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校园诈骗,下一个会是你吗?

发布者:校办站点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7-17浏览次数:191

  新闻网讯(记者团 陈晨 杨小波 黄蕾瑾 张鹏刚 报道)近几年全国高校学生被诈骗案例,有明显大幅度上升趋势。近日,我校也发生多起诈骗案例,被骗者均是我校在校学生。据记者从花溪松山派出所了解的情况来看,从09年开始就有诈骗案件的屡次发生。到今年,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三起左右的学生被骗案例,被诈骗金额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甚至有学生被骗上万元。每年秋季新生开学,尤其是校园诈骗案列的高发时间,那么,校园诈骗为何如此猖狂,诈骗手段怎样出乎意料,受骗学生怎会掉入陷阱?这一系列的问题将伴随“受害者”的自述经历一一揭晓,同时,也为广大同学敲响警钟。

 

                      那些年,我们一起被骗的经历

 

  正所谓年年岁岁“骗”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大学让我们有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环境,包括理财在内的很多生活琐事我们都需要独自处理,例如网上购物、助学金、做兼职等。一些不法分子就盯准这些空隙,利用大学生防范意识薄弱,理财观念模糊,将诈骗的黑手渗入了校园。

 情景再现一:网购族经历包裹诈骗

 

  大学里,喜欢网上购物的人越来越多,“网购族”每天接到的包裹可不少。于是有骗子便盯上这些“网购族”……

 

  国庆假期期间,我校同学小张(化名)通过淘宝网购买了一件物品,由于卖家发货已经5天却仍旧没有收到货物,于是小张在网上查询了物流跟踪记录,发现从广州寄过来的包裹送达贵阳后又被转运到昆明。小张说:“我以为是快递公司不小心把包裹运到了昆明,还会再转运回来,所以就选择了继续等待包裹,并未直接联系卖家。”

 

  然而两天之后,小张却接到了一个来自贵阳的陌生电话(座机),电话声称“您有一个包裹发生异常,请联系快递公司”,并且给出了快递公司的联系电话。“因为自己之前确实在淘宝上买过东西,所以当时我也没多问具体是哪家快递公司。”小张补充道。

 

  心急的小张在接到电话后立即拨打了对方提供的“快递公司”的联系电话,询问包裹异常原因。小张回忆说:“当时‘快递公司’问我运单号,我说不记得了,她说不记得运单号没关系,告诉名字就可以,我报了名字之后,他们很迅速地就说查询到了我的包裹。然后说我的包裹在昆明被发现了藏有大量毒品以及银行卡,警方已经介入调查。”小张说:“电话那边声称案件十分重大,后果很严重,我马上解释自己从未从事过任何非法活动。快递公司就让我自己拨打贵阳市缉毒大队的电话询问具体情况,请警方还原自己的清白。当时我很心急,快递公司提供了缉毒大队电话之后,我立刻就按照他们提供的电话拨打过去。”

 

  “电话接通后,‘缉毒大队’问我有什么事情,于是我就把之前发生的事情描述一遍,并解释自己是清白的。他说的确查到有一个包裹是我的名字,里面藏有大量毒品以及存款高达千万的银行卡,而且进一步调查后发现我的名下办有50多张银行卡。但估计是我信息遭泄漏,被不法分子利用。”接着开始询问她是否有亲朋好友在昆明从事非法活动,同时还要求她提供身份证号以协助调查。“缉毒大队声称要将不法分子利用我的身份信息办的银行卡与我自身银行卡区分开,然后才开始询问我何时何地在什么银行办过什么卡,卡里面有多少钱。我都一一做了回答,而且说明自己是学生,卡里面只有用于网购的几百块钱。缉毒大队便没有继续询问我的账号,只是要求我随时保持电话畅通等待通知。”小张说道。

 

