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遇见王阳明|贵州省委宣传部与中国国家地理联合出品《阳明·问道十二境》发行

发布时间: 2024-10-26 浏览次数: 10

贵州省委宣传部与中国国家地理联合出品:《阳明·问道十二境》诗画再现五百年

    1025日,新书《阳明·问道十二境》发布会在贵阳市东山阳明祠举行。这本书着重解读王阳明与贵州的关系,阳明文化对于贵州、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深远影响。

    发布会以在贵州,遇见王阳明为主题,邀请参与本书创作的国内顶尖阳明学专家学者、贵州文化名人、国内知名作家、出版方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代表,以不同视角深入解读贵州与阳明之间的关系,全面展现《阳明·问道十二境》一书的灵感来源、文化内涵、发展路径以及现代意义。

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陈本荣

《贵州文库》专家组组长、总纂,贵州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顾久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董平

贵州京剧院副院长、历史京剧《阳明悟道》主演、梅花奖及白玉兰奖获得者冯冠博

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陆永胜

著名作家张佳玮

《阳明·问道十二境》主编范烨

    据了解,新书《阳明·问道十二境》共分为走近王阳明”“问道十二境”“四海有王门三个部分。在深刻阐述阳明文化等内容的同时,书中近200张精美的插图让广大读者能更生动立体地走进王阳明,触摸贵州山川人文脉络。

    500多年前,王阳明在被贬贵州期间龙场悟道,成为中国儒学一大高峰心学的起点,创立龙冈书院,开贵州书院讲学之风,并传道贵阳文明书院,始论知行合一。贵州曾组织阳明文化研究专家、文旅规划专业人士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提炼出阳明·问道十二境文化符号,形成了经典游学线路。

记者 邵小芮 吴雷

编辑 吴雷 责编 陆勇 编审 王玺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动静” 2024-10-25


在贵州·遇见王阳明|诗画再现贵州人文山水与阳明文化的融合—— 巜阳明·问道十二境》发行

    10月25日下午,随着“在贵州·遇见王阳明”——《阳明·问道十二境》原创图书发布会在贵阳市阳明祠举行,国内首部将阳明心学与人文地理、省域文旅结合的图书《阳明·问道十二境》正式发行。

  据悉,图书《阳明·问道十二境》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与中国国家地理联合出品,邀请了国内顶尖阳明学专家学者、贵州文化名人、国内知名作家深度参与创作,从大众视角出发,将学术专业性与文旅实用性深度结合,系统解读“阳明·问道十二境”,从而深入阐述贵州对阳明心学诞生的影响、阳明文化的重大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贵州人文山水的深厚底蕴。

  贵州是阳明心学的诞生地。500多年前,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被贬后谪居贵州。在贵州的近三年时间里,王阳明“龙场悟道”,传道贵阳文明书院,始论“知行合一”,开创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阳明心学,对贵州、中国、东南亚乃至欧美皆产生了重要影响。阳明文化既是贵州的宝贵文化资源,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资源。

  近年来,贵州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工程”。图书《阳明·问道十二境》正是深入推进实施阳明文化转化运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贵州人文山水与阳明文化两大IP深度融合的产物。

  全书分为“走近王阳明”“问道十二境”“四海有王门”三大部分,将学术和文旅有机结合,一方面以贴近当代受众的表达方式解读王阳明与贵州的相互影响,以文塑旅,激发阳明心学爱好者对于贵州山水人文的兴趣;一方面以“阳明·问道十二境”为基础综合呈现贵州历史文化遗产风貌,以旅彰文,让喜欢贵州的人了解王阳明其人其事以及他与贵州的深刻关联。

  随着阳明心学日益成为学界研究和大众传播的热点,王阳明在绝境中基于长期的思考与行动实现人生转折的传奇历程,以及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思想理念,都为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困惑,提供参考与情绪价值。

  2020年,根据王阳明在贵州居住期间的生活、悟道以及讲学的行动轨迹,贵州发布了“阳明·问道十二境”文化符号及经典游学路线,囊括贵阳、毕节、黔东南、黔南等地的多处自然、人文胜迹,分别为:龙场悟道、兴隆书壁、平越思隐、古道心旅、陆广晓发、水西论象、龙冈开讲、贵阳传道、南庵答和、南祠咏怀、东山遗韵、镇远留书“十二境”。图书《阳明·问道十二境》正是以诗意的方式呈现这条经典游学路线中每一处地点的独特韵味,通过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叙述,带领读者走进王阳明在贵州的传奇岁月,感受那段历史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智慧。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曹雯 黄若佩 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旷光彪 吴蔚 视频 吴蔚

