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自身 传道授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何腾兵老师先进事迹
发布者:luman  发布时间:2010-11-30  浏览次数: 1109

何腾兵,男,贵州松桃人,土家族,贵州大学教授,土壤学、环境科学硕士生导师。1984年7月毕业于贵州农学院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1984~1997年在贵州农学院工作,1997年至今在贵州大学工作。

 
    品行端正  师德垂范
   
    何腾兵老师十分注重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服从组织安排,工作积极认真、一丝不苟。同时,出于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对本职工作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治学严谨,教风端正,品行一致,师德垂范,对学生既热情关心又严格要求。何老师2002年被评为贵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被评为贵州大学“党员风采”人物。
 
    治学严谨  博学笃信
   
    何老师在长期的科研与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把教书育人思想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具有很高的威信,受到学生的爱戴,成为学生的思想导师和精神朋友。
    何老师治学严谨,对学生的培养一丝不苟。他经常询问学生的学习和科研情况,无论再累再忙都参加学生的学术交流活动,何老师还经常到实验室亲自动手做实验,指导学生开展工作,探讨实验原理和改进实验方法;带领学生深入贵州贫穷落后的山区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言传身教,了解“三农”,服务“三农”。记得有一次,有位同学由于实验操作不当,酿成一个不该犯的错误,导致一台仪器受损,何老师看到后,非常心疼那台仪器,但何老师并没有指责那位同学,而是耐心细致地帮助他分析错误的原因,并鼓励他大胆实践。2000年5月何腾兵带领学生到贞丰县实习时,发现一个父亲违法入狱、母亲离家出走,留下三个小孩,其中最大的仅有12岁,房屋遭受火灾,三个小孩寄宿在别人家里。那个12岁的孩子成为“家长”,负责撑起哪个家。何老师不仅带头向那个家庭捐款,而且还鼓励一个叫付小波的学生写了一篇“我一定要撑下去”的报道,在《贵州都市报》上刊出之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收到大量捐赠,使那个家庭度过了难关。
    在生活中,何老师给予学生慈父般的父爱。特别是对家庭困难的学生,何老师总是慷慨解囊,直接给予经济上的援助,或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机会,拿出科研课题费用作为学生的生活补贴,减轻了困难学生的经济负担,使他们能够安心学习。
    还记得2006年4月中旬,那是研究生入学面试的时期,有位叫郭晓彦的女生从南阳市乘火车来贵州大学面试,在重庆转车时用别人的手机发短信告诉何老师她丢失了手机。何老师非常着急,亲自到贵阳火车站接她,并安排好专人负责照顾好她,点滴之中让学生感受到何老师的高尚情怀。
 
    兢兢业业  忘我工作
   
    多年来,何老师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不仅高质量地超额完成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任务,而且还一直坚持为本科生讲授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在文凭热、经商热的诱惑下,他仍不为名利,不断创新,在岗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不断开出新的课程。目前,所有课程均采用电脑备课,每年都要增加所授课程的新内容。对学生要求严格,布置的作业都做到全批全改。教学方法灵活,善于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和沟通,深受学生好评。何老师长年累月不知疲倦、忘我地工作,经常废寝忘食,即使是生病期间也仍然带病工作,这样的例子简直不胜枚举。记得在2003年春季何老师重病一场,医生劝他住院治疗,但他仍然坚持上课,直到累倒在讲台上,才去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他却时刻惦记着学生,当病情稍有好转时,他就提前出院,回到了讲台上,回到了他所热爱的学生中间。实际上,他的病直到2004年底才痊愈,但是在大约两年的时间里,他却高质量超额完成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并高质量指导了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两个专业的19篇毕业论文。
    何老师总是身先身先士卒,以实际行动带领教职工建设实验室,提高教学水平。他作为资源与环境实验室的负责人之一,从2001年5月开始的“双基”实验室的建设和迎评,到2003年7月至8月实验室的搬迁,以及此后实验室因工作需要进行的多次调整和仪器设备的反复搬运,他都与教职工并肩战斗,经常是通宵达旦地加班工作,而不计报酬,正是他那身先士卒的模范作用和带病工作的精神,鼓励参与实验室建设的教职员工无怨无悔地工作,最后该实验室以优异成绩通过了省级专家组的评估,实验室的搬迁没有影响实验课的正常开出,为实验教学创造了良好条件。在2003年8月底教育部周济部长视察了该实验室,给予好评。此后,该实验室先后接待了教育部赵副部长等国内外领导和专家,均受到了好评。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在教学研讨和观摩教学过程中,何老师总是把自己的教学体会介绍给年青教师,总是积极鼓励年青教师扬长避短,有时还亲自批改年青教师的讲稿,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近年来得到何腾兵教授指导的青年教师有涂晓炯、杨光梅、李屹旭、徐德福等。
    何老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善于因材施教,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专业思想,鼓励成绩好的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励他们积极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几乎每一届本科毕业生中都有学生是在何腾兵教授的鼓励下考上研究生的,如已经毕业就有袁菊、黄英、王红、何佳芳等,在校生中有罗美、邵代兴等。每一届毕业生中都有受何腾兵教授的言传身教的影响,而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并且工作得心应手。例如近几年内,得到何腾兵教授亲自指导的本科毕业生中已有若干人成为乡(镇)、县的主要领导或企业、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有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给何腾兵教授来信说:“我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几乎与我们在学校受到您的专业课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的内容相同,尤其是您教导我们如何做人的道理,使我少走许多弯路,所以我工作起来感到得心应手。这充分说明了老师当初为我们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方式及内容是多么的用心良苦。我衷心地感谢您——何老师!”
    多年来,何老师在高质量完成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还承担了繁重的科研任务。先后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参与完成科研项目6项;目前主持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6项以及其他科研项目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973”计划项目子专题1项。
 
    辛勤耕耘  硕果累累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是突出的成就。
在本科生培养方面,何老师把从教23年的主要经验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是努力夯实学生理论基础,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是注重科学实验和问题探讨,巩固学生专业思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终身持续学习能力。三是加强学生独立操作和分工协作能力的培养,树立团结协作、勤奋求实的工作作风。四是强化室内实验与室外试验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工作、改革创新的能力。五是坚持专业课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增强学生实践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六是热爱学生,在教学中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友谊,言传身教,以德育人。何腾兵老师参加编写出版教材6本(套),其中副主编1本,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1本。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2篇。2001年分别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和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004年荣获贵州省优秀教师称号,2007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何老师从200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招收了6届硕士研究生共计25人,其中已经毕业10人,在校生15人,为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科研方面,何老师先后荣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四等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撰写出版科研著作2本,分别在《水土保持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土壤通报》等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20余篇。由于何老师的突出贡献,他先后荣获贵州省“亚农”科技扶贫先进个人、贵州省“十五”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工作先进个人(劳模)、省管专家等荣誉称号,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抗击雪凝  心系灾民
   
     2008年初,我省遭遇特大雪凝灾害,何老师深入我省受灾严重的铜仁地区、黔东南州等进行灾情调查,收集和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撰写“铜仁地区农业生产遭受雪凝灾害的情况及恢复重建对策措施”等调研报告,提出了“雪凝灾害后茶叶生产恢复技术措施”等建议,在“抗凝冻、保民生”抗灾救灾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笃行楼

邮编:550025

邮箱:lu@gzu.edu.cn

电话:0851-88292601

媒体矩阵

(官方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贵州大学工会 管理登录 您是第5307898 位访客 技术支持:数码人科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