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林学院教师专业实践体验侧记

发布者:林学院通讯员发布时间:2012-05-16浏览次数:230

          (林学院 赵栋昌 报道)2012年5月5日至6日,我院教师一行40人在院长喻理飞、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黄莉的带领下,赴雷山县、剑河县等地进行实践考察。此次活动,既是富有学院特色的专业实践活动,也是由学院工会精心策划组织的一次体验活动。这次活动,不仅为地方做了专业咨询,体验了服务社会的成果,加强了与地方的联系,也增长了学院老师的知识、开阔了眼界,促进了学院老师之间的交流,加深了同事之间的友谊,放松了心情。
        生态路,我们的自豪
       5月5日早上,我们沿贵凯、凯麻高速公路一直前行,在路经凯里市至雷山县的巴拉河段时(注:此路段是巴拉河公路沿岸风景区,是贵州省第一个生态旅游公路线,此路段的景点都是由我院王志泰、高华端等老师亲自参与设计的),王志泰老师从园林设计专业角度,说到:“根据巴拉河河域的水文地理及其沿岸的生态植被特点,把硬景观和软景观有机的结合起来,来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大巴车行驶在生态路上,看着沿线精心设计的民族风情景观,我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在路经寨瓦大桥、季刀时,我们走下乘坐的大巴车,轻轻抚摸着雕塑设计、不时的按下相机快门,我们心中充满了喜悦;因为它是我院教师服务社会的有力展示,是我院生态工程师们辛劳血汗的有力见证,是我院教师科技服务地方、建设贵州发展的有力体现。
       雷山县,有学院教师的汗水
       中午,我们一行到达雷山县,受到了雷山县有关领导的热烈欢迎,并一起就餐。在就餐期间,雷山县人大的刘主任指出,我院为雷山县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雷山县将加大与贵大的合作力度,促进双方的深入合作。我院自建院以来,一直秉承大力发展林业科技,促进地方林业发展的教学科研理念,不仅为地方林业部门培养了大量的林业科技人才,也积极动员教师利用自己所长积极献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我院先后有祝小科老师在雷山县担任科技副县长、熊忠华老师在雷山县担任林业局副局长、欧静老师志愿支教等。大家坐在一起,畅谈着服务雷山点点滴滴的往事,不时有老师激动万分。祝小科老师说道:“在雷山县城进行街道、绿化带等规划设计时,为了促进街道的整体美观与自然的和谐,就从山上挖杨梅树来种植,但是由于以前挖栽种,成活率不高,受到了一定的阻力。但是我们就是不死心,亲自从上山挖树苗下来,进行科学移植栽培,结果成活率达到99%以上,受到了领导的表扬与群众的认可”。可以说,雷山县的发展有我院老师们太多的心血,许多老师的名字已经深深印在了雷山县的发展史里,如喻理飞院长、祝小科教授、谢双喜教授、安明态副教授、粟海军博士、杨瑞博士……
       雷公山,学院教学实训的地方
       午饭过来,我们在雷山县旅游管理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乘车驶向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路上景色秀美,梯田、苗寨、高山,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田园诗话;进入雷公山腹地后,又是云遮雾绕,入梦入幻。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不仅是世界十大森林旅游胜地之一,也是我院师生教学实习、科研实训的重要场所,当年为申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学院教职员工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为保护区的成功申报做出应有贡献。
      沿着石板路,我们一路溯溪而上,树木葱葱郁郁,溪水十分清澈,每粒沙石都清晰可见。走在石板路上,我们感慨万千,小路弯弯曲曲、高高低低依山势而修,透着一股灵气,如山中蛟龙,盘卧而起,有些老师很是激动,不禁使他们想起了当时修建此路的场景,祝小科老师讲,这脚下的一块块石板,都是当地群众从山脚背上来的,他自己挂职期间亲自设计修建的,这长长的山间小路不仅是我院教师为民服务成果的结晶,也是我院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的典型。
       雷公山的树木老者苍劲,幼者生机勃勃,亭亭玉立,藤葛攀缘,寄生繁茂,青苔满树,盘根错节,呈现出一幅幅色彩斑斓、丰富多彩的森林植被景观。林学专业的老师就林木的病虫害、森林防火等问题与保护区的管理人员进行了讨论,并就一些棘手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议并作现场技术指导。教授们在自然保护区领导的陪同下实地考察,针对目前保护区在森林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困惑,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与对策,并就如何更好的促进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谈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得到了管理区领导的高度赞同,同时,学院领导也就下一步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建立学院教学实训基地交换了意见。
        西江,放松我们的心情
        大约下午6点钟,我们上车向西江千户苗寨前行。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到达了西江苗寨,一见西江,我们就被这规模宏大的苗寨震撼了。夜色中的西江千户苗寨,在这大山坳之中显得格外的妖艳,万家灯火,光芒照人,简直就是上帝的杰作,让人无不惊叹!
