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孔子学会2021年年会综述

发布时间: 2021-10-26 浏览次数: 615

    2021年10月9日10日,中华孔子学会于贵阳孔学堂召开2021年年会暨“中国心学的现代转型”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中华孔子学会、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中华孔子学会陆九渊研究会主办。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等7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大会。

  在109日上午的开幕式上,中华孔子学会会长、北京大学王中江教授致欢迎辞,并阐述了中国古典意义上的心灵和自我概念。指出儒家的自我概念是一个结构性的体系,儒家的心的概念是其主要支柱,故而探讨儒家的心灵概念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探讨儒家自我概念,此次会议意在现代转型视野下引导我们去建构心灵哲学的儒家版本。


  大会的主题发言精彩纷呈。十多位知名集中阐述了心学的理论渊源、现实关切和前沿动态,深刻而精彩,辽阔而厚重,极富原创性。

    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以《重释“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为题,以对新冠疫情的反思为着眼点,指出中国古代思想家不把天、地、人、物看作是外在于自我的,也不把身心看作是二元的,认为人有人性,物有物性,人性物性中有神性。

  北京大学王中江教授以《什么最值得学习和通晓:从三个文献看孔子的“学道”和“知道”》为题,通过传世文献《史记·孔子世家》、肩水金关汉简和海昏侯汉简《论语》两个新出土文献的相关记载,分梳了孔子“道”里面所包含的“学道”和“知道”两个概念。

  深圳大学王兴国教授以《孟子人性善的理论及其困境》为题,从“四端”说、“本心”论和心性存养论三根“支柱”系统叙述了孟子的性善论,并指出孟子性善论存在不自觉地陷于人性论上可能导致“二本”的二元论之困境。

  陕西师范大学丁为祥教授以《心性之学:你究竟在追求什么?》为题,梳理了以墨子、孟子和庄子为代表的儒道墨三家所构成的中国心性之学所以发生的完整谱系,指出心性之学是我们精神世界的开拓者,而我们的精神世界又是我们所面临这个世界的初发之源,此为心性之学的最大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李景林教授以《诚中形外:儒学工夫论的思想架构》为题,指出儒学以生命存在的实现为思想的进路,其所言达道,是一种身心上的体证和实践上的拥有,儒家哲学由此而有工夫与工夫论之说。儒家言工夫,包括“成己”“成物”内外两面之统一,其思想架构,可用《学》《庸》“诚中形外”的观念来提挈概括。

  复旦大学吴震教授以《何为阳明学的文化研究?》为题,指出阳明学不仅是一种有关心性理论的道德哲学,同时也是一种关乎社会秩序重建的文化理论。故而有必要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阳明学,将阳明学看作是一套“思想-文化”系统甚至是儒家心性论形态的“文化模型论”。

  浙江省社科学院钱明教授以《关于欧美阳明学研究史的研究》为题,介绍了美国伊来瑞教授的新著《王阳明之欧美传播与研究》,并顺此总结了“阳明学研究”的五种类型:一是“本来的阳明学”,二是“后人的阳明学”,三是“反对派的阳明学”,四是“意义的阳明学”,五是“东亚的阳明学”和“西方的阳明学”。

  贵州大学张新民教授以《“求仁”实践工夫的社会化开显与落实--〈罗汝芳学谱〉序》为题,指出泰州学派发展至顶峰的代表性人物罗汝芳,其“求仁”思想既重悟觉又重践履,一方面强调内证自修工夫并形成了一套心性学的义理系统,另方面也重视外在绝对主体实践而包裹了一层社会文化的形态特征。 

  西安交通大学龚建平教授《略论梁漱溟“儒家心理学”及其文化意识》和华东师范大学陈赟教授《终极无为宇宙图景中的生活意义问题--梁漱溟哲学中的宇宙与人生》二文皆围绕梁漱溟先生的哲学展开讨论。前者指出梁漱溟一辈子就似在写一本书,叫做《人心与人生》,他认为儒家的工夫论一定有其心性基础,但他的思想既不是传统儒家心学的简单重复,也非对西方思想的直接借用,而是用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以及其它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对其做了相应的改造和重构。

    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前馆长顾久先生《读圣贤书,所为何事--从历史看当代阳明学者应有的社会理想》和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徐圻先生《探索一条解答、解决社会心态问题之路--阳明心学的当代启示》二文,从不同角度探索了阳明心学对于解决当下社会问题的作用和启示,展现了当代学者对于现实的关切。


