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化工学院师生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黑科技”赛道获得“星系”级奖项

发布者:化学与化工学院发布时间:2023-11-02浏览次数:578

   近日,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落下帷幕。“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本届“挑战杯”竞赛吸引到全国2000多所高校、40余万作品、250多万学生参赛;我院学子在决赛中奋勇争先、为院争光,“荧辉载途”:新型长余辉蓄能发光自清洁涂料的研发与利用项目获得国家级特等奖(星系级)。


 图1团队照片

   项目名称:“荧辉载途”:新型长余辉蓄能发光自清洁涂料的研发与利用

   项目成员:许浩、张程翔、邓春芳、万珍玉、李东霖、杨雪、王江芹

   指导教师:杨万亮、吴攀、黎应飞

    项目简介:我国公路隧道长达2000万米,隧道照明负荷不小于60kW/km。在“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的背景下,照明节能成为了当前公路隧道的焦点问题。我们开发了一款新型长余辉蓄能发光自清洁涂料辅助隧道照明,可以节约大量的照明用电以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


图2 蓄能发光和光催化自清洁的原理

图3 产品在隧道中涂刷前后对比



   指导老师简介

   杨万亮,博士,贵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学术带头人,北京大学访问学者,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一直从事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以及应用在能源转化和环境治理的研究工作。近年承担化工专业本科学生课程教学3门,指导在读研究生15名;受聘为中国化工学会专家库专家,贵州省科技厅专家库专家,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评审专家库专家,贵州省“产业技术创新副总”,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双创青年导师团秘书长;长期致力于材料化工领域的科研和高等教育工作,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及产学研合作项目13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3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其中授权6项。以第一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荣获“互联网+”国赛铜奖1项、“挑战杯”大赛国赛特等奖一项,贵州省省赛一等奖3项以及全国“创新、创意及创业”(三创赛)挑战赛国赛特等奖1项;荣获全国“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国赛最佳指导老师奖;


   团队负责人

   许浩,本科毕业于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现为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硕士一年级学生。在学院的大力培养下,积极参与各类学术竞赛,在本次挑战杯黑科技赛道中带队获得国家级特等奖,还获得过挑战杯主赛道省级一等奖,“互联网➕”大赛进入到全国决赛,在化工设计竞赛中带队获得西南赛区二等奖等诸多竞赛奖项。在学习科研方面,本科期间每年度都获得学校奖学金,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在本科期间发表论文一篇,并以381分的初试成绩考入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除此以外具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在红十字会,院学生会,院团委均有担任学生干部,积极工作,热心帮助同学。

   

   团队成员:张程翔、邓春芳、万珍玉、李东霖、杨雪、王江芹

   获奖感言:非常荣幸能够参与这次挑战杯赛事,非常开心在我们团队全体齐心协力,不懈的努力奋斗下获得了国家级特等奖的殊荣,感谢杨万亮老师、吴攀老师、黎应飞老师的尽心指导与提供的帮助,也非常感谢学院以及学校提供的平台,没有几位老师,以及学校、学院的平台我们就无法投身于自己热爱的科研事业,在化学与化工学院双创团队的引领下我们将成果转化为实业,学校、学院领导给我们提供了各项政策支持,为帮助我们与企业洽谈合作搭建平台,给我们提供创业指导,没有学校、学院的大力支持我们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往后我们团队会更加努力,担负起新时代青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为我大美中华的创新创业事业贡献绵薄之力,也诚心的祝愿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以后的科研竞赛越赛越高。



图文:杨万亮

一审:任雪莹

二审:方芳

三审:杨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