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坚实土地,仰望星辰万里 ——记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陈卓教授

来源:校友会  作者:  编辑:贵州大学校友网  日期:2020-03-30  点击率:10  [我要打印]  [关闭]

人物简介

陈卓,博士,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大学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岗位科学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优秀科技青年人才,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植物免疫诱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生物入侵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青年委员会委员;担任 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Evolutionary Bioinformatics 杂志专刊助理编辑,《激光生物学报》、《现代农药》编委,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NanoscalPlant DiseaseBiocontrol3Biotech、植物病理学报等国际和国内期刊审稿人;近十年来,从事茶树、水稻、蔬菜等作物病害发生流行机制、新农药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病虫害生态调控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其中 SCI收录论文 50 余篇,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著作 3 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宝钢教育奖;获贵州大学优秀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贵州大学第三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荣誉称号。

采访完陈卓教授,已经晚上11点。走出实验室,天空飘着细雨,也没有觉得不适,才反应过来,原来实验室没有暖气,回头望了望,精细化工楼每一层的灯仍在黑夜中散发着白色的光芒,脑中再次浮现采访结束后陈卓教授投入研究的坚实背影。“实在是抱歉,之前一直出差,今天刚回到实验室,明天要去南京出差,大后天要去茶园余庆指导农民们做一次防治培训,年末了实在有些忙碌。”陈卓教授为一直没有时间接受采访感到抱歉,连连说了几个不好意思。

顶天立地”做科研

1977年,陈卓教授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那是一个物质相当匮乏的年代。农民们兢兢业业地耕种,做着最苦最累的工作,剩下的就是看天吃饭。技术和知识的落后,带来却是产量没法保障。农民们挑着所剩不多的农产品,到城里贩卖,收入微薄。“那时候就想改变这种生产模式,渴望农业可以做得轻松一点,让农民卖出更多更好的农产品,收入更多,日子过得更好一些。”
       
1996年起,陈卓在贵阳医学院儿科医学专业度过五年大学时光。毕业后,他考取了贵阳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医生只能帮助病人这个群体,植物保护事业却能让更多的人受益,更多的人吃得健康、吃得营养,远离疾病”。正因为这个念头,2006年,他考入贵州大学农药学博士研究生。从此,植物保护成了他人生崭新的方向。九年过去,陈卓教授现在42岁,作为贵州大学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学科带头人,他既是实验室里研究病害的研究科研人员和教师,也是生产一线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人员。
       
攻读农药学专业博士期间,陈卓教授的导师是宋宝安院士。“宋老师常常告诫我们,做科研工作就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聚焦国际前沿,了解国际最新的前沿动态,要广泛学习当今农业和生命科学领域以及交叉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并与自己的专业结合,不断凝练科研和课题的研究方向,总结、提升和完善自身学术水平,在科研上寻求原创性的突破。要更多地思考原创性、颠覆性、突破性的理论和技术对生产的帮助和推动。‘立地’就是说我们要和生产结合,要深入田间地头,发现生产中的难题、急需解决的问题,要用最新的理论、原理、技术、方法和产品,通过综合性的绿色方案进行解决。”“顶天立地”,从此深植于陈卓教授内心。

       
而让陈卓教授将自己生命毅然决然和土地绑在一起的最主要的原因,他说是责任感。“读书的目的,就是怎么样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转化到生产中。我们做的东西是不是和国家需求结合?”那是一个青年教师的逻辑,也是至今,陈卓教授坚持的问题导向型思维。他认为,恰恰是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支配他的生活,找到人生的意义。在实验室内,陈卓教授介绍近年来团队在宋宝安院士指导下开展的研究工作。茶产业是贵州重点发展的五张名片之一,目前,贵州种茶面积达
700万亩,位居全国第一。2017年,贵州绿茶成为农业部唯一一个省级地理标志性产品。
       
如何利用贵州生物多样性原理,通过以草抑草,成为了降低茶园化学农药施用,保障茶叶品质的重要课题。为此,陈卓教授针对茶园禁用草甘膦等化学除草剂等问题,从几十种绿肥品种中筛选出白三叶等品种,用于幼龄茶园的杂草控制,并在石阡龙塘、凤冈田坝等地建立示范基地,进行田间示范培训。由于受倒春寒等极端天气的影响,贵州茶树叶部病害发生偏重,严重影响贵州茶叶产量和品质。为此,陈卓教授带领植物保护学科的学生广泛采集病害样品,进行病害病原分离鉴定,筛选生物农药品种,研究病害田间防治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推广往往是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同时,他们还发现并命名了贵州多个茶树叶斑病的病原,阐明了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初步探明了致病与茶树寄主抗病分子机制,在
Genbank登陆了一批基因,绘制了两个病原的精细基因组图谱,他们还将这些工作发表在国际知名刊物—PlantDiseasePhytopathology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等刊物上。
         
