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1日,贵州大学农业生物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省水果专班副班长文晓鹏教授、贵州大学农业生物工程研究院王倩老师带领贵州大学“博士村长”精品水果(樱桃)产业团队来到毕节市纳雍县七家湾街道大湾子村苗冲(赫章白果蓝莓园),调查晚熟蓝莓及野生蓝莓资源的生长情况。同时,收集不同时期果实,拟开展蓝莓品种鉴定及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的机制研究,为种质资源保存和基因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团队成员闵义、彭磊、王雨青一同参与实践。
赫章白果蓝莓园
团队五人在白果蓝莓园负责人曹总的带领下来到果园。走进果园,看着零星散落的成熟蓝莓果实,曹总介绍到:“这是赫章县地区种植的较晚熟的兔眼蓝莓品种‘R16’,其果实果味较浓,具有很香的果味,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市场价可以买到一斤35元,不仅可以作为鲜食果,也可以作为加工果,唯一的缺点就是果实较小。”
赫章白果蓝莓园晚熟品种兔眼‘R16’
在曹总的介绍下,文晓鹏教授说到:“我们采点成熟果实带回实验室,研究其果实重要性状的形成机制;另外,采集幼嫩果实,通过幼胚组培诱导胚性愈伤,再通过分化成苗,加快该品种的育种进程;最后,采集幼嫩叶片,做分子标记研究,为品种鉴定提供遗传学证据。”
接着在周边山上搜集到了几株野生蓝莓,为资源收集保护奠定基础。同时,也采集了南高品种‘自由’及北高品种‘莱克西’作果实重要性状形成的机制研究。
野生蓝莓资源
南高品种‘自由’(左)及北高品种‘莱克西’(右)
通过此次实践,贵州大学“博士村长”精品水果(樱桃)产业团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为目标,从实践中学习蓝莓育种工作的许多知识,用更扎实的理论知识及科研成果服务地区果业发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致力将更好的蓝莓果送到我国蓝莓市场;同时,不断搜集蓝莓种质资源,开展分子标记等相关研究,为蓝莓重要种质资源保护奠定基础。
来源:研究生实践指导中心
编辑:编辑部向念念
责编:黄笑语 余弦
审校:张筱慧
编审:綦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