  在9日下午至10日上午,会议按主题分5组举行15场分组讨论会。主要围绕中国心学在当下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换,从心学的思想资源、各个时代心学的特点以及心学的时代价值等议题展开讨论。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组:先秦儒学中的“心性”观念及起源意义

  本组论文主要是从不同角度挖掘先秦儒学之心性思想,并以孔孟荀为中心,佐之以出土文献。

  同济大学刘强教授《孔子的仁学与心学》一文,认为孔子之仁学,本与心学不二,特别是《孟子》中所记述孔子论心的“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一句,早已为后儒埋下建构心学之种子,并认为孔子论“心”,乃有显、隐二端,显者出之以“仁”,隐者证之以“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夏世华教授《人性论视野中的孔子好恶思想》一文,认为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以喜怒哀悲之气、好恶、善不善言性,是对《论语》中孔子关于好恶的大量材料之吸收和转进,指出孔子的好恶思想构成了一种实质的人性论系统,成为《性自命出》以降形式的人性论系统的思想之源。

  暨南大学高华平教授《孔子“心学”初探》一文,认为孔子“心”学是儒家心性之学的源头,多以“凡心之属皆从心”相关的字词表示,其特点一是以“思”代“心”,凸显了“心”作为思维主体的能动本质;二是从“心”的各种具体功能和活动来看待“心”在人格修养中的作用,落实其“从心所欲,不踰矩”的“成人”的理想。

  中山大学陈乔见教授《孟子论义论:在心性中寻求普遍的道义》一文,认为孟子首创以“羞恶之心”和“心之所同然”来说明“义”的发端及其在人性中的普遍性,羞恶是反说义,表明义德与“恶恶”有关,“心之所同然”是正说义,表明“义”德与“好善”有关,“好善恶恶”是“义”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孟子性善论的重要依据。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陈正兴《荀子论心的默会维度》一文,运用默会知识论阐释荀子论“心”的默会维度以展现荀子思想中蕴含的丰富心学意蕴,他认为在荀学中,“类”是与“分”相对立统一的重要范畴,一方面“分类”正是“心”面对事物界错综复杂的现象时所作出的反应,是一种明述能力;另一方面,当不存在明确规律时,心必须发挥能动性,综合传统作出判断,这正是其默会能力的一种表现。

 

第二组:宋明理学家的“心性”思想及异同

  本组论文主要围绕陆九渊、朱熹、二程等宋代理学家的“心性”思想展开讨论,其中关于象山的文章有9篇,有数篇涉及比较研究。

  复旦大学东方朔教授《象山心学之特点及其蕴含的理论问题--以朱子“中间暗”的批评为线索》一文,从朱子对象山“两头明,中间暗”的批评入手,指出象山心学在教法上全在教人在本心上自我体证的特点,但是象山所言的单个人的“本心的决断”所包含的内容本身必定是一个在主体间待检验和可辩论的问题,并不能直接以道德真理的方式进行自我宣称,因为我们无法藉此获得确定的传达途径、清晰而具共识的共同规范以及由此而来的共同责任。

  武汉大学欧阳祯人教授《〈陆氏家制〉及其对陆象山的影响》一文,以贯彻孔子的“忠恕之道”和《大学》“三大八目”的《陆氏家制》为切入点,指出象山的家学以及父兄的影响对于象山心学以及在荆门时期建立突出政绩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

  湖北大学肖雄教授《辨志与明心:陆象山对孟子工夫论的继承与发展》一文,指出象山对孟子工夫论的承继之处在于,延续了义利之辨、存养、先立乎其大者等讲法,发展之处则表现为既有时代共性的格物穷理涵养说,更有个人特色的“发明本心”“剥明本心”“明得此理”等说法,发展出了更为简易、内向的工夫论。

  山东大学王新春教授《周敦颐的心性论构建》一文,指出在心性论构建方面,周敦颐首先关注的是性命的本然与实然,在本然层面认为人人皆直承终极大宇宙根基之诚而来,拥有纯粹至善的性命本然;实然层面则认为人因禀受气质的差异,而具有了不同人性。前者是人成就圣人的充足资源,后者的障蔽可以超越。为此,人应尊道贵德,作无欲主静和思的德性涵养修为工夫。

 

