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历史系建系80周年纪念庆典活动启动、张振珮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暨中国传统史学理论与新时代史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1-12-07 浏览次数: 343

    时值贵州大学建校120周年之期,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历史系建系80周年之际,欣逢历史系杰出教授张振珮先生诞辰 110 周年之时,我们特举办“张振珮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暨中国传统史学理论与新时代史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借机启动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历史系建系80周年系列纪念庆典活动。会议由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主办,贵州大学东方思想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贵州大学清代学术研究中心、贵州大学清水江学研究中心承办。

    张振珮(1911-1988)先生,字玄默,人称文正公,晚号守拙斋主人。安徽滁州人,先世江苏武进。1930年考入安徽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师从姚仲实、罗根泽、周予同等著名学者。1934年毕业后,先后执教于新疆学院、新疆女子学院、贵阳师范学院(今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大学等学府,尤其在贵州大学历史系从教时间最长,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桃李天下,建树颇多。

    先生就读于安徽大学时,曾应硕儒陈东原先生之邀,参与安徽先贤教科书的编纂,分撰管仲、朱熹等十余人的传记,以专题论文形式相继刊发于颇享盛名之《学风》杂志,并结集为专书出版。其中之《管仲传》,时人誉为压卷之作。年仅廿一岁,即在《学风》杂志刊发《李义山评传》,洋洋十万言,连续四期载毕,是为最早以现代传记全面评述李商隐生平创作之专著,至今仍受海内外学人推重,美国学者刘若愚征引尤多,可与一时大家名流之作并肩媲美。后有《成吉思汗评传》《岳飞》《左宗棠》《张博望》等著述问世,皆为现代学术之力作。

    先生晚年致力于史学史研究,深感欲撰成熟之中国史学史专著,必先致力于基础研究,乃取唐代史家刘知几《史通》为之笺注。自先生之《笺注》出,《史通》精义由此阐发殆尽,士林咸推为古代史学领域之重大建树,誉为权威传世之作,有功于古人甚巨。教育部组织专业委员会专家慎重讨论,更指定为历史专业本科以上学生必读之书。

    先生之学,与时俱进,熔铸中西,条贯古今。旧学邃密,日日商量浸淫而无间;新知深沉,时时涵养垦辟而未断。

    诚邀关心中国传统史学理论与新时代史学研究及与张振珮先生和贵州大学历史系有深厚交谊之同仁拨冗莅临本次会议,就大会主题发表洞见,交流心得,并缅怀先贤,共创未来。

    一、会议主题

    会议主题为“中国传统史学理论与新时代史学研究”。论文参考选题如下:

    1.张振珮先生的史学思想研究

    2.张振珮先生的人物传记研究

    3.张振珮先生《史通笺注》研究

    4.张振珮先生与清代学术研究

    5.相关张振珮先生纪念性回忆文章

    6.历史与民族文献学研究

    7.边疆民族史研究

    8.其他相关中国传统史学理论与新时代史学研究

    二、会议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202218日全天,包括报到、举行会议和离会。

    会议地点:贵州大学东校区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一楼大会议厅。

    三、会议规模

    参会人数拟定 50 人左右。限于疫情防控等相关因素,最终参会人数和形式将视具体情况而定。

    四、会议费用

    会议不收取会务费。主办方提供会议期间的餐饮和会议资料。交通费、住宿费自理。

    五、论文与回执要求

    1.论文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符合会议主题,主旨明确,未曾公开发表,篇幅 1 万字左右。

    2.会议采取以文会友的方式,旨在学术交流。请参会学者将拟参会回执(见附件)与论文全文于20211231日前提交至邮箱luanchengbin@126.com

    六、会务组联系方式

    1.张明 15286018501

    2.黄诚 13027828166

    3.马国君 15185126231

    4.罗正副 15285028575

    5.栾成斌 15329308440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

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

东方思想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贵州大学清代学术研究中心

贵州大学清水江学研究中心 

2021121

 

    附件:

    会议回执 

    【温馨提示】请于20211231日前将填写好的此回执(附件名称:姓名+回执)发送到:luanchengbin@126.com

 

  

 

性别

 

职称/学位

 

工作单位

 

邮编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E-mail

 

论文题目

 

论文摘要

 

备注

 









原载: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网站2021-12-06

信息收集与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