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贵州大学第四届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系列活动开展以来,评选出了十位深受爱戴与敬重的好导师,他们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诲人不倦,行为世范。为此,我们推出“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栏目,带大家一同领略“宝藏”导师的育人风采。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陈艳波老师和农学院郅军锐老师。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陈艳波导师
陈艳波老师作为学校“双肩挑”人员,他将满腔的热血献给学院,以洋溢的热情关心着全院师生。面对纷繁的行政工作,他兢兢业业、追求卓越!面对艰深的科研事业,他沉潜钻研、勇攀高峰!筚路蓝缕,守正创新;他以德国古典哲学的博大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让哲学穿越时空走向现实,他坚守育人讲台,让课堂生动,让学生成才,让智慧变成点亮学生心智与未来的星火。
导师简介
陈艳波,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五批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大学首批“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武汉大学欧美宗教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德国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德国观念论等领域研究。在《世界哲学》《现代哲学》《武汉大学学报》《思想战线》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贵州省社科基金课题多项,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奖三等奖两次。先后在武汉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哲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曾到香港中文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访学,到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挂职。
学术研究的好榜样
陈老师心无旁骛,潜心研究德国哲学的冷门人物时,他是专业素养深厚的“陈教授”。他是赫尔德研究的专家,是国内德国哲学研究领域的新秀,在《世界哲学》《现代哲学》等国内顶级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他刻苦钻研,成果初现,国家社科基金结题获优秀等次,研究成果多次获奖。
学生求学路上的领路人
陈老师耐心细致,风趣幽默,他是让“高大上的哲学”接上地气的“波波老师”。唤起学生们对哲学的好奇,也解答学生们对哲学的疑惑。他引导我们阅读艰深的《纯粹理性批判》,仅疫情期间他的讲课录音已经整理出了五十余万字。白天忙于行政,他就在晚上给我们上课,停电使得人文楼被黑暗笼罩的时候,他就带我们挑灯夜读,点燃哲学之光。他希望我们博采众家之学,请来赵敦华、赵林、杨国荣、孙周兴等知名学者开讲授课。他告诉我们世界很大,把学生送到了剑桥大学。
学院发展的好领导
陈老师肩负重担,为学院和学科的发展尽心尽力,是令人尊敬的“陈院”。他四处奔走,不辞辛劳,使学院成功获批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成为广西、云南、海南和贵州四省唯一的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他积极联系,多方协调,引来杰出校友担任名誉院长,设立教育基金,搭建平台,大力支持哲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他细致入微,让每一个同学感受到学院的温暖。
孝亲爱妻的践行者
作为儿子、丈夫、父亲,陈老师孝悌谨心,对待家庭和亲人关怀备至。为照顾因病住院的母亲和怀有身孕的师母,繁忙工作之余,他坚持每天为二人做好早饭送到医院,下午再接送还在上幼儿园的女儿一同回家。在繁重的学术与行政工作中,陈老师对家人的爱从未打过折扣。他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就像一抹温暖着我们的冬日阳光,让我们明白了家庭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农学院——郅军锐导师
她似玫瑰,三十载风雨,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花信年华种下的初心;她若青松,三十载春秋,改变的是内涵,不变的是千磨万击练就的坚毅;她是灯烛,三十载日夜,改变的是年龄,不变的是她对教育无私的奉献。
导师简介
郅军锐,女,三级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贵州大学学科、学术带头人。贵州大学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贵州省优秀博士生导师。贵州省昆虫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科技支撑计划2项;省国际合作基地1项,省国际合作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先后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已发表SCI、一级学报和核心期刊等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第一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主持省级研究生教改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副主编教材1部,发表教改论文多篇。
因材施教精于教
郅军锐老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工作,爱岗敬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素养。注重科研反哺教学,丰富授课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情景式和总结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她积极指导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使本科生在做中学、在做中练、带动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近年指导多名同学完成创新性实验和大学生“SRT计划”项目。
授人以渔成于效
她虽在科研上严厉要求学生,但在生活上给予学生极大的关心与爱护。她经常把她生活、工作和科研上的有益经验与同学们分享,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她会在科研空闲时间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拉近和同学们的感情;她会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使同学们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中。
她在推广和普及昆虫学知识及害虫绿色防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高了农业生产者对害虫管理的认知水平。尤其是在贵州多地开展科技下乡服务活动中,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指导,普及和提高农民对绿色防控和天敌昆虫利用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通过田间地头实地指导、电话和微信等解答农民生产上遇到的害虫防控问题,推广蔬菜、茶树、农作物及花卉上重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害虫的防治效果,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农民的脱贫致富,为美丽乡村和幸福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图文:贵州大学研究生会 农学院研究生会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会
编辑:编辑部黄江浔
责编:编辑部陆继开
审校:许文汇 沈洁
编审:张筱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