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笃信其善,自带锋芒)
2020级博士研究生 储智尧
人生格言: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材料与冶金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荣誉奖项
1.2019-2020学年博士村长总结会“优秀工作者”
2.2020年12月,贵州大学第二届博士生模拟国际学术会议“组织先进个人”
3.2020-2021学年贵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
4.2020-2021贵州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
5.2020-2021学年贵州大学博士生会“优秀研究生干部”
6.2021年7月,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三等奖”
7.2021年9月,2021级研究生入学教育优秀研究生干部
8.2021年11月,贵州大学2021博士生溪山论坛“先进个人”
科研情况
1.《KCl-LiCl molten salt synthesis of LaOCl/CeO2-g-C3N4 with excellent photocatalytic-adsorbed removal performance for organic dye pollutant》,第一作者,Ceramics International(SCI),2022年
2.《拜耳法铝酸钠溶液中有机物脱除研究进展及化学氧化法应用展望》,第二作者,有色金属(冶炼部分)(中文核心),2021年
3.专利:一种高效双Z型异质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21年
4.专利:一种高光催化性能二氧化铈-氮化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2021年
5.专利:一种CeCO3OH纳米球包裹MnCO3微米球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2021年
6.《Accessing substituted pyrrolidines via formal [3+2] cycloaddition of 1,3,5-triazinanes and donor-acceptor cyclopropanes》,第一作者,Tetrahedron Letters(SCI),2018年
参与课题项目
1.2022年,主持贵州省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CeO2/C3N4基Z型异质结构筑及其对有机污染物的光-化学耦合强降解》
2.2021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氧化铈/氮化碳基催化剂构筑及光-化学催化降解铝酸钠溶液中有机物的强化机制》
3.2021年,参与贵州大学SRT计划项目“温度及pH对光催化-湿式氧化耦合脱除有机物影响研究”
社会实践情况
1.2021年6月,贵州大学博士生溪山国际学术会议志愿者
2.2020年11月-2021年11月 贵州大学第五届博士生会副主席
3.2020年9月-2022年3月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2020级博士班班长
访谈
Q1:读研读博的最大收获
A1:在我求学过程中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遇到问题不怕问题,遇到问题能咬牙坚持。当我们向研究生阶段以及博士阶段继续攻读,就意味着我们已经从学习阶段逐步向学术阶段转变。我们面对的问题不再是如何学会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如何将自己所学、所思进行创新并且落实。在这样的过程中就难免会遇到些难解决的问题,想必这也是每位继续向上攻读的同学们都要面对的,在我们不断面对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的专业技能、学术水平以及遇到难题时的应变能力得到不断地提升。当然了,并不是每个科研难题我们都会在第一时间就能够找到解决办法,一次次地尝试一次次的失败甚至是出现更多更难以解决的问题这都是无法避免的。此时就需要我们能够咬牙坚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自己进行自我疏导,当一个个难题被解决时内心的成就感会对我们接下来的工作产生莫大的鼓舞!
Q2:科研工作与学生工作的共存
A2:从个人而言,我觉得学生工作可以对科研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而科研工作也可以为学生工作增添活力。从本科开始我就一直在尽我所能地参与到学生工作中,其实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为自己找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随着学生工作的时间越来越久,在服务同学们的同时也遇到了更多值得我学习的同学,在其他优秀同学的影响下更容易发现自身的不足。而科研工作相对来说就会枯燥一些,但是枯燥归枯燥,当我们将枯燥繁琐的科研简单化清晰化的同时会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们变得更加细心也更具创造力,这也就为我们的学生工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Q3:如何排解压力
A3:压力对于每一位硕士以及博士同学来说都在所难免,除了自我调节以外,一项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将我们大部分的烦恼、压力消化掉。还有就是一个良好的实验室氛围,每天在一起朝夕相处的师兄师姐以及师弟师妹就是我们在科研路上最亲密的伙伴,一个良好的实验室氛围会为我们提供一个放松的科研环境,这有助于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更有助于自身压力的排解。我们的指导老师也都很年轻,每一位都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扮演着良师益友的角色,我们脚下的路都曾是他们来时的路,课余的倾心交谈,工作时的悉心指导都为我们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推荐语
(克己慎独 守心明性)
2019级硕士研究生 汪恒
人生格言:昨晚多几分准备,今天少几分麻烦
材料与冶金学院
冶金工程专业
现任职务:材料与冶金学院19级硕士生班长
荣誉奖项
1.2021年国家奖学金
2.2021年贵州大学卓越奖学金
3.2021年研究生创新一等奖学金
4.2020年贵州大学研究生二等奖学金
5.2020年贵州大学研究生单项奖学金
6.2021年贵州第十四届节能减排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7.2021年贵州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
8.2021年贵州大学研究生优秀助管
9.2020年贵州大学优秀共青团员
10.2020贵州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
11.2019年至今前后6次被授予校级“先进个人”和1次被评为校级“优秀组织者”;10余次院级先进个人。
科研情况
(一)发表论文:
1.Wang, H.; Deng, Y.; et al. Effect of dopamine-modified expanded vermiculite on phase change behavior and heat storage characteristic of polyethylene glycol. 第一作者,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SCI 1区, IF=13.273), 2021年.