        西江苗寨的早晨空气是很清新的,几千户吊脚楼依山顺坡而建,层层叠叠,鳞次栉比,甚为壮观,家家户户屋顶冒起袅袅炊烟,与山中的雾霭交织在一起,远远望去犹如一幅烟雨朦胧的水墨画,很有诗意……在西江镇有关领导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西江千户苗寨的大街小巷、苗家建筑、西江博物馆,并听他们介绍了西江的由来以及浓郁的民族风俗。
        在早上11点钟的时候,我们观看了歌舞表演。歌舞是苗家人讲述昨天、表达情感的形式。演出正式开始,一个个节目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苗族姑娘们的短裙舞让我们体会到苗家女儿的热情奔放;苗族的芦笙表演让我们感受到民族乐器独特的魅力;苗族老人们感人的歌声让我们动容,白发苍苍,须髯飘飘,但歌声里流露出他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观众互动的“同手同教”的舞蹈模仿秀,让我们捧腹大笑;苗王和苗皇后的盛大装扮,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的自豪……一个多小时的广场表演,让我们体会到了苗族文化的多姿多彩。
        歌舞结束后,我们在西江镇领导的陪同下去苗家共进午餐。热情好客的“拦门酒”,场面壮观的“长桌宴”,高潮迭起的“敬酒歌”,让我们深深体验着苗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和浓浓的民族风情,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有老师也跟随苗家姑娘载歌载舞同乐在一起。在就餐期间,我院森游专业的老师就西江的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等问题与西江镇领导进行了交谈。
        剑河,桃李满天下
        下午2点钟的时候,我们乘车离开了西江,向剑河驶去。在剑河,我们见到我院已经毕业且在黔东南州工作的学生,大巴车刚一停稳,学生们都涌了上来迎接我们,一句“老师,您辛苦了!”,把很多老师都拉拢了多年前的场景,多年前的毛头小伙变成了今日意气风发、成熟稳重的技术骨干和领导干部。师生们坐在一起亲切的拉起家常,回忆起在学校的难忘时光,一些同学也谈到了现在在工作和生活上面临的一些困惑,老师们都给予了耐心的开导,并告诉他们“老师永远都是你们的老师,学校、学院就是你们的‘娘家’,有啥问题了就多交流多回家看看,老师永远给你们是坚强的技术后盾!”学生们都拿起了酒杯敬向老师,此时所有的言语所有的感恩都已融在了这浓浓的米酒之中,“一杯酒,一生情!”可以说,我院老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仅重视对学生知识的授受,也时刻关心着学生们的生活、做人等方面,犹如一个个生态培育师培育着树木的茁壮成长一样,为社会经济建设输送着栋梁之才!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本次活动,我院教师享受着交叉学科之间的互动,不仅提升了专业素养,也增强了培育地方需要科技人才、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我们坚信,在我院生态工程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贵州的山将会更绿、水更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