  结束通话后,小张立即打电话给母亲,并询问母亲是否将自己身份证遗失,且将所有事情描述出来。母亲认为事情有蹊跷,便让小张立即拨打了110报警。在电话里,警方对说小张说道:“这是诈骗集团的合伙诈骗,并且类似的报警电话已接到多次。诈骗集团首先以快递公司的名义大量散播电话,总会刚好碰上少数人包裹被扣押在昆明的,之后开始展开诈骗活动。”

 

  “可能我强调银行卡里面没有大量资金,只存几百块用作淘宝,所以诈骗公司并没有继续询问我的卡号和密码。”小张说道。后来通过和卖家取得联系,原来包裹成为疑难件的原因在于淘宝卖家将小张的电话号码写错,小张才迟迟未收到货。卖家修改了收件人电话号码之后,她已收到了自己购买的物品。

 

  “警方说这些诈骗集团每天会打上百上千个电话,只是我刚好遇到了。”小张在接受采访时说:“希望通过自身的经历提醒大家千万不要上当受骗,遇见事情一定要冷静分析,不可鲁莽。尤其是经常网购的同学要警惕类似的诈骗,有问题要及时联系卖家。”

 

 情景再现二:助学金,电话诈骗

 

  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在进入大学时,难免为学费发愁,申请到了助学金可以为家庭减少很大的负担,本是值得高兴的事。然而却有同学接到自称是“教育局”的人打来电话,并且提供了该同学的详细信息,告知该同学提供个人银行账号可收到“教育助学金”,却不曾想到这一切竟是骗局……

 

  10月12日上午9点过,我校法学院社会学121的小敏(化名)同学接到了号码为18817494571打来的陌生电话,小敏回忆说:“听着声音是个年轻的男人,他说他是贵阳教育局的,问我是不是现在在贵大法学院读书,还说我获得两千多块钱的中国教育补助。”该男子提供了她的大概家庭住址,告诉她由于她的家庭地址不详细,补助款项汇款单无法寄达,而当天是收取“助学金”的截止日期。小敏的资助款编号是8586,同时提供了所谓”中国教育资助中心”电话号码01051244139。如果小敏需要提取资助款,就需要给“中国教育资助中心”拨打电话。

 

  小敏随后按照对方提示拨打电话到“中国教育资助中心”,接电话的是一位年龄稍大的男子,小敏报上资助款编号后,他要求小敏提供银行卡号,并询问了小敏卡上余额。小敏回答“5000多”,对方让小敏迅速到银行办理提取“助学金”业务。小敏回忆说:“中午英语课结束后,我就赶到邮政储蓄按他的要求转账。他让我打开自动提款机的英文界面,输入密码、输入账号、又输入密码,这样的操作一共进行了三次。”小敏按照对方提示操作后,查询自己接到和打出的电话分别来自“上海”和“北京”,才感到事有蹊跷。而此时再查询自己的银行账户,里面的5000块钱已经消失。小敏随后立即报警,并联系班委和辅导员。

 

  当天上午,并不只有小敏接到了诈骗电话。法学院的很多同学,都陆续接到过来自上海188开头的不同手机号码的诈骗电话,而其他学院暂未发现该情况。诈骗电话内容几乎完全一致,只是对于省外的同学,诈骗人员的说法略有改变。来自陕西的法学院社会学专业的新生宋雨婷告诉记者,一个来自上海的手机号打来电话,称作是“老家陕西的资助活动”,同时也要求她提供银行卡号,她察觉到蹊跷后就不再理睬。另外,据法学院同学马天星和张旭说,当他们提出质疑或告知对方自己的银行卡内存款太少时,都被对方直接挂断了电话。他们猜测到是诈骗电话,也通知了身边的其他同学。

 情景再现三:推销, 实物诈骗    

 

  有同学说:“在大学里,总要被‘推销’几回,才知道这推销骗人的厉害。”也有的同学认为这说法也太夸张了。到底这推销有那么厉害吗?

