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龙场悟道》第三集4月10日在贵州广播电视台播出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动静” 2021-04-07 原标题:记忆贵州|致良知:王阳明龙场悟道 作者:唐亚平工作室 经授权转载

发布时间: 2021-04-07 浏览次数: 271

    410日周六晚2010分,四集系列纪录片《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弘道》将在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贵州6频道)《记忆贵州》栏目播出,请届时收看。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14721031日-152919日),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心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蔚为大观。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影响东亚儒家文化圈500多年。

    王阳明12岁立志做圣人;15岁独闯长城塞外,拥有经略四方之志22岁、25岁虽两次会试不中,却说 “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35岁不顾杀身之祸上书直言,贬谪龙场的艰难困苦摧毁不了他强大的内心意志,最终在贵州龙场悟道。

    “龙场悟道是宋明儒学乃至中国思想文化的一大转变。龙场悟道完成了王阳明的精神觉醒,形成了对良知的自信,他提出知行合一之说,并奠定致良知的理论基础,进而形成完整而系统的心学理论体系。

 

《王阳明——龙场悟道》

第三集《弘道》

    公元1510年,王阳明从镇远出发,顺舞阳河而下,进入湖南湘西,离开了贵州。贵州作为王阳明悟道之地,得风气之先,阳明心学深入传播,黔中王学随之诞生。黔中王门四代弟子先后形成了以龙场、贵阳、都匀、凯里、思南五大讲学中心,使阳明心学覆盖全省,传到了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陈文学、汤伯元、叶子苍是进入《王阳明年谱》的三个著名贵州籍弟子,也是黔中王门第一代弟子,他们学有所成,晚年辞官归里修建书院,传播阳明心学。黔中王门第二代弟子以孙应鳌、李渭、马廷锡为代表,他们对阳明心学的研究都比较深入,使得王阳明的学说真正在贵州发扬光大。 

    第三代王门弟子以东林党领袖邹元标为代表,他流放贵州都匀六年,在黔南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出一个百余人的弟子群体。第四代是邹元标的都匀弟子陈尚象、吴铤等人。黔中王门四代弟子传承一百余年,对贵州文化的发展和民族融合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152919日,王阳明病逝,时年五十七岁。1534年,王阳明浙江籍弟子王杏就任巡按贵州监察御史,在贵阳城内修建了阳明书院,并在书院内建立阳明祠,一边讲学一边祭祀阳明先生。1539年,王阳明湖南常德弟子蒋信到贵州就任提学副使,修建正学书院。随后,阳明第二代弟子马廷锡修建渔矶书院,加上原来的文明书院,贵阳形成了四大心学书院同时并存的状况。在朝廷打压王学,称王学为伪学的情况下,贵州成为宣传阳明心学的一个重镇。 

    在贵阳四大书院影响之下,到明朝末年,一百余年间,贵州全省各地平均每隔两三年就修建一所书院,共兴建书院四十多所,成为贵州书院发展最迅猛的时期。这些书院以传播阳明心学为宗旨,大大促进了贵州教育和学术文化的发展。

    公元1530年,在北京担任官职的贵州思南人田秋上疏,诉说贵州士人远赴几千里,到云南和湖广参加乡试的艰难,恳请朝廷在贵州设立贡院,单独开科考试。贵州巡按、王阳明弟子王杏继田秋之后也上疏朝廷,恳请朝廷在贵州开科乡试。公元1537年,贵州历史上第一次科举考试在贵阳进行,25人考取举人,次年在北京考中4名进士。 

    贵州单独开科考试是贵州教育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在此之后,贵州人才辈出,科举人才的比重在西南地区跃居榜首。到清末1905年废除科举考试时,贵州共有六千举人、七百进士”“三状元一探花。由于王阳明对贵州教育的重大影响,贵州历代学子尊称王阳明为黔学之祖

    清代贵州两位文状元赵以炯、夏同龢和探花杨兆麟,以及清朝中晚期出现于遵义的沙滩文化郑珍、莫友芝、黎庶昌三大文化世家,都与阳明心学在贵州传承有紧密关系。1817年,郑珍、莫友芝等在贵阳东山阳明祠祭祀王阳明时自称后学,意味着对阳明学的继承和发扬。 

    明清以来,龙冈书院和龙场阳明祠历经多次增修,形成著名的阳明心学纪念建筑群落。2006年,玩易窝”“阳明洞”“书院被列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州龙场被国内外阳明学专家公认为王学圣地

 

    下周六晚810分,《记忆贵州》栏目将播出四集系列纪录片《王阳明——龙场悟道》之第四集《回响》,敬请收看!

 

图文收集与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