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科研路上有羁绊、也有惊喜
愿我们都能给时间以生命
给生命以热爱,将岁月化为履历,与梦想相约
“十佳研究生”称号正是兰周新努力的印记
求学途中,他砥砺深耕
不断在舒适圈外挑战自己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兰周新,中共预备党员,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
【省级及以上奖励】
2023年1月 获第“华为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
2021年12月 获“中国光谷·华为杯”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2022年8月 获第九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 5G 技术大赛全国总决赛研究生邀请赛三等奖;
【校级奖励】
2022年6月 获贵州大学研究生三等奖学金;
2022年11月 获“十佳研究生”荣誉称号;
【论文发表】
共发表7篇学术论文,其中中科院SCI二区1篇,SCI三区2篇,北大中文核心2篇,普通期刊2篇。
【科研项目】
主持校级1项《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抗乳腺癌候选药物的优化建模 》
参与国家级1项《面向侦查文书的证据链构建关键技术研究》
参与省级1项《面向智慧法院的证据关系图构建关键技术研究》
(所获奖项部分证书)
这是一场热情参与、静静欣赏的旅程
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研究能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用自然语言进行有效通信的各种理论和方法。自然语言处理主要应用于机器翻译、语言识别、舆情监测、观点提取、自动摘要、问题回答等方面。兰周新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研三学生,研究方向是自然语言处理下的舆情监测方向,即从规模庞大的文本信息中提取出高价值的信息,并分析其观点导向,这可以为敏感舆情信息进行实时预警,为人们提供应急预案。
(兰周新发表论文部分数据模型图)
2020年,兰周新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毕业,以较为优异的成绩考上贵州大学。兰周新一进入学校便在老师和师兄们的带领下投入到研究项目中。“当时进来看到研究生师兄师姐拿奖,自己也很心动”,面对陌生晦涩的专业词汇及师兄们接踵而至的成果喜讯,兰周新并未被思绪困扰,而是给自己定下国奖的目标,置之以热情参与,静静欣赏的态度。最终在2022年9月,兰周新以710分学术分数顺利拿到国家奖学金。
学术不是一朝一夕作秀,而是需要持之以恒地经营
从专业门外埋头专研到门内的前进规划,兰周新似乎是一开始就是专注于自己的。兰周新说,他刚接触科研时,很多专业词都不熟悉,于是决定从文献综述开始,把专业领域的名词先熟悉一遍,再到网上查询代码,加深对其领域相关方法的理解。2021年,历时四个月,在导师的指导下终于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一种新型的柯西扰动黑猩猩优化算法》。在导师何庆眼里,他一直是一位有目标有主见的学生,踏实勤奋,不骄不躁。
对于论文的写作和投刊,兰周新并不闭门造车,而是有自己的小窍门。“在投刊时要看这个专业有哪些杂志期刊,收录多少,周二至周四投当周就可以送外审,周五投容易被拒,一般挑一个月的十号左右再投,月底稿子就投得太多了”这是他给出的投刊建议。除此之外,他还建议要给期刊的文章分档次,了解哪一类期刊喜欢收什么方向的文章、工作量是多大、从投稿到外审几修几改、期刊评价、版面费等等方面去评价一个期刊值不值得投。为了平衡好时间和精力,他还建议要提前将确定好的大论文拆分成小论文,完成小论文的同时为大论文打下基础。
在科研和生活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律动
平衡科研和生活是每位学子都会面临的难题,兰周新也不例外。不同的是,他会根据课题组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时间,在科研和生活两者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 羽毛球和篮球是兰周新常做的运动,其中羽毛球是他的最爱。“一天打两三小时,一周去四到五次,羽毛球馆那些人基本都认识我了”。每次下午打完球后,就是学习和写论文的时间。 学会平衡时间,找到自己生活的律动,就能将它引向所希望的方向。在这近三年的研究生涯里,兰周新跟同学们相处融洽,他开朗的性格让作为湖南人的他完全融入了贵州的生活。
读研是一场修行,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读的每一本书、经历的每一件事,无论喜忧、好坏,都是在充盈我们的人生。
所以我们不妨摒弃浮躁,专注当下
赋予时间以生命,在这瞬息万变的环境里
步履不停,乘风破浪,奔向广阔的未来
文字:新闻部方永琼 鄢浪维
图片:兰周新 设计部罗静威
编辑:编辑部赵上瑜
责编:彭翔 杨玲
审校:张筱慧
编审:綦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