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余姚出了个王阳明

发布时间: 2016-10-15 浏览次数: 433

    本网编者按:2016中国·贵阳(修文)第五届国际阳明文化节”将于1028日至29日在贵阳举行之际,由贵阳市委宣传部主办,修文县委、修文县人民政府、贵阳日报传媒集团承办的“知行之旅·发现阳明”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开展。活动为国内媒体首次组团沿王阳明生活轨迹,对“阳明文化”进行系统主题报道。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历史系张明副教授参加此次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从20161014日起,《贵阳日报》推出“知行之旅·发现阳明”系列报道,同时刊载张明副教授“阳明文化”系列文章。现原文转载。

图片来源:《贵阳日报》2016109

  

余姚出了个王阳明

张 明

    公元1472年农历九月三十日,一个男婴在东海之滨、姚江河畔的余姚县城呱呱坠地。他后来成为“明代第一流人物”,不仅力挽狂澜,削平明代中期最大的军事叛乱,同时还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儒家心学学派,与当时如日中天的程朱理学学派分庭抗礼,影响中国和东亚世界长达五百年之久。他真正做到了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兼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他就是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王阳明。

图片来源:《贵阳日报》20161014

    王阳明的家乡浙江余姚,在中国版图上虽然不大,但却是一个响当当的文化名县。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母系氏族时期,余姚河姆渡文化就代表着江南文化的最高发展水平。春秋时期,余姚与附近地区成为百越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使余姚成为地灵人杰、人文荟萃之地,历代名家辈出,在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中,余姚一县就出了两位——王阳明、黄宗羲,余姚因此被称为“东南名邑”、“文献名邦”。

图片来源:《贵阳日报》20161014

    王阳明的家族,是一个千年文化世家。据明代《王阳明年谱》记载,余姚王氏源自西晋光禄大夫王览,本山东琅琊人。王览曾孙为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王羲之爱江南山水佳丽,于是迁往山阴会稽山(浙江绍兴),又二十三世传至迪功郎王寿,迁至余姚,乃为余姚人。王阳明六世祖王纲,以文学知名,兼有将才。当时,正值元末明初天下大乱,王纲奉母避兵山中,丞相刘伯温荐于朝,任广东参议,战死疆场。五世祖王彦达,痛父之死,躬耕养母,终身不仕。四世祖王与准,隐居不出,长于《易经》,著有《易征》一书。曾祖王世杰,无意仕进,著有《槐里杂稿》。祖父王伦,于书无所不读,学识渊博,著有《竹轩稿》、《江湖杂稿》行世。父亲王华,幼传家学,广闻博览,后考中状元,官至南京礼部尚书。王阳明家族深厚的文化背景,为他后来建功立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图片来源:《贵阳日报》20161014

    关于王阳明的出生,《年谱》也记载了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母亲郑氏怀孕14个月未分娩。一天,祖母梦见一个神人,手捧婴儿,从云中来。祖母从梦中惊醒时,便听见了婴儿啼声。祖父得知后,将他取名为“王云”,乡人传此异梦,指所生之楼为“瑞云楼”。王阳明五岁尚不能言,一日有高僧路过,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祖父将其改名为“守仁”,随即开口讲话,并对祖父所读之书倒背如流。不过,关于王阳明的传说,其原因很可能是王阳明成为圣人后,人们附会上一些奇异故事,让王阳明增添神圣光环而已。

图片来源:《贵阳日报》20161014

    王阳明在余姚度过了少年时期,龙泉山上、姚江河边,留下了欢乐的时光。王阳明到十岁时(1581年),父亲王华考中状元,因想念山阴为祖先之地,于是迁回山阴,王阳明也离开余姚。在王阳明一生之中,他多次回到故乡余姚扫墓、祭祀、讲学,为余姚培养出了大批弟子群体。王阳明最著名的弟子徐爱、钱德洪、王畿就是余姚人。王阳明建立的“良知之学”因故乡姚江而得名为“姚江之学”,阳明学派也称为“姚江学派”。王阳明在故乡余姚,翻开了中国思想史上阳明心学的开篇之章。

 

(作者系贵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贵州省阳明学学会副秘书长、美国夏威夷大学访问学者)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