第三组:阳明心学

  本组论文主要围绕王阳明与贵州、阳明心学的当下实践与反思以及东亚阳明学展开讨论。

  贵州修文本地学者杨德俊先生《王阳明黔中亲传弟子考》一文,利用地利优势,通过多年的田野考察等动态研究,梳理考证了王阳明贵州主要弟子的生平事迹和主要思想,弥补了以往对“黔中王门”的研究不足和错讹。

  温州大学詹良水博士《王阳明“龙场悟道”考辨》和修文龙岗书院唐耀先生《修文地区阳明文化相关古迹--王阳明龙场悟道环境辨析》二文,就阳明龙场悟道的时间、地点、形式等展开考辨。前者通过阳明在龙场所作《玩易窝记》《五经臆说序》和其他诗文,还原《王阳明年谱》中所载的“龙场悟道”。得出阳明“龙场悟道”在形式上是“渐悟”而非“顿悟”,并以《五经臆说》的写定为完成标志。同时“龙场悟道”也并非单纯之静悟,阳明与龙场之民的交往互动是触发“龙场悟道”的重要动因。后者通过实地走访,对修文现存的阳明洞、玩易窝等与阳明相关的古迹作了细致考察,得出龙冈山阳明洞是阳明在龙场期间悟道、讲学、生活的主要场所,而非现在的“玩易窝”。

  贵阳学院赵平略教授《实践阳明心学需要警惕专制的倾向》一文正与王文相辅相成,认为阳明心学有其专制一面,如阳明对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有限肯定,在阳明在军事上、在乡村治理上对法家思想的运用,都包含着一定的专制倾向。进而指出当下实践阳明心学,一定要警惕阳明思想中的专制倾向,莫用阳明思想的糟粕而弃其精华。

  上海大学袁晓晶教授《阳明心学与日本明治维新关系的再检讨》和贵州大学朱小明教授《岛田虔次对阳明心学的人学阐释及其思想探析》二文,围绕日本阳明学展开讨论。前者对阳明心学并被视为近代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哲学基础这一说法进行了检视。认为近代明治维新所依据的已经是日本本土化的心学,远超出了阳明心学本身。这与江户时期的商业发达、城市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并由此塑造了一个善于革新、思想自由的商人和平民阶层。后者探讨了战后日本阳明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岛田虔次的阳明学研究,指出其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以人和人性作为阳明心学的根本问题,并以此为线索将宋学、明学和清学的思想演变描绘为“内面主义”的发展脉络,从而得出了阳明学是中国近世精神这一基本观点,凸显了阳明心学所特有的主体精神、变革精神和实践精神。

 

第四组:阳明心学

  本组论文主要围绕阳明心学与阳明后学思想展开讨论。

  内蒙古大学郭晓丽教授《王阳明“心外无物”的四重诠释维度》和贵州大学龚晓康教授《“物”之显现、聚集与诚明--基于阳明心学的考察》二文,聚焦于阳明心学中“物”这一概念。前者总结了四种诠释王阳明“心外无物”的方式,即直觉论、生存论、意义论以及现象学,指出这四种诠释方式共同点在于都反对以西方哲学主客二分的知识论模式对“心外无物”进行解读。后者认为阳明心学中的“物”实为心、知、意、身之聚集,从而构成了源初的存在境域。然因意识之执定作用,境域化的存在破裂,“物”成为外在于本心的存在者,并成为自我所追逐的对象。故阳明之格物工夫重在破除意识之执定,以恢复良知之明觉与本心之感应,最终回归源初之存在境域。

  西南政法大学黄熹教授《从良知看王阳明与佛道》和贵州中医药大学庞雯予教授《王阳明对道佛二教思想的借鉴及其三教合一的思想倾向》二文,围绕阳明心学与佛道二教的关系展开讨论。前者认为阳明对儒学与佛道思想有清楚的分辨而非被动或不自觉地吸收佛道观念,阳明基于对宋儒格物说的反思和对佛道空无思想的批判吸收,拓展了良知的内涵。后者通过梳理了阳明阐发其思想时所借用的佛道之言说方式,如以“结圣胎”说“立志”、以“明镜之喻”讲“致良知”,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阳明三教合一的思想倾向。

