补补。所以,这么多年来,彼此之间也没有发生过较大的争执。

  南区有很多人人认识这位补鞋匠,并深深被他影响着。他的一隅存在,在不断隐隐的提醒贵大学子,生活应简朴,当节约。衣服、裤子、书包的链条坏了,鞋子掉线、断底、裂口了……总是对来求帮助的学生们笑呵呵的说:补补,还是能将就用的。

  李师傅说他希望贵大的孩子能从他身上看到:缺乏文化,生活是何等艰辛与不易。一定要好好的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     

  他的讲述或许很平凡,但是平凡如他,用自己的岁月在这里默默静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