  开学不久的某一天中午,我校南区一号公寓202寝室门被一个不速之客敲响了。202寝室的同学打开门看见一个身穿黑色衣服,偏瘦的矮个子年轻女人,她身子一闪就进了门:“你们是不是在读大一?”寝室的同学还没有搞清楚状况,懵懵懂懂的就回答了“是”,她一听马上从随身携带的暗紫色布袋里面掏出一把伞、一盏台灯和几个价值七八元的笔记本放在桌上,并声称她是为文具超市送文具的业务员,她说她手上拿的这些东西都只要6毛钱一件。见大家都很好奇,她马上接着说道:“我们公司有规定,超市进货达到一定的数额后会有一套价值千元的赠品,但文具店的老板一般不知道,我们业务员就把这些赠品贱卖给学生让他们去赚钱,而且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台灯还是笔记本这些价格都是一样,只要6毛钱一件。”寝室的同学一听都觉得这事太划算了,就纷纷围过来看。这时那个自称是文具公司业务员的女人马上又拿出了一张“进价单”,上面罗列着各种文具用品的进价,展示给围过来的同学看了后,说道:“你看,每件6毛的价格比进价都不知道便宜多少倍呢!”

   这时候,寝室的同学都沉默了一会儿,大家都觉得这个天上掉的“馅饼”太大了。那黑衣女子见状,说道:“你们还怕我骗你们啊,不相信你们来看看这些东西是不是正品啊。”同学们又围了过去,纷纷检查她拿出的这些东西是不是正品。在确信无误后,有同学说那就买几件吧。“业务员”一听,接口道:“楼下还有两包东西,不如提上来给大家看一下吧,看你们还需要什么。”她马上掏出手机打电话,不到三分钟,寝室马上又响起了敲门声。

  打开门只见一个学生摸样的女孩子和一个中等身材的中年女人拧了两只背包站在门外。那个中年女人一进门马上打开背包,从里面又拿出乒乓球拍、子弹头真空保温杯、相册以及成盒的笔芯等。中年女子一进门就说:“我们一直都是和你们一位大三的学姐合作的,我们每个周来一次,给她一些东西让她卖,但是她现在读大三了,课很多很忙,我们就得重新找学生卖。”她边说边把包里的其他东西拿出来。接着说:“你们能卖出去多少就算多少,不能卖的就退给我。”见同学们都有点犹豫,又说道:“如果我以6毛每件的价格给你们你们自己都赚不了钱的话,那就只能怪你们自己了。那我也就只好找别人了。”几个同学见状,马上表示同意。

  于是,中年女人开始点件数,点到一整盒笔芯的时候,她只说里面有758支笔芯。有同学质疑:“那么小的盒子装得下758支吗?”中年女子马上答道:“绝对有的,你看这盒子上写的有的。”同学一看,果然印有758的字样,也就放心了。最后,寝室的三个同学凑了1890块钱给中年女子,那个中年女子也留下了她们的联系方式,拿着钱就走了。

  晚上,这三位同学在清点笔芯的时候发现,每盒笔芯根本就远远不足758支,只有100支左右。而中年女子一共卖给该寝室四盒笔芯,按理应该有3032支笔芯,却只有600支。按每支6毛算,多给了“业务员”1459元。这三位同学马上按照电话去联系中年女子,但无法联系到她们。寝室的同学顿时醒悟过来:“我们被骗了!”但为时已晚。事后,该寝室同学通过询问其他的寝室的同学,得知:仅仅就是她们所在的一号公寓这一栋宿舍楼,遭到相同的手法诈骗钱财的寝室就有5间,被骗钱财都在1000元以上。

 

  据松山派出所的值班民警介绍,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年年翻新,花样层出不穷。今年还出现了利用微信交友来行骗的案件。不法分子首先在微信上和同学们聊天,待到时机成熟后就约同学出来见面,假装和同学们成为朋友后不久,就借同学们的贵重物品使用,如苹果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当然,往往同学们在东西借出以后,那些“好友”就凭空消失了。 

                            你是容易被骗的人吗?

