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子风采

博士村长 || 入侵害虫防控队专访

发布者:张筱慧发布时间:2022-12-13浏览次数:22


202211月,郅军锐教授带领贵州大学博士村长团入侵害虫防控队成员李定银、张涛、李草、贾玉莲和任华维一行6人,前往我省年平均气温最高的罗甸县,开展重大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的调查。这已经不是入侵害虫防控队第一次前往罗甸开展调研,团队成员自2020年入秋后平均20-25天就会前往位于该地的玉米基地里进行一次调查。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一起看看博士村长们的主要工作吧!

 

郅军锐教授和博士村长队员合影

郅军锐教授和博士村长队员合影


严防入侵害虫,守护好中国人的饭碗

2019年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已扩散至全国25个省份近1500个行政区县,在广东,部分地区玉米田块危害植株率超过60%,没有及时喷药防治或防治不到位的玉米田块,危害植株率甚至达到100%,几乎绝收。以玉米为例,草地贪夜蛾的危害在夏季种植期间暴发尤其严重,若不及时防治,玉米芯叶全部被啃食,会导致玉米减产甚至绝收,对粮食作物的生产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贵州省也于此年首次发现该害虫,但对其能否在贵州本地越冬的情况尚不明晰。为积极响应国家严防入侵害虫,守护好中国人的饭碗的号召,贵州大学“博士村长”团入侵害虫防控队在郅军锐教授的指导下,自2019年冬季即开展草地贪夜蛾冬春监测,目的在于摸清草地贪夜蛾在贵州的越冬能力,以便制定相关农业防控策略。


工作照1

团队成员在收集虫源


掌握病虫害规律,做好提前布局

2019年重大农业害虫草地贪夜蛾入侵到贵州省以来,入侵害虫防控队持续对该害虫的种群数目、生物信息进行田间监测。结合室内研究,基本摸清了该虫在我省的发生规律:几乎无越冬虫源,次年发生的虫源主要由外地迁入;一般在春季即可在气温比较高的地区(如罗甸县)监测到迁入的成虫,发生最为严重的时期为玉米大喇叭口期。团队根据田间监测结果,选择合适的防治时期,有效降低了防治成本。在监测期间,通过在田间安装性诱捕器,及时诱杀成虫。此外,入侵害虫防控队还开展了相关培训,将草地贪夜蛾的鉴别、监测及田间生存能力等实验技能教授给我校植保专业的本科生,并将草地贪夜蛾的相关监测研究作为寒假社会实践项目,该项目已连续开展两年,极大提高了本科生的实践能力。

 危害玉米的草地贪夜蛾

有效消灭害虫,守好绿色生态

对于病虫害防治,入侵害虫防控队的植保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对于田间虫害,首先是做预防措施,例如消灭越冬虫源,以降低次年虫源基数;田间释放害虫天敌,直接减少害虫数目;种植抗虫作物,抑制害虫生长等。当虫害不可避免时,根据田间虫量监测,采取防治措施,要多种防治方法并用。提倡尽量不使用化学农药或使用低毒低污染的杀虫剂,在保证控害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搭建防虫笼支架

结合地方需求,让科技服务地方

采访的最后,郅军锐教授告诉我们:“入侵害虫及时防控是植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保障贵州省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草地贪夜蛾是危害玉米的重要害虫,同时还威胁高粱、小麦、荞麦等作物的生产。自该虫入侵贵州省,我们一直从事草地贪夜蛾的相关研究,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2019级硕士研究生李草也分享了他自己的心得:“通过参与‘博士村长’计划,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在这个农业现代化的新时代,科学技术对于农民的重要性,‘植保学生’应该让理论走向宽阔的田野。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决心,在新时代的舞台勇担自己的使命,努力让自己发光发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最后,2020级硕士研究生贾玉莲这样补充道:“将课堂学的理论知识能够真正应用到实践中。作为农科学子的我们,现阶段在学校主要都是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缺少到农村基层真正锻炼的机会,而‘博士村长’刚好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真正到田间调研,和农民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这个过程让我明白,亲自实践得到的收获与课本上的学习收获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工作照2

附录:“博士村长”计划

“博士村长”计划于201711月启动实施,以涉农专业博士生为主,带领硕士生和本科生积极参与。其工作模式主要为“产业+专家+基地+博士村长”,辅以“1+10+100”(即1个博士生+10个硕士研究生+100个本科生)的模式,每个产业队至少配被1名指导老师,根据相关产业组建相应的“博士村长”团,并建立“导师—博士村长—农户”双帮一互助模式。发动贵州大学全校师生,把产业带到农村,把管用的知识技术交给农民,建立可持续发展产业模式,让科技、产业、教育真正惠及农村。

 

文字:李定银 新闻部黄旋格

图片:入侵害虫防控队

编辑:编辑部安廷炜

责编:魏远双 杨玲

审校:张筱慧

编审:綦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