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岩溶关键带重金属污染成因、过程与防控专栏征稿启事

发布时间:2024-08-26阅读次数:52

岩溶关键带是岩溶地质条件制约下的多圈层交汇地带,赋予了人类独特秀美景色,是人类生存和地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岩溶面积约为344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3,是世界上岩溶分布最广的国家。其中,包括贵州、广西、云南、四川和重庆在内的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世界三大岩溶集中连片区中面积最大、岩溶作用发育最强烈的地区。岩溶区是一个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环境承载力弱,环境污染后不易治理和恢复。同时,该地区多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开采冶炼活动剧烈,叠加地质成土高背景,导致重金属污染成为该地区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制约区域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岩溶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环境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岩溶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以及多个重大科研项目的实施,岩溶地区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成因、过程机理、风险评估、防控机制及决策支撑的认识得到了极大提高。基于此,总结现阶段的研究前沿理论与成果,突出原创性发现,提升岩溶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有助于突破限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

     为引领岩溶关键带重金属污染成因、过程与防控技术的研究,支撑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本刊拟开设“岩溶关键带重金属污染成因、过程与防控”专栏,欢迎关注岩溶关键带生态、环境与健康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研究生踊跃投稿。

(一)征稿范围

      本专栏将围绕岩溶关键带重金属污染成因、环境过程、风险评估与防控技术展开,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岩溶关键带重金属污染成因、过程与源解析;

(2) 岩溶关键带重金属多介质迁移、转化及驱动机制;

(3) 岩溶关键带重金属的复合污染特性、过程及环境效应;

(4) 岩溶关键带重金属污染的环境风险评价;

(5) 岩溶关键带重金属污染的综合防控技术与安全利用;

(6) 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岩溶关键带重金属污染成因、过程、风险评估与防控的应用;

(二)稿件类型

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等。

(三)投稿方式

本刊网站www.zghjkx.com.cn,投稿题目请命名为“岩溶关键带重金属——论文题目”    

(四)征稿截止日期

2025年6月30日

(五)客座编辑

吴攀

贵州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贵州省管专家,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十、百层次”),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贵州大学副校长、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主任。吴攀教授长期从事岩溶地质环境演化、矿山环境污染过程与控制、水/土环境重金属污染与治理修复等方面的教学与研发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含重大联合基金1项),以及贵州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支撑、社会发展攻关、地勘基金项目等30余项。提出了岩溶地质背景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格局的“成土累积-持续分异”成因理论,创建了历史遗留采选废渣重金属原位控制的生态修复与实用技术,构建了基于自然营力的岩溶区酸性矿山废水“被动处理”综合治理技术方法,为我国西南岩溶区域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绿色修复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139篇,SCI和EI论文148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参编团体标准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4项(含美国发明专利2件),软著1件。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绿色矿山突出贡献奖、省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等6项。

李元

云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源与环境学院原院长,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编委,云南省农田无公害生产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云南省农业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委联系专家,云南省学术带头人,云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负责人,云南省生态经济学会理事长,云南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金属矿山废弃地治理与生态恢复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中法先进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土壤污染综合治理试点项目、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数十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 300 余篇,其中 SCI 论文 60 余篇。主编专著《重金属污染生态与生态修复》、《环境污染生态修复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等 5 部,主编国家一流课程配套教材《环境生态学导论》等 5 部。获专利 10 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二等奖等 10 项。

夏学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长期从事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与预警、土壤重金属高背景成因和风险分析,土壤环境空间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包括第一作者SCI论文十余篇,国内外多部著名学术期刊审稿人。参编有《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 0354-2020)》、《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 0289-2015)》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 0295-2016)》等行业标准;主编教材《地球化学样品分析与数据应用统计》、专著《中国土壤碳密度系列参数》;参编教材《环境地球化学》,专著《中国土壤地球化学参数》。

尹德良

贵州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大学学术学科带头人培育对象,主要从事喀斯特农田土-水-气-植系统重金属的环境过程、污染途径和防控技术研究。近5年,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人才引进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Environment Pollution》、《Water Research》、《Jou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担任多个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审稿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