编辑 徐然 二审 赵昆 杨韬 三审 覃淋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天眼”新闻 2024-10-26


聚合两大热门IP!诗画再现五百年《阳明·问道十二境》新书发行

《阳明·问道十二境》

    在贵州山水中感悟心学的诞生!1025日,国内首部将阳明心学与人文地理、省域文旅结合的图书《阳明·问道十二境》在贵阳正式发行。

《阳明·问道十二境》

    《阳明·问道十二境》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与中国国家地理联合出品,邀请国内顶尖阳明学专家学者、贵州文化名人、国内知名作家深度参与创作,从大众视角出发,将学术专业性与文旅实用性深度结合,系统解读阳明·问道十二境,深入阐述贵州对阳明心学诞生的影响、阳明文化的重大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贵州人文山水的深厚底蕴。

    贵州是阳明心学的诞生地。《阳明·问道十二境》原创图书的推出,旨在深入推进实施阳明文化转化运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贵州人文山水与阳明文化两大IP深度融合。以书为媒、以图为案,通过阅读之旅丈量历史的光阴,感受王阳明悟道传道的心路历程,触摸贵州文化发展脉络中的关键节点,探寻多彩贵州这片土地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脉络。

《阳明·问道十二境》

    《阳明·问道十二境》分为走近王阳明”“问道十二境”“四海有王门三个部分。将学术和文旅有机结合,以贴近当代受众的表达方式解读王阳明与贵州的相互影响,激发阳明心学爱好者对于贵州山水人文的兴趣;以阳明·问道十二境为基础综合呈现贵州历史文化遗产风貌,让喜欢贵州的人了解王阳明其人其事以及他与贵州的深刻关联。

地道风物总编辑、《阳明·问道十二境》主编范烨

    “这是一本兼顾阳明心学粉丝以及文旅爱好者的具有市场影响力的贵州阳明文化书籍。地道风物总编辑、《阳明·问道十二境》主编范烨介绍,《阳明·问道十二境》文图并重,兼具文化传播与在地视野。出版团队组织摄影师多次赴实地调研拍摄,忠实展现阳明·问道十二境的风貌;并辅以专业美观的地图、人物形象、图表等信息可视化元素呈现贵州的阳明文化。

阳明·问道十二境展示

    新书发布会上,《贵州文库》专家组组长、总纂,贵州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顾久,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董平,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陆永胜及著名作家张佳玮等,分别围绕《王阳明与贵州如何互相成就》《阳明心学的时代价值》《明代心学社会化进路的当代启示》《在贵州,遇见简易自在的王阳明》等作主旨发言。贵州京剧院副院长、梅花奖及白玉兰奖获得者冯冠博现场展演历史京剧《阳明悟道》片段。

背景链接:

    “阳明·问道十二境分别是:龙场悟道、兴隆书壁、平越思隐、古道心旅、陆广晓发、水西论象、龙冈开讲、贵阳传道、南庵答和、南祠咏怀、东山遗韵、镇远留书。是贵州省根据王阳明在贵州居住期间的生活、悟道以及讲学的行动轨迹发布的文化符号及经典游学路线,囊括了贵阳、毕节、黔东南、黔南四地的多处自然、人文胜迹。

记者 周香馨 黄梓仓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胡涛 编排 时小千 编审 王玺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动静” 2024-10-25


在贵州·遇见王阳明|文化学者顾久:贵州与王阳明的互相成就

    “很多人都问过我,为什么王阳明能够在贵州悟道?文化学者、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贵州省文史馆原馆长顾久认为原因有三,分别是仕途的中断”“长期的孤寂良知的对比 

    1025日下午,在贵州·遇见王阳明”——《阳明·问道十二境》原创图书发布会上,顾久就王阳明与贵州如何互相成就这一话题作主旨发言。

    顾久说,试想如果王阳明上书得到了皇帝的肯定,将主要精力放在仕途上,也许永远不会有悟道的王阳明。因此顾久认为,历史已多次证明看似厄运却能成就伟大的思想家。

龙冈开讲。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供图

    “此外,在贵州,王阳明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孤寂中,对生命彻底地思考。顾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王阳明起初是痛苦迷茫的,因为庙堂上诸君与身边普通百姓的良知冲动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供图

