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开启网络外交新征程
文章作者 发布人 机要保密科 发布时间 2018-08-08 访问次数 1635

2017年3月,我国发布《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以下简称《战略》),系统阐述了在网络空间开展国际合作的系列主张和立场。细读《战略》,其内容与不久前发布的网络安全法、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一脉相承,是这些文件精神在网络空间国际合作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也是指引我国网络外交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战略》内容丰富翔实

理性判断机遇挑战。《战略》认为,网络空间正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渠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社会治理的新平台、国家主权的新疆域。但同时,我们也面临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国家和地区间“数字鸿沟”不断拉大,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存在较大风险隐患等。

遵循八字基本原则。《战略》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以合作共赢为核心,倡导和平、主权、共治、普惠的基本原则。

所谓和平,是指国际社会要切实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特别是不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确保网络空间的和平与安全;所谓主权,是指国家间应该相互尊重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所谓共治,是指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有权平等参与网络空间的国际秩序与规则建设,同时应发挥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等各主体的作用;所谓普惠,是指国际社会应不断推进互联网领域开放合作,推动网络空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确保人人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明确六大战略目标。《战略》明确提出了我国参与网络空间国际合作的6个目标:一是维护主权与安全,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借网络干涉别国内政,各国有权利和责任维护本国网络安全,通过国家法律和政策保障各方在网络空间的正当合法权益;二是构建国际规则体系,主张在联合国框架下制定各国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和国家行为规范;三是促进互联网公平治理,主张通过国际社会平等参与和共同决策,构建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四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公众在网络空间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保护网络空间个人隐私,但在提倡自由的同时也要保持秩序;五是促进数字经济合作,主张推动国际社会公平、自由贸易,反对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六是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平台,主张各国培育和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提出九大行动计划。为了实现目标,《战略》提出九大具体行动计划:一是倡导和促进网络空间和平与稳定;二是推动构建以规则为基础的网络空间秩序;三是不断拓展网络空间伙伴关系;四是积极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改革;五是深化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和网络犯罪国际合作;六是倡导对隐私权等公民权益的保护;七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红利普惠共享;八是加强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九是促进网络文化交流互鉴。

《战略》亮点层次颇多

详细诠释网络空间主权的具体要义和内涵。主权是每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网络空间主权亦然。《战略》对网络空间主权的要义做了进一步深化,如“各国政府有权依法管网,对本国境内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和资源、信息通信活动拥有管辖权,有权保护本国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免受威胁、干扰、攻击和破坏,保障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等。

纵观全球数十个发布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国家,虽然有少许提到网络空间主权之类的概念,但没有哪个国家将网络空间主权所包含的要素如此清晰地阐述出来,因为界定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难题。这也成为我国《战略》的一大亮点。

明确提出将积极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改革。互联网起源于美国,互联网协议地址、根服务器和域名等关键资源的管理工作多年来都由受美国主导的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负责,难免有所偏颇。

《战略》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国际化改革,使其成为真正具有独立性的国际机构,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战略文件中对国际社会近年来炒得沸沸扬扬的ICANN改革话题做出明确表态。实际上,我国已在多个场合表示过,可在联合国框架下另行建立一个各方参与的论坛或平台,以集中讨论互联网治理的相关问题,这与《战略》中提到的“推进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机制改革,促进论坛在互联网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有异曲同工之意,是《战略》的又一大亮点。

首次将保护隐私权等公民合法权益提升至战略高度。《战略》还有一个创举,就是将保护隐私权等公民合法权益列为一大战略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举措。

《战略》提到,支持联合国大会及人权理事会有关隐私权保护问题的讨论,推动各国采取措施制止利用网络侵害个人隐私的行为,并就尊重和保护网络空间个人隐私的实践和做法进行交流。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近些年出现很多网络安全威胁,如网络诈骗、信息泄露、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等,严重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了许多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战略》将公民合法权益与主权安全、构建国际规则体系、促进互联网公平治理等,共同列入目标任务,充分凸显了我国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下力气对公民合法权益加以保护的决心。

《战略》影响意义深远

体现国家网络外交态度。网络空间是个新兴领域,国际社会对其本质属性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各不相同,例如,美国在2011年《网络空间国际战略》中提出建立一个“开放”“互操作”“安全”“可靠”的网络空间,英国在《网络安全战略》中提出要保持网络空间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日本在 2015年新版《网络安全战略》中提出“自由”“公正”“安全”。我国则提出了“和平”“主权”“共治”“普惠”的八字原则,凸显了我国网络外交的立场,为今后的外交工作指明了方向。

划清涉及国家利益的红线。《战略》虽然没有对国家在网络空间的重大利益方面单辟章节进行界定和阐述,但对一些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的内容划出了一道红线。

如主权方面,《战略》明确提出,我国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借网络干涉别国内政,主张各国有权利和责任维护本国网络安全,通过国家法律和政策保障各方在网络空间的正当合法权益。同时,针对近年来各国不断加大在网络空间的军事部署,建立和增设网络部队,研发网络武器和新型对抗技术的形势,《战略》提出要遵循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发挥军队在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的重要作用,加快网络空间力量建设。这些表述既为相关部门的网络安全保障工作设定了清晰的目标,又体现出我国在网络空间国际博弈中必须坚守的底线。

有力回应国际社会质疑。目前,网络空间存在很多基础性和理论性问题的“真空”地带,导致国际社会在逻辑推理和表述行文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引发“口水仗”。

比如,近年来,我国屡遭一些国家的质疑,被指开展黑客攻击,但实际上,国际社会对于什么是网络及黑客攻击、如何判定这类攻击等根本没有形成一致的理解,我国本身也是网络攻击的受害者。

对此,《战略》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表态,即“中国反对任何形式的黑客攻击,不论何种黑客攻击,都是违法犯罪行为,均应根据法律和相关国际公约予以打击。黑客攻击通常具有跨国性、溯源难等特点,中国主张各国通过建设性协商合作,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直接回应了国际社会的质疑和关切。

                                                                   (作者:张莉,原载于《保密工作》2017年第5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