  上海社科院张锦枝研究员《阳明良知教确立后意论的变与不变》和宁波大学叶云博士《未发之中与自然知觉--王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思想重释》二文,围绕阳明“四句教”心意知物问题展开讨论。前者指出阳明良知教确立前后的两三年时间里,随着对良知体认的纯熟,其意论也发生微妙的变化:将《大学》心意知物的次第改为心知意物的论述序列,随之,意由心来解释变为由知来解释,知由意显变为意由心定;不变的是,之前诚意作为第一义工夫被包蕴在致知之中,致知仍然要诚意去落实。后者认为阳明的“无善无恶”说表达了两层“无”的意义:一是未发之中义,指良知心体未显发时不显露自身之为善的内容和标准,是隐默之知;二是自然知觉义,指良知心体遇事是非善恶自然知之、自然觉之的当下呈现。

  在阳明后学研究方面,除了首都师范大学孔德立教授《心斋的格物修身论》和衡水学院魏彦红教授《泰州学派近三年学术史述评》等文章对于泰州学派这一热门分支的关注之外。

    华东师范大学李想博士以《论沈懋学的良知学》为题,关注曾从学于欧阳德、王畿和邹守益的宣城阳明学代表人物之一沈懋学,指出沈懋学以信与诚来发明良知学,彰显良知之为至善的存有论意涵,且注重“致良知”之“致”,重戒惧工夫。

  西安交通大学钟治国教授以《山东王门学者张后觉之“良”论析论》为题,对山东王门的实际开启者张后觉之良知学展开分析。指出其良知学特色在于,认为知外无良,良外无知,以良摄知,单提一“良”作为人人本有的、原本昭明著察的本体。

 

第五组:从孟子到新儒家的心性之学

  本组论文主要围绕孟子哲学和现代新儒家的心性思想展开讨论。

  中国社科院赵法生研究员以《尽心、养气与性善》为题,指出理解孟子应该有两条线,除了“心性”以外,还应该重视“养气”,尽心与养气构成了孟子性善论论证中两个密不可分的面向。

  东北师范大学荆雨教授《孟子性善论之当代诠解--从演化论伦理学及道德基因说的视角》一文,借助演化论伦理学的“道德先天论”和道德基因之延续的主张,力图现实地理解孟子性善论。对于新儒家心性之学的探讨主要集中于牟宗三和徐复观二先生。

  南开大学卢兴教授《“即内在即超越”--牟宗三对儒家德性主体的证成》一文,指出牟宗三并未直接使用“内在超越”的概念,而是多次采用“即内在即超越”的表述,其鲜明特点在于关联词“即”,并以“即内在即超越”的圆融境界证成了儒家绝对而无限的“德性主体”。 

  首都师范大学陈鹏教授《实践智慧学的内容、形态与方法--牟宗三的哲学观》一文,指出牟宗三将哲学定义为“最高善论”或“实践的智慧学”,这是一个以“生命存在”为中心,以非分解的“具体觉悟”为方法,以“实践智慧”为宗旨的哲学观。并从本体实证、主体之明、内容真理、具体解悟、启发语言等方面来疏理牟宗三的哲学观。

  曲阜师范大学宋立林教授《徐复观的“心”学诠释平议》一文,从徐复观论“形而中学”与“心的文化”、论孟子的“以心善言性善”、论荀子的“心知”、论庄子的“游心”、论象山“复其本心”等方面对徐复观“心学”思想进行了初步而系统的讨论。

  同济大学谷继明教授《知性、德性与良知实践--徐复观的心学政治》一文,认为徐复观的心学思想呈现出一种曲折和变化,最初以象山为本位分判陆与王,对王阳明和朱子皆颇有微词;后来则直以阳明为象山和孔门正脉。徐复观提出的“形而中学”落实在“心的文化”上,也就一定要落在实践上。实践必然发为政治观念,而阳明学在对近代政治思想的影响,以唯意志论和浪漫主义为主流,徐复观则试图在“心即理”之外区分出客观世界,与民主相互补充。


以上选取一些代表性文章对大会的5组分组讨论做了简单梳理,由于笔者学力有限,必是挂一漏万,但亦大致可见5组文章之关联与逻辑:即以阳明心学为中心,从先秦儒家的心性之学到宋明理学再到阳明后学,最后论及现代新儒家的心性之学及当前阳明心学的实践与反思。其共同点皆是指向心学的现代转型这一会议主题,可谓形散而神聚。正如上海交通大学余治平教授在大会总结中所言,本次会议具有包容性、广泛性和学术前沿性,也凸显了心学的实践性,对于“心学的现代转型”具有重要的推进意义。这次有学术担当的会议,注定将以鲜明的主题载入史册。

 

作者:詹良水,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来源:中华孔子学会秘书处 原载:中华孔子学会网站2021-10-25

信息收集与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