2.Wang, H.; Deng, Y.; et al. Facile in-situ fabrication of latent heat enhanced cellulose aerogel-based form-stable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s based on dopamine modification strategy. 第一作者,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SCI 2区, IF=7.267), 2021年.
3.Wang, H.; Deng, Y.; et al. In situ preparation of light-driven cellulose-Mxene aerogel based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 with simultaneously enhanced light-to-heat conversion, heat transfer and heat storage. 第一作者, Composites Part A-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SCI 升级版1区, IF= 7.664), 2022年.
4.Wang, H.; Deng, Y.; et al. Effect of boron nitride on the heat transfer and heat storage of polyethylene glycol/expanded vermiculite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s. 第一作者, ACS omega(SCI 3区IF= 3.477), 2022年.
(二)参与项目课题:
1.2020年-至今,主持贵州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改性膨胀蛭石对相充储能介质析晶行为的调控及对其放热特性的强化”,黔教合YJSCXJH﹝2020﹞184;
2.2019年-至今,参与贵州大学自然科学专项项目“性能强化的矿物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多组分耦合机制及构效关系”,X2019067;
3.2020年-至今,参与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氨基化改性对凹凸棒石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结晶行为和放热性能的影响研究”,ZK[2021]240;
4.2020年-至今,参与贵州大学培育项目,“氨基化改性对膨胀蛭石复合相变材料析晶行为和放热性能的影响“,批[2020]12号;
社会实践情况
1.2019年9月-至今,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19级硕士生班长;
2.2020年3月-2020年11月,贵州大学校研会体育部干事;
经验分享
大家好,我是来自材料与冶金学院的19级硕士研究生汪恒,很荣幸有机会分享我的读研经历。从曾经的迷途少年到如今的自信学子,希望我的蜕变经历能够给需要的人一些勇气和鼓励。
(一)悬崖勒马,逆风前进
曾经的我也是个网瘾少年,游戏占据了生活的大半时间,出于逃避工作而选择了考研。在读研后,我便萌生了一种想法:不想最后浑浑噩噩的度过最后的学生生涯。在研一期间由于没有办公室和实验室,我辗转于学院5楼的各个教室复习考试,学年结束后,也顺利获得了学生生涯的第一个奖学金(学业二等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但现在看来那只是个开始,所以不管你处于什么想法读研,与其浑浑噩噩,不如脚踏实地。
(二)脚踏实地,兴趣使然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研究生期间,我们很大几率会开展自己不喜欢甚至很陌生的课题。要学会去自我妥协,培养对自己课题的兴趣,当然这个过程会很枯燥乏味,需要阅读大量本专业前沿文献和掌握各种专业知识。起初我根本不想做相变储能材料,到最后我可以独立完成实验设计和文章框架。只要你肯去用心,时间会让你喜欢上这个方向。
(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相比于天赋,我认为努力和勤奋更加重要,由于疫情影响,我成为最后返校的一批同学,进入实验室已经是2020年8月份了,从开展实验到今年2月份我总共发表了4篇研究论文,涉及了两个材料体系。那段时间我成为学院最早来最晚走的一批人,为了赶实验进度也曾睡在实验室,为了处理数据熬到凌晨两三点,一年时间就用完了一个实验记录本。所以不要轻易看低自己,只要肯努力你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最后我想说:学习和科研注定是一场孤独的修炼,只有耐住“十年寒窗无人问”的沉淀,才能拥有“一朝得名天下知”的收获。
图文:贵州大学研究生会 材料与冶金学院研究生会
编辑:编辑部郑菊
责编:编辑部宋尔英
审校:韩玉宇 曾帅波
编审:张筱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