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再杰研究员主讲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学术讲座 贵州大学郭晓林研究员主持

发布时间: 2023-12-10 浏览次数: 26

    20231210日,贵州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再杰研究员主讲孔学堂第1010场传统文化公益学术讲座。本次讲座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双碳’目标的思考”为题,贵州大学出版社副社长、贵州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暨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员郭晓林博士担任学术主持。

    本次讲座从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与逻辑、背景与形势、环节与领域、思路与建议四个方面,系统阐述并回答生态文明是什么、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怎么看生态文明建设、怎么办等问题。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二十大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要求“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建设生态文明,是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对于如何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和逻辑,起码应该从三个方面看:要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而切实把握“双碳”目标的演进与要求,从而进一步认识“双碳”工作的机理与规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发展观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是对当代世界和中国环境形势与生态发展的深刻洞察。要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过程、主要内容、核心意义等来深刻把握和领会,才能把握为什么要提出碳中和与碳达峰“双碳目标”和工作实际,才能站在国际国内两个角度理解“双碳目标”的历史演进和具体要求,从而准确认识其机理和规律。

    看待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和形势,应该有三个维度:发达经济体理论探索与制度实践、国际社会“双碳”行动的深刻背景、我国国情与民族复兴的必然抉择。“双碳目标”绝不是临时动议,“双碳行动”也不是西方要我们干什么,而是我们自己要干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思考人类将往何处去的问题时,振聋发聩地提出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双碳目标和行动,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是必然选择,是历史宿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生态文明建设的环节和领域,涉及如何把握双碳行动。对此,要基于三个视角:发展策略、重点行业、关键环节。就发展策略而言,从国际层面来看是积极摆脱美西政治绑架,改善传统路径依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行动的具体举措。从国内层面来看是基于民族未来的长远考量、系统谋划、科技创新、升级转型、制度跟进、文明复兴的必然行动;就重点行业而言,要从产业链上的循环低碳、价值链上的科技创新、行业领域上的融合发展、发展方式上的绿色转型、生活方式上的低碳消费构建现代化的双碳产业体系,实现共生共荣。就关键环节而言,要在碳定价、碳核算、碳责任等工作中系统展开。

    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路和建议以及如何实施碳达峰和碳中和,要加快技术研发应用,加强宏观政策调控,深度推动国际合作,切实推进地区实践,引导个人积极作为。特别是对于个人作为的问题,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把握大局大势,顺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要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商业契机,策划前沿项目,逐步实施积累,推动社会进步。要做好人生职业规划,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学会减法生活。

     讲座既有理论上的系统梳理,又有具体工作中的案例印证,语言生动活泼,讲解深入浅出,赢得了现场听众的阵阵掌声。听众纷纷就“双碳目标”与贵州发展实际、减法生活与激励消费、社会学研究如何就贵州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新的理论发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张再杰研究员耐心回答,妙语连珠。现场分为热烈活泼,激发了广大市民的强烈共鸣。

    主讲人张再杰研究员,贵州绿色发展战略高端智库暨贵州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贵州黔兴高校智库联盟秘书处负责人。国家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政策研究项目特聘专家、贵州省双碳专家库成员、省政府特色田园乡村振兴经济组专家、省直机关单位理论中心组学习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解读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共中央党校科研项目、中共贵州省委重大问题调研课题、中共贵州省委改革重大课题评审专家。

    曾于基层区县和省直机关工作多年,近五年来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权威报刊上发文100余篇,出版专著3部。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项、主持一般项目2项,主持省委重大课题5项、省领导点题和重点攻关项目20余项,主持中央有关部委、省、市州、县各级委托课题120余项。获贵州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国家民委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省委改革重大课题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肯定批示60余项、进入高层内参80余项、进入市州县决策100余项。系党中央、国务院表彰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共贵州省委表彰的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

    主持人郭晓林,贵州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伦理学专业负责人。曾就读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社科院哲学所访问学者。现任贵州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经理)、贵州省中国共产党人心学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端智库副主任、贵州大学-孔学堂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理事。

 

文:郭晓林 贵阳孔学堂 图:帅汀 贵阳孔学堂

一审:王胜军 二审:何茂莉 三审:张清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