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类别: |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
专业领域名称 | 公共管理硕士 |
执行开始--终止年级: | 2013—2015 |
制订二级单位: | 公共管理学院 |
一、学科概况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科设置齐全,拥有公共管理学科一级硕士点,和所属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五个本科专业。本学科整体实力强,在贵州处于领先位置,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本专业学位依托数量经济学、工程管理等二级学科博士点,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劳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硕士点,在欠发达地方政府与区域管理、公共政策分析、教育管理、公共部门资源管理等方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近三年来,本学科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中国软科学重大项目各一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科基金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近30项;已经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人民日报(理论版)》等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系统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管理、政治、经济、法律、现代科技等方面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三、招生类型及报考资格
招生类型分为“全日制”和“在职攻读”两类,“全日制”学生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招收,“在职攻读”学生通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招收。
报考资格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当年有关文件为准。一般要求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三年(含三年)以上实际工作经历。
四、学习方式与年限
入学的学生可以选择“脱产”或“非脱产”方式进行学习。
学习年限为2至4年。“非脱产”学习年限一般不少于2.5年。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学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42学分。
课程设置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核心课、专业方向必修课、选修课和社会实践四方面基本模块。其中,核心课20学分,专业方向必修课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9学分,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为4学分。学术报告1学分。课程学习中,每个学分学习时间不少于16课时。
1、核心课程
核心课是学生必修课程。“核心课程目录”共列12门课,其中,“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和“外国语”为学位教育必设课程;“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是本专业必设核心课程;其他核心课程,为自主选择开设。
核心课程目录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别 | 学分 |
1 |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 | 学位教育必设 | 2 |
2 | 外国语 | 学位教育必设 | 2 |
3 | 公共管理 | 专业必设 | 3 |
4 | 公共政策分析 | 专业必设 | 2 |
5 | 政治学 | 选设 | 2 |
6 | 公共经济学 | 选设 | 3 |
7 | 宪法与行政法 | 选设 | 2 |
8 | 社会研究方法 | 选设 | 2 |
9 | 公文写作 | 选设 | 2 |
2、专业方向及方向必修课
共开设七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共4门方向必修课,每门课程2学分,32学时。专业方向必修课共8学分。
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代码名称 | 方向必修课 |
1 | 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管理 | 城市管理学,乡镇管理,电子政务,公共危机管理 |
2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 公共财政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领导科学,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
3 | 教育行政管理 | 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学校管理,教育法规与政策 |
4 | 园区管理 | 园区规划与建设,投融资管理,园区运营管理,土地资源管理 |
5 | 公共资源管理 | 土地资源管理,公共财政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矿产资源管理 |
6 | 民族地区公共安全与社会管理 | 公共危机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信访专题,社会政策 |
7 | 欠发达地区城乡社会保障 | 社会保障学,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社会政策 |
3、选修课程设置
可根据学生需要自主选修,可以选修其他方向的必修课作为选修课,也可在院内其他专业选修,选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9学分。
具体课程设置见附件1。
4、学术报告
全日制研究学习期间须积极参加公开学术会议,听取10次以上学术报告;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与所在单位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进行1次学术交流活动,计1学分。须取得该环节学分后方可参加答辩。
5、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MPA研究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政府部门、公共组织具体岗位参与实际工作的一个环节,计4学分。正在公共部门工作或曾经在公共部门工作过的MPA研究生可以在本单位完成社会实践。缺乏公共部门实际工作经验的MPA研究生由贵州大学MPA教育中心统筹安排,有针对性地到相应政府部门、公共组织完成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时间至少三个月,既可以采取分时、分段方式,也可以采用集中实践方式;或者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实践方式。社会实践结束后须提交社会实践报告,报告的具体要求另行制订。
6、案例研究
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进行1项案例研究,并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按案例撰写要求撰写案例,于答辩前提交给MPA管理办公室。案例研究不计学分。研究生须完成该环节后方可参加答辩。
六、教学形式
采用多元、互动的教学方式。综合运用讲授、研究、案例分析、体验、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把多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师资队伍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即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队伍是指本校编制内的全职教师。担任核心课的教师应为专职教师,并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每门核心课程原则上配备至少2名教师,同一名教师原则上不应作为不同核心课程的核心成员。兼职教师队伍要在专业方向课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专业方向学生培养的兼职教师原则上应不少于专业方向师资队伍的三分之一。各个专业方向必须有明确的师资团队承担教学任务。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硕士教育中心选聘具有扎实理论功底、较强写作能力、丰富实践经验的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机构的中高层领导干部担任兼职教师,并且确保他们积极参与学生的培养工作。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实行双导师制。每个研究生均安排学术导师和实践导师各一名,共同对学位论文负责。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选学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确定研究课题、开展科学研究等学习和研究活动。导师结合进行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全面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应体现专业学位的特点,选题紧密结合公共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特别鼓励学生选择与自己的工作领域和工作岗位相关的问题展开论文研究。学生应该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展开调查研究与分析论述,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或改进管理的措施。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经过开题、写作、答辩等环节完成。
1、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研究生就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学位论文研究方向,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查阅的文献资料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文献资料一般应在5篇以上。
学位论文选题可结合实际工作来选定,必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以及一定的理论意义;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学术研究论文、调研报告。
研究生进入论文写作之前必须作公开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在第四学期进行。首次开题未通过者,可在6个月内重新申请开题。
2、学位论文进展与考核
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安排在开题三个月之后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工作由MPA教育中心组织有关指导教师组成检查小组进行;检查内容包括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与预期目标的差距等项目。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要求。对综合能力较差、论文工作进展缓慢、撰写时间和精力不足的研究生提出警告,或按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3、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要求用中文撰写,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其中,论文答辩时间应至少在论文开题半年后进行,论文正文字数应在3万字以上。
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达到学分要求,完成学位论文,按规定向MPA教育中心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前,应进行知网论文查重,总体重复度应低于30%。如所提交的论文重复度在30%——40%内的,学生可以在半个月内修改后完成重新提交查重;如论文重复度超过40%的必须修改后延期答辩。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社会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指导委员会
制订时间: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