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人才工作
大平台 大团队 大课题 大贡献——走进省第二批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发布人:orgman  发布时间:2015-06-10   动态浏览次数:64

  新闻网讯(特别策划/张艳 /记者团 唐彩 张碧玉 黄运 邱思捷 武剑 记者 晓月为响应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要求,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贵州大学紧紧围绕贵州发展方式转变,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为重点,以建设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接大课题,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为目标,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团队。2009年,由贵州大学金道超教授领衔的“贵州省山地农业害虫治理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宋建波教授领衔的“贵州省岩溶地质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曹建新教授领衔的“贵州省绿色化工技术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王嘉福教授领衔的“贵州省动物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喻理飞教授领衔的 贵州省退化植被生态系统修复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被评为我省第二批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一年来,我校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围绕国家和省、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需求和学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需要,在新形势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产生了一大批原创性具有推广价值的重大科研成果,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在“小虫”的世界里做出大贡献
——记贵州省山地农业害虫治理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贵州省是农林有害生物灾害较严重的地区之一。据统计,贵州省每年受灾的水稻面积有140—147万公顷、玉米53万公顷、小麦47万公顷、农田鼠害40万公顷,每年因病虫灾害造成粮食损失13%,农林生物灾害已经对地方经济构成严重威胁。
  本着为国家培养高技术专业人才和发展地方农业生产、稳固国民经济的目的,我校成立了由金道超教授领衔的“贵州省山地农业害虫治理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今年9月,学校以贵州山地农业病虫灾害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省级重点学科为基础,启动了“农林生物灾害治理”人才基地建设项目。
  我校副校长、贵州省山地农业害虫治理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领衔人金道超介绍说,“农林生物灾害防治学科团队现有26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0人,讲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9人,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占总人数的84.6%;近年来为贵州省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各层次的农林生物灾害防治专门人才:包括博士研究生65人,硕士研究生236人,本科生2850余人,并培训了大量基层技术人员。这些专门人才已在贵州省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技术科研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强大的资金保障和充足的设备支持。金道超表示,“学校为人才基地的科研提供了充足的经费,拥有博士点建设经费200万元、国家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经费80万元、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费100万元、省示范专业建设经费10万元、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经费10万元、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建设经费100万元等共计500余万元。”经过建设,农林生物灾害防治人才基地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实验室面积达到3500平方米,拥有总值800多万元的先进仪器设备,同时还备有一些开展分子生物学、化学生态学、生理学及毒理学等方面的仪器设备。这些先进的设备不仅在贵州省内独一无二,在全国范围来说也处于领先地位。 
  良好的物质保障和勤奋的科研团队一经结合就催生出优秀的科研成果。团队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等两个国家级奖励和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30多个省部级奖励。可以说,他们在自然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少数方面甚至处于领先地位。
  成果令人瞩目,但科研仍需继续向前发展。在谈到该团队未来的目标时,金道超表示:“未来团队将通过基地建设和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显著提升本基地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和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将该人才基地建设成为贵州省乃至西南地区农林病虫害高级专门人才及实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重要基地,使其成为为我省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农林生物学以及植物保护和森林保护专业人才支撑的平台,最终将该基地建设成为持续为我省和国家输送农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人才基地。”

 

