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0日至27日,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我为乡村振兴出把力”项目负责人杨军昌教授及团队8人,与“博士村长”项目3名成员一行,在三都水族自治县高硐村开展项目实施工作。期间,正值高硐村一年一度的苗族、水族民间盛会——吃新节,项目组与当地民族同胞一起分享丰收喜悦的同时,深入村寨开展了系列调研工作。
10月21日,项目组在建设中的野记村史展览馆调研,经过与村委会主任平洪华、野记片区负责人及村史馆管理人员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在了解到村史展览馆的建设进展、面临困境以及进一步推进、完善的状况与打算后,杨军昌教授就展览内容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他认为村史展览馆不仅是收藏村寨历史文物、记录和保存村庄历史变迁的场所,也是向外界展示村寨历史与文化的一个窗口,更是让村民留得住乡愁记忆的“活化石”,肯定了村史馆通过图文展板呈现“村史溯源、优境佳居、民居建筑、民俗风情、村贤名人、村域经济”等内容,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村属野记古寨的历史变迁、文化风俗、资源物产以及产业发展等的村史村情,但认为目前存在展陈文字部分
偏离、缺漏、含糊,如扫寨习俗部分的“寨里只要发生火警,即举行扫寨活动”容易让人误解;部分板块内容空洞,如对未来新野记仅寥寥数语,不足以体现“新”在何处;实物的征集与展陈尚属空白,缺乏“不言史书”的印迹;民族工艺品的展出推荐、非遗传承人的技艺展演与实训室尚无规划,以及管理制度有待建立等问题。随后双方在座谈中就村史展览馆进一步推进的理路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之后几天,项目组在高硐村属各寨就民族文化资源挖掘与整理、传承与保护、开发与创新,以及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专题调查与研究,同时从传统到当下视角,对高硐村民间组织“乡贤会”的功能、工作经验与业绩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与总结。同时,对于能充分展示高硐苗、水、布依等族传统文化、特色产业、生态环境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图片资料进行了大量的采集和整理。
10月27日,在全面融入高硐村吃新节活动,参观斗牛活动,切身体会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的同时,杨军昌院长代表学院与高硐村张加贵书记举行了共建“教学实践实训基地”签约仪式,并在高硐村广场举行了有学院项目组部分师生、高硐“村支”两委成员和高硐村村民代表参与的基地挂牌仪式。仪式结束后,双方在村委会会议室就共建基地的后续工作、《高硐村志》的最后修改送审等事宜进行商讨。会上,杨军昌教授就学院师生近两年来在高硐村的调查研究以及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作了回顾,肯定并感谢高硐“村支”两委和当地群众给予的大力支持,希望双方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以此次共建教学实践实训基地签约挂牌为契机,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采取“研地融合”的方式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深入推进交流合作,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协力共进,共同推出新业绩,做出新贡献。
图文:陈双飞 李小毛
编辑:编辑部蒋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