    在贵州,身边的这些老百姓看似没什么文化,语言不通、大字不识、跟孔孟之道八竿子也打不着,但是他们看见王阳明要盖房子,会伸手来帮助他,这家送一把草、那家送一点柴。为什么不读书的人有良知?为什么有的人读了这么多书的人会没良知?顾久表示,在不断地追问中,王阳明悟到:良知不在书本上,良知在人的心底。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供图

    悟道后的王阳明先在龙冈书院开讲,后受贵州提学副使席书之邀,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开启传奇的传道之路。在《与贵阳书院诸生书》中,王阳明列举了23位跟随他学习的学生,留下了黔中王门。他的学生及再传学生在贵州继续建立书院,影响日益增长。这些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共同推动了贵州在明清之际七百进士、六千举人的科举成绩。 

    顾久表示王阳明在贵州的岁月,促进了地方的文化、教育乃至社会发展,这些影响绵延至今,在今天的火遍全网的BA”“村超里也能够找到阳明心学的影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曹雯 /旷光彪 视频/吴蔚

编辑 杨羽 二审 杨韬 三审 覃淋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天眼”新闻 2024-10-25


在贵州·遇见王阳明|中华孔子学会阳明学研究会会长董平:500年前王阳明留下的精神财富依旧指引着今人前行

    “‘龙场悟道是对生死的突破,于是留下了十二境的丰富内涵,展现着无穷的魅力和智慧。 

    1025日下午,在贵州·遇见王阳明”——《阳明·问道十二境》原创图书发布会上,中华孔子学会阳明学研究会会长董平就阳明心学的时代价值进行主旨演讲时表示,即使在500年后的今天,王阳明的精神和思想仍旧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只要人们愿意真诚地去理解和体会,就能与他的思想产生共鸣,成为一个精神世界、言语表达以及言语表达所展开的结果三者之间完全统一的一个完整的人。

  在董平看来,王阳明的思想是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一座高峰,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连绵不绝的山脉当中凸现出来的一座高峰,代表着中国文化数千年文明传承到他那个时候的一种汇聚、一种积淀、一种在特定历史条件之下的突然的感想。 

    “中国文化就是那般天地广大,阴阳天地、四时万物,能够改变世界地道风物、改变地理地貌的,除了自然变动,还有一种伟大的力量——人。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董平指出,过去人们对王阳明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例如说王阳明不爱读书。但事实上,王阳明是同时代,甚至整个明朝、整个中国历史以来最博学的人,除了精通四书五经之外,还精通武经七书,擅骑马射箭,是真正的文武双全。文武双全,意味着人格的健全和完整。

    “王阳明的一生完整地体现了智、仁、勇三达德合一的儒家的全人格理想,因此是最富有古典儒家精神的。董平解释道,无论是讲心即理”“知行合一,还是致良知,最后都必定落实到一点:面对事实,还原真相,心身一致,用实践活动来展现自己的本心本性,就是行为上的大中至正,就是道义上的坚持真理。王阳明的一生,实现了大家都共同具有的道德生命与价值理想,是人们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所在。 

  阳明心学的诞生,让王阳明成为中国文化连绵不绝的山脉当中凸现出来的一座高峰。而贵州,作为阳明心学的诞生地,王阳明在此期间经历了他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龙场悟道 

  为什么是贵州?对此,董平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贵州是王阳明生活上、精神上的双重炼狱。正是通过了炼狱的考验,他才战胜了心身两方面的百死千难,实现了自己生命的本质突破。 

    “在贵州,王阳明经历了一个完全的心灵蜕变过程。贵州的水土、贵州的百姓,在特定时期为阳明先生精神境界的升华、生命境界的转进提供了特定现场。董平解释道,王阳明既经历了绝粮的身体磨难,也亲身见证了死亡的生命消逝。他亲手埋葬了客死龙场的陌生人,其实也埋葬了自我,埋葬了那个眼、耳、鼻、舌、身。从此他不再有任何的自怨自艾,而只以坦荡无我之心面对这片虽有山峦阻塞却又与云天相接的辽阔世界。 