情系喀斯特,加强地质灾害研究
——记贵州省岩溶地质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众所周知,贵州处于世界三大连片岩溶发育区之一的东亚片区(即以贵州为中心,连接桂北、滇东、湘西及川东南等地形成的面积最大的片区)的中心,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最集中连片的岩溶区,也是世界岩溶发育最典型、类型最复杂、景观类型最齐全的片区。岩溶已经构成贵州全省自然景观中最醒目的主体,并形成了许多影响和制约贵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岩溶工程地质问题和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开采沉陷等地质灾害问题。
  为了解决复杂的岩溶工程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问题,2002年7月,宋建波教授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到贵州大学,负责组建贵州省-教育部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立足贵州岩溶特色地质环境条件,致力于“岩溶工程地质学”研究,并组建了由他领衔,由刘宏博士、王文俊博士、孙勇博士、向喜琼博士等组成的岩溶工程地质学科研团队。2009年该团队正式命名为“贵州省岩溶地质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团队紧密结合我国西南地区以岩溶为特色的地质环境条件,充分发挥我校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环境工程、采矿工程等传统学科的优势,对我国西南岩溶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与能源开发、城镇化建设中遇到的一系列岩溶工程地质问题和岩溶环境地质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在“产-学-研”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具有贵州特色的岩溶工程地质学理论体系。团队主要致力于“岩溶区地质灾害与防治”、“岩溶区重大工程岩土体稳定及其工程环境效应”、“岩溶区重大工程选址理论与方法”、“岩溶地下水动力特征与浅表层岩溶作用”等4个方面的研究。
  据了解,该团队组建以来,已针对岩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共承担项目75项,累计经费高达830万元。共培养博士后科研人员3名,硕士研究生50余名,出版学术专著7部,获省部级奖励3项,通过省级成果鉴定3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1篇。宋建波教授将团队近几年来最大的科技贡献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为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落户中国贵州建议了理想的候选台址。总投资高达7.27亿元,已经正式建设的大射电望远镜(FAST)项目,台址就是团队历时3年排名第一推荐的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洼地;二是出版了《岩体地基极限承载力》一书,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岩体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理论与方法体系,目前已经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谈及团队未来的发展时,宋建波教授说,“我们团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业绩,但仍然存在科研总量小、科研队伍年轻、缺乏领军人物等不足。今后几年,我们要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积极申请国家级重大项目;进一步拓展渠道,努力提高服务地方的能力;积极举荐和培养人才,使科研团队成员能够在国内工程地质界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此外,我们还要多写几部具有学术影响的专著,以发展和完善岩溶工程地质学理论体系”。看着宋建波教授自信的目光和他身后那支年轻而有激情的队伍,我们坚信,岩溶地质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会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发展绿色化工,支撑工业强省
——记贵州省绿色化工技术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由我校曹建新教授领衔的“贵州省绿色化工技术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以项目为纽带,以凝聚科技创新人才为主体,按照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结合贵州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整合科技资源配置,主要在绿色化工关键技术开发领域进行研究。
  “绿色化工技术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成员主要来自我校化工学院,团队注重培养能吃苦、能适应、能创造、能奉献的高素质“四能”人才,始终面对地方经济建设需求,取得的部分科研成果已用于实践,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地方化工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团队,记者采访了该团队的骨干成员——我校化工学院副院长陈前林教授。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的一员,陈前林去年被评为为“贵州中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主要从事高性能无机材料和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方面的研究。“十一五”期间,他和团队共同完成了湿法磷酸浓缩热交换器除垢技术等八项科技研究,解决了化工生产中的部分技术难题,在服务地方、服务企业、服务农村中实施转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了众多荣誉。其中在氟硅酸除砷关键技术实验研究中开发了一种氟硅酸脱砷技术,为氟硅酸的高附加值利用创造了条件,保证了国内唯一一套采用氟硅酸生产无水氟化氢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投产,为无水氟化氢项目节省数百万欧元的脱砷专利费用。该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申请专利1项,并获贵州省新产品新技术一等奖。湿法磷酸浓缩热交换器除垢技术研究成功解决了湿法磷酸生产的“瓶颈”问题,生产能力得到提高,每年可新增产值五亿余元,研究成果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磷酸二铵料浆改性与造粒技术实现了改善磷酸二铵颗粒产品外观质量的目的,每年可为公司净增产值9600万元,获科技进步三等奖。其余几项研究技术成果也都在实际生产中节省了能源,达到了“绿色化工”的目的,同时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采访中,陈教授还特别说明了该项目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科研需要在老师和学生中选择一些优秀的人才进行培养,不仅实现了人员的优化配置,而且在实践中也促进了师生专业知识素养的提高。”团队自成立以来已培养一位博士,有两位成员晋升副教授。在团队成长的同时,随团队成长起来的成员们也都能独挡一面,他们在大的领域下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且作为主持人,每个人都承担过省级甚至国家级的研究项目。关于这点,陈教授深有感触地说:“这个团队的成立,给我们科技工作者搭建了一个公共研究交流平台,使科研工作开展得更有张力和活力。在研究过程中,大家既合作又分工,既有特色大项目又有实用小成果,使得研究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取得显著的社会效果。”

 