 

  亲~,来围观一下,看看作为大学生的你,会成为容易被诈骗的对象吗?

 

  我校保卫处甘孝琴副处长温馨提示:如果你是属于下面的几个类型的同学之一,可要当心不法分子的“黑手”了。

 

  类型一:自己想兼职挣钱、在大学里做出点“事业”的学生或者受到学校或相关部门补贴的学生。在大学里,有很大一部分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少同学就萌发了课余兼职赚钱的想法,然而我们往往因为社会经验不足而受骗。再者,因为学校的奖学金、助学金等年年都要发放,涉及的金额往往数目较大、且涉及面很广。很多不法分子觉得有机可乘,便冒充是发放奖学金或者助学金的工作人员进行诈骗。一般这种类型的同学又以大一的新生受骗率最高。

 

类型二:防范意识不强的同学。网上交友不谨慎、亲信网友的话、不保护好个人的信息、随便与网友见面等,都会加大自己被骗的概率。还有的同学,不防备陌生人,随便就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也会造成自己的人身财产的不安全。

 

类型三:爱贪小便宜的同学。很多同学在网上购物时,为了贪图小便宜,随便用卖家发来的链接付款的行为很有肯能会泄露自己的网银信息,导致个人财产损失。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同学是因为贪图小便宜导致上当受骗的情况。

 

类型四:不爱看报纸、新闻,不关注周围的社会变化的同学。社会的发达程度越来越高,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越来越新奇,越来越让人防不胜防。对于很多被骗的案例,新闻媒介一般都有及时的报道。当我们及时了解这些情况的时候,我们无意识中就提高了对类似案件的防骗意识。

 

      

 

               警察教你如何和被骗说“再见”

 

  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和应对不法分子的诈骗呢?花溪松山派出所的值班民警任光耀给了大家几条建议:

 

  首先,要提高自身防范意识,保持警惕,不贪小便宜。特别是“天上掉馅饼”类型的事件更要注意,要冷静分析。遇到那种和毒品包裹等类似的案例要及时咨询当地派出所,因为任何和警方有关的案件都是必须要经过当地的派出所,是否是犯罪份子捏造信息骗人,打电话到当地公安局一问便知。遇到以助学金、补贴等方式诈骗的案例时,一定要咨询学校的官方部门或者辅导员老师。任警官还强调:“当前在我国,如果政府部门有任何的资助和其他形式的补助,是永远不会要求当事人前往银行或者ATM机进行任何操作的,而是要求当事人直接前往政府相关部门自行办理。” 

 

  其次,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家庭的信息,如家庭地址、父母的名字、身份证信息、个人银行卡号密码等。任警官告诉记者:很多网上被骗的案例都是因为泄露了个人信息,而被骗子钻了空子。

 

  再次,外出兼职的同学最好选择白天的时间进行兼职,兼职前最好能够签订劳动合同。遇到需要交纳保证金的兼职一定要谨慎考虑,有不少诈骗分子就是利用交纳保证金进行诈骗,一旦你交纳了保证金,“兼职公司”就会无影无踪。

 

  最后,网上交友要谨慎,不要轻易和网友见面。就算是见面,也最好不要涉及到金钱和贵重物品的往来。网上购物也要使用官方的聊天工具和支付工具,不要使用私人发过来的链接或者网页。

 

  任警官告诉记者:“现在的诈骗人员基本上都是属于一些较大的诈骗集团,他们往往流窜作案,使用的手机号码一般是外地的号码,警方无法追踪。一旦有同学被骗,破案的几率很小,所以同学们的防范尤为重要。如果发觉自己真正遭受不法分子的诈骗,切记要马上冷静下来,打电话报警寻求解决方案,以挽回损失。”

  记者随机采访了校园内的一些同学,问他们自身或者周围的同学有没有遇到诈骗的经历,约百分之七十的同学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可见校园诈骗,并不是很多同学以为的那样“可望而不可及”。所以,亲~,提高警惕,不要被骗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