    “不管所处环境多么恶劣,始终坚持本心。阳明先生的行为,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魅力和本质精神,鼓励着我们每一个人,绽放出生命原本应有的华彩。董平谈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黄若佩 视频/吴蔚 图/旷光彪

编辑 徐然 二审 杨韬 三审 覃淋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天眼”新闻 2024-10-25


在贵州遇见王阳明 《阳明·问道十二境》发行 “做人的标准就是良知”“内心要有良知 外在要有行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义鹏

编辑 李舒涵 二审 林潇 三审 闵捷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天眼”新闻 2024-10-25 


在贵州·遇见王阳明|作家张佳玮:贵州之于王阳明,如黄州之于苏轼

    “王阳明在贵州的转变,可类比于苏轼在黄州的转变。”1025日下午,在贵州·遇见王阳明”——《阳明·问道十二境》原创图书发布会上,知名作家张佳玮就到贵州,遇见简易自在的王阳明这一话题进行主旨发言时表示,王阳明贵州之旅的最大妙处,是其简易自在。

    王阳明来贵州之前,朋友与他自己所写诗歌,曾将他比于被放逐的屈原、伍子胥,但张佳玮却认为王阳明在贵州的经历,更像苏轼之于黄州。 

    “苏轼在黄州开了东坡,从此成为苏东坡,王守仁进了阳明洞,从此成为王阳明。张佳玮解释道,之所以将二者放在一块类比,是因为苏轼在黄州创作了他人生中最好的作品,而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从一个博学的状元之子,变成了一个更简易自在的哲人,二者都在某个地方达到了一种非常达观的境界。 

    张佳玮说,当苏轼身在黄州的时候,他感觉可能再也回不了故乡四川,临江而立,看着面前奔流而过的江水,他心想:长江中的水也是由峨眉山雪水化作而来,喝一口这儿的水,就当作是回到了故乡。 

    “而当王阳明来到贵州以后,目睹一个京城前来、不知姓名、带着一子一仆的吏目,经过龙场时投宿在当地苗人家。阴雨绵绵,天色昏暗,次日三人便死在了蜈蚣坡。此情此景,令他感慨不已,于是写下铭文《瘗旅文》。张佳玮引用文中的情境描绘道,当王阳明抬头仰望天空,羁泊他乡的游子怀念故土,辨不清西和东。只有天空在哪里都一样。他乡异地,都是环抱在四海之中。达观的人四海为家,不一定非要有固定的住处。抬头看接天山峰,不辨西东,只好自求旷达。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供图

    “苏轼的江水、与王阳明的天空,在此处形成巧妙的对应。于此处,两人都达到了达观的状态。 

    张佳玮认为,从身处求道而不得法的焦虑官员,到成为一个简易自在的哲人,除了自由洒脱的秉性之外,王阳明能如此对生之艰难、死之叵测举重若轻,或许还因为他的求道之路在贵州发生了重要的转折、求道前途豁然开朗,带给了他无穷的信心和快乐。 

    “早在十七岁那年,王阳明已经怀疑过格物致知的正确性,他始终对求道之路有所疑惑。当然,这点疑惑不影响他后来中进士、论军事、出入刑部与兵部,各方面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到贵州后,境况不同了。张佳玮谈到,《明史》里说,他被谪到龙场后,身处一个山峰连天、狐狸成群、蛇大如轮、与麋鹿猿猴相伴相栖、生死悬于一线的边陲之地,身边接触的都是率真淳朴、帮他建何陋轩的当地人。 

    王阳明初到龙场时没房子住,只好先住在草庵之中,再到东峰的东洞。夷民纷纷砍伐木材,为他搭建了一座轩房。他开始种桧柏、竹子,又栽上芍药等花卉,与易书相伴,交游的人也渐渐多了,自得其乐,于是将住处取名何陋轩:这轩自然有些简陋,但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他悟到了致知当自求于心、不当求于外物,于是喟然道:道在是矣。所谓龙场悟道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供图