让喀斯特山区绿起来
——记贵州省退化植被生态系统修复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我校林学院是贵州省高层次林业专门人才的教学科研基地,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为重点,为贵州林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2009年确立的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中,由林学院院长喻理飞领衔的“贵州省退化植被生态系统修复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就是其中之一。
  团队核心成员,林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戴全厚告诉记者,“能成为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学院提供了厚实的基础。林学院历史悠久,有良好的师资力量,还有很好的学科平台和实验平台。”
  据戴老师介绍,森林培育学是我校林学专业的龙头学科,1992年成为贵州省重点学科。团队建设就是以森林培育学科博士点为主要依托建立的,同时以生态学、森林培育学等硕士点为学科平台,以贵州省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茂兰、花江、毕节石桥、乌当下坝等野外实习基地为主要试验平台开展退化植被生态系统修复与技术研究。“团队中有很多优秀人才,有省管专家、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这些也都是团队建设的重要保证。”戴老师如是说。目前,该团队已成为贵州乃至全国生态建设中举足轻重的团队。
  团队成立以后,结合各学科优势,开展社会发展攻关项目、农业攻关项目、贵州省以及国家基金项目等。在很好地完成了“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和国家“973”课题的前提下,目前正在进行“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的研究,其中就包括草海湿地的改善项目。
  戴老师介绍说,团队在研究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核心成员近5年来曾主持完成国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40余项,发表和出版论文与专著200余篇(部),还曾获得梁希科学技术奖(林业行业最高奖)。现主持的省部级以上项目30项,其中国家级8项,在退化喀斯特植被生态系统恢复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为贵州林业的发展、植被恢复、环境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
  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的另一根本任务是培养创新人才。“贵州省退化植被生态系统修复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正是立足于国家和我省建设的实际需要,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和特点,把培养高水平创新型实用人才作为团队建设的又一重要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但个人能力是有限的,互相协作才是提高能力的最佳途径。”在谈到对于研究的感受时,戴老师诚恳地说,“在工作中互相讨论,互相借鉴,主动合作,我们的研究成果才更有价值,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我们也将继续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

 

立足地方   服务三农
——记贵州省动物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王嘉福教授既是我校动物科学学院院长,又是贵州省动物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的领衔人。近年来,他带领团队结合贵州农村实际,整合力量,集成学科优势,在黔东南、毕节地区等建立试验基地,开展科研项目,利用研究成果服务贵州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王嘉福介绍说,畜牧业是贵州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解决贵州“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贵州省因为经济落后、信息闭塞,畜牧业发展缺乏科技指导。200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力争到2010年把贵州建成生态畜牧业大省”。同时,在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中也将“动物种质资源开发、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动物健康养殖”等内容列为农业领域优先主题。这些信息给了王嘉福启发,他意识到这是一个机遇,于是召集学院有发展潜力的老师讨论研究,最终组建了贵州省动物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王嘉福说,“不管是科研工作者,还是普通的老师或学生,他的聪明才智都只有用在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地方才有真正的价值,所以我们的团队人才首先要求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这是我们着手培养人才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鉴于我校动物科学知名专家少,学术领头人明显不足的情况,团队通过高优条件引进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在科研训练当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王嘉福带领队员辗转于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验基地,细心记录每一个数据,让队员在实践当中成长。“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根据实际工作效果重点培养一批人才,‘走出去’学习最新研究成果,把引进优秀人才和外出学习结合起来。在研究中委以重任,重点培养,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快速成长,掌握学科研究的扎实功底,走在学术研究的前沿,真正成为‘能吃苦、能适应、能奉献、能创造’的‘四能’人才,真正立足贵州发展,服务地方经济。”
  在所有成员的协作努力下,团队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多项,建成一个先进的研究平台和产、学、研基地,并承担 “973”课题、国家科技攻关或支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及省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多项,研究经费达到1000万元以上;建成了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已培养出省管专家2名,学科带头人5名,培养了一大批硕士、博士研究生。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产生社会效应。近年来,王嘉福带领团队与全省20多个县合作进行动物新品种的选育、地方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在贵州香猪、可乐猪、糯谷猪、宗地花猪等的推广利用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贵州43个种草养畜县提供技术服务、技术支撑和人员培训,为晴隆、赫章等县制定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团队中部分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还在科技兴村工作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返回顶部

主办:中共贵州大学委员会组织部 维护管理:中共贵州大学委员会组织部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西校区  邮政编码:550025 org@gzu.edu.cn 网站设计:兴乾盛科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