稻花香里说丰年

       
贵州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稻田面积在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比例最小,而且多是梯田,土地碎片化严重,光合和积温均不足,水稻产量比四川、江苏等单季稻的稻区都要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强。近年来,随着回乡创业的农民逐渐增多,同时,农业农村部提出了要对农田耕地高效利用的政策,贵州省制定了乌江河流域禁渔和保护乌江河流域生态的法律法规,贵州水产品需求的缺口会逐渐加大,陈卓教授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利用稻田进行“一田两用”和“一水两用”,既能提高水稻产值,通过养殖动物增加稻田产值,还能保护生态,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为此,团队在贵州稻区开展了蜜源植物和诱集植物的植物系统构建,稻田复合种养的动物筛选,稻田动物控虫减害、有机肥化肥替代的研究。

       
研发一项新技术以后,农民能否接受它,怎么破除旧有的观念也是陈卓教授认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陈卓教授还记得,在平塘县大塘镇推广高效水稻种植技术的景象。“去了发现,他们种植的水稻,没有间距,宽一个,窄一个,我问他们这是什么品种,他们不了解。”贫困将农民世世代代捆绑在一处土地上,信息海量的时代,日新月异的技术并没有普照到这里,农民唯一的种植方法就是靠口耳相传。为了让大塘镇的农民接受新技术,陈卓教授和团队给大塘镇胜安村协商,将掌奤组一百多亩土地交给团队,他和学生亲自示范给农民看,他深信,只要他种得好,农民便会信任他。

规范种植,宽窄行精确计算,使用富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肥料,通过蛙粪的粪肥替代化肥,稻田养殖动物控制害虫等。一年过后,稻谷产量翻了一番。“本来与贵州卓豪农业公司协商,用皮卡车回收掌奤组村民的稻米,后来统计下来,掌奤组村民每家都丰收,要一个大卡车才够回收。在保障生活所需的情况下一个村还多卖出六万四千多斤,一家多得几千块钱。”贵州大学平塘县大塘镇脱贫攻坚指挥部前线工作队联络员徐进告诉记者。

        “
守护茶山、守护稻田,让茶山绿、稻花香,是贵大植保人应尽的义务。”因此,选择将自己的人生书写在贵州的乡村大地上,对于陈卓教授来说,是义不容辞的事情。但农田和茶山里的日子,在陈卓教授眼里早已不只是工作,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去到一个乡镇,他总是先组建一个微信群,和农民建立起及时沟通的渠道。“有什么事就会发消息问我,每到作物生长的关键时间点,就问我要不要过来看一下,而到时间点他们没问,你也会觉得少了点什么。就这么产生了感情。”种稻听蛙,行走在田埂之间的陈卓教授俨然已活成了这片土地上的“稼轩先生”了。

         
人间至味是清欢

       
走进实验室时,陈卓教授正在用电脑看一篇国际同行最新发表的一篇论文。“现在互联网很发达,每天都有新的研究、新的发现。新的仪器、设备、技术、方法也会改变我们对原有知识的认知。”对于陈卓教授来说,创新让人充满了兴奋感。提高效率和做好规划是陈卓一直奉行的人生信条。高效率就是精确计量和绝不拖延。这一点,陈卓的博士生李冬雪深有体会。“陈卓老师会根据我们的接受能力给我们设定时间,让我们按时完成。”李东雪说。久而久之,她做其他事时也会自动在心里设定一个时间。定时,让她变得更加专注和高效了。“我的电脑里有一个工作计划的日程表和一个备忘录。”陈卓教授滑动鼠标翻看着,笑称这是科研做久了会有的一个习惯。一项研究或一个实验要着手做时,基本可确定要花费的时间。这样高效利用时间,让陈卓教授获益匪浅。大学五年的本科教育,陈卓教授养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基于此,运动是他每天的必修课。“现在腰不好了,只能跑跑步,游游泳,年轻的时候篮球足球什么都接触。”一天工作结束,陈卓教授喜欢绕着操场跑个几十分钟,再到花溪河游泳。谈到这点,陈卓教授脸上自然浮现出对往事的神往来。“那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有个饭钵,先到水房洗干净,用来打饭吃,吃完再回到水房,洗干净再装满水。”端着装满水的饭钵,和球友们直奔篮球场,打得晚了,一伙年轻人就冲进水房,直接冷水冲凉。

        90
年代末
20世纪初,信息更新的速度远没有现在快,获取信息的渠道远没有现在丰富,除了运动,陈卓教授最爱的“娱乐”活动便是栖身于图书馆。“广泛阅读,自然科学和人文知识都会涉猎,中外的长短篇小说也都看了个遍。”对于陈卓教授来说,他的旅行就是去田间调查,即使在休息时,他也会想着科研。陈卓教授说,他从不看电视,更不浏览娱乐性的网页。陈卓教授的生活似乎就是由实验室、教室、田间三个地方组成。在多数的世人看来,生活中只有一件事情。而不去体验其他的东西,难免会有遗憾。陈卓教授却并不以为。于是,学习、科研、运动和阅读构成了陈卓教授简单的生活——简单,却又至味清欢。
       
陈卓教授,今年
42岁,梳着精神的板寸头,戴着黑框眼镜,穿着白色大褂,恍然间也看不出具体年龄。看着他忙碌的背影,仿佛听见他说“科研滋养着我啊。”是了,其实对于人生这件事,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便足矣。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