    “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张佳玮说,龙场悟道以后,王阳明一直在做减法,追求极简的生活和学问。在贵州的经历,让王阳明相信每个人无论学问多少,都可以教导。王阳明的教学方式与其他学者不同,他更像是在与学生对话,而不是单向传授知识。用最朴实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强调简易和自在,与当时复杂的学问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他的学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当前,大众对阳明心学兴趣渐浓,对走进王阳明也有着愈发真切的渴望。从王阳明身上,普通人又能学习到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张佳玮有自己的看法:王阳明的人生终结时刻,也体现了他的简易和自在。当他的学生问他遗言时,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张佳玮认为,王阳明不是一个神或圣人,他是一个真正的人,他的达观、简易、自在和对人心天理的信仰,都源自他在贵州的天空下的经历。他自己将知行合一,执行到了生命最后。追随着先生的脚步去到达,本身就是一种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黄若佩 视频/吴蔚 图/旷光彪

编辑 徐微微 二审 杨韬 三审 覃淋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天眼”新闻 2024-10-25


贵州·遇见王阳明|地道风物总编范烨:用大众喜爱的方式打开阳明·问道十二境

    1025日下午,在贵州·遇见王阳明”——《阳明·问道十二境》原创图书发布会在贵阳市阳明祠举行。该书的主编、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总编COO范烨现场带来了这本原创图书的新鲜介绍与核心看点。 

    范烨表示,《阳明·问道十二境》是国内首部将王阳明与贵州两大热门IP关联并深入解读的书,她希望以书为媒建立起读者对王阳明和贵州关联的积极认知,用大众喜爱的方式打开阳明·问道十二境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总编COO范烨

    “我们的目标读者一类是喜欢王阳明的人,一类是喜欢贵州的人。范烨说,希望《阳明·问道十二境》让对王阳明感兴趣的人喜欢上贵州,让喜欢贵州的人深入体验阳明文化。对于前者而言,图书提供了一条有据可依的寻迹路线,一条中国人的哲学小路;对于后者来说,这又是一条另辟蹊径的贵州人文旅行路线。 

    为了兼具图书的学术性与传播性,去年8月,地道风物在贵州开启了一次阳明文化风物之旅,与诸多国内研究阳明心学的专家学者一起考察了王阳明的贵州行迹与其背后的文化底蕴。范烨表示,在与学者们的深入交流中,我们了解到王阳明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以及贵州对他的思想转变有什么重要影响,形成了图书创作的初步想法。 

    在行走的过程中,范烨与地道风物团队发现,阳明心学的诞生与贵州的通道价值密切相关,阳明·问道十二境分布的路线基本上是沿着湘滇黔古驿道行进的,背后是贵州在明代的卫所建设。这种通道价值与贵州建省密切相关,与贵州在中国西南的重要战略位置密切相连。因此,本书的创作基于一个地理视角,回答王阳明为什么能够沿着这些路进入贵州,通过在路上的见闻迎来思想升华的关键时刻。范烨说。

    而另一方面,王阳明在贵州的所到之处,大部分都是民族聚集区。多元的民族文化是贵州文化另一大特色,王阳明在此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的生活朝气与老百姓淳朴内心的善意。范烨认为,这对阳明心学的诞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基于以上探究,范烨和地道风物团队形成了图书的两大核心看点。一是将王阳明与中国思想史上至关重要的两年进行更细致生动的呈现;二是深入记载贵州历史文脉目的地,系统呈现贵州人文山水的魅力。多维度说明为什么贵州能够成就阳明心学,以及王阳明对贵州的深远影响。 

    “面对绝境、面对生死、面对自我,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思考。范烨希望读者通过本书来贵州,走近一个简易自在的王阳明。她表示,很有幸,通过这本书深入了王阳明的精神世界,也深入了贵州人的精神世界。

    据悉,有11位学者作为专家顾问为本书提供学术支持,在此基础上地道风物团队通过深入历史现场的方式进行内容产出,强调在地性,注重视觉表达。全书200多张插图,从地理视角开展,带领读者穿越时空回到历史现场。阳明·问道十二境作为图书的主体部分,每一境都设置了两篇文章,一篇立足于哲学层面讲述王阳明的思想变化,一篇则关注山水风物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同时设计了很多文旅指南,形成了本书的人文看点与景观看点。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曹雯 /旷光彪 视频/吴蔚

编辑 刘娟 二审 杨韬 三审 覃淋

 

一审:王凤梅 二审:何茂莉 三审:张清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