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工作
贵州大学法院学子:学以致用 法治赋能乡村振兴
2021-09-09 | 浏览量:527
2021年7月~9月,贵州大学法学院组织本科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并利用自身学科优势,以《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为重点,以“守护明天·良法护伴”为主题,深化易地搬迁安置点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使青少年明确基本法律底线和行为边界,推动当地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本次社会实践队创新性地开拓两支特别服务——暑期实践队和家乡服务队,通过点面结合、调研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并进的方式展开,实现本科生全覆盖。
7月18日,实践队前往凯里市白果井、上马石易地搬迁安置点,开展为期5天的《平安贵州 青春普法益起来》普法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图为贵州大学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凯里)
实践队成员有针对性的入户走访,遵循服务居民、掌握社情、增强法治观念以及促进社区发展的宗旨,了解居民真实的生活状况,调研基层法治建设工作。
(图为实践队员入户为群众讲解法律知识)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在智慧农贸集市超市走访调查)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对白果井社区双喜炜益制衣扶贫车间厂长进行采访调研)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对杨美进行采访。杨美,全国优秀农民工等荣誉获得者——上马石社区扶贫车间兴美杨宏制衣厂厂长)
为提高当地居民法治素养,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力量。实践队成员于社区课堂、老年大学、普法广场等地共开展7场法治宣讲,用以案说法的形式,结合社区街道办事处摆点一对一普法宣传,简单易懂地解答了关于未成年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校园霸凌等与未成年人切身相关的热点问题。营造人人学法、全民守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良好法治文化氛围。
(图为实践队员们为白果井社区的孩子们普法)
(图为实践队员们为上马石社区“四点半课堂”的孩子们普法)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在白果井社区为社区群众普法)
(图为法学院社会实践队在白果井社区与孩子们合影留恋)
(图为法学院社会实践队在上马石社区民族团结广场摆点宣传)
7月17日至8月31日,由247名本科生组成家乡服务队,利用暑假,立足家乡,深入当地校园、社区,通过志愿站岗、法治宣讲、发放普法资料、设置法律咨询台等方式持续开展法治宣传活动,让家乡人民真切感受《民法典》作为“百姓生活的百科全书”的实际作用;让消费者从《消费者保护法》中拾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武器;引导青少年及其家长遵循《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筑牢法律保障……以此帮助家乡人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牢固观念。
(图为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家乡服务队走进印江)
(图为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家乡服务队走进家乡高里村为孩子普法)
(图为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家乡服务队走进家乡惠水县入户普法)
此次普法宣传形式多样、参与度高,涉及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120余个地区。
(图为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家乡服务队走进毕节百里杜鹃)
(图为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家乡服务队走进家乡入户普法)
(图为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家乡服务队走街串巷为民普法)
(图为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家乡服务队走进山区学校为孩子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
同时服务队成员依托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特性,将自制海报、科普视频在QQ空间、微博、易班等多个社交平台发布,开展线上普法宣传。据统计,截止8月31日,此次普法宣传,累计浏览人数突破30万次。
(图为服务队成员社交媒体普法宣传截图)
(图为服务队成员自制《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海报)
(图为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工人村街道居委会感谢信)
从“三下乡”到“返家乡”,贵州大学法学院高度重视将专业能力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持续强调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不断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和法治人才培养,力争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