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传播的贵州实践: 阳明文化添多彩雅韵

发布时间: 2016-09-22 浏览次数: 111

 

阳明学书籍

阳明文化系列讲座

以微电影的创新手法传播阳明学

    久埋于历史烟尘中的“黔中王门”

  由于种种原因,以王守仁心学发端发展为主线,总结和记述明代汉族传统学术思想发展演变及其流派的学术史著作《明儒学案》中,缺载“黔中王门”这一地域思想学派。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经过贵州省内外专家30余年不懈研究,久埋于历史烟尘中的“黔中王门”,逐渐恢复本来面貌,并得到中外学术界的认同。

  “黔中王门”得以拨开历史尘埃再度呈现,可见阳明学在贵州产生的影响是深厚而持久的。

  王阳明被贬谪至贵州3,在龙场过着清苦的生活,好在当地乡民淳朴热情,而王阳明自幼便励志做一名圣贤,对艰苦生活毫无抱怨,并能从中悟道,在贵州开启了伟大的心学之路。

  这是王阳明踏上圣哲之路的开端,也是贵州思想文化发展的一个转折。王阳明在此地形成了后来心学体系的雏形,以“龙岗书院”、“文明书院”为标志的讲学运动也开始于贵州,吸纳了众多弟子跟随,由此揭开了明代中后期王门弟子凭借书院进行大规模心学讲学运动的序幕,开启了“黔中王门”这一王学流派。尔后,王阳明的弟子们代代流传,将贵州打造成了王门朝拜的“王学圣地”,出现了以龙场、贵阳、思南、清平、都匀5大王学重镇为中心的书院讲学运动,形成了贵州古代教育史和学术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举。

  由于《明儒学案》对“黔中王门”这一学派的缺载,贵州的学者们一直致力于为其正名并进行深入的研究,近几年取得不少成果,以论文发表等形式,将“黔中王门”再度带到人们视野中。

  研究机构学术交流构建学术大厦

  如果说对阳明学乃至整个国学体系的全民普及,是一种基础教育的话,那么专家、学者们对心学思想的深入研究和论证,则是为普及教育构建学术大厦,指明前进方向。

  基于在阳明学研究方面的独特资源,大批贵州学者投身到阳明学的研究中,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学院等高校,均有专门研究阳明学的机构,以张新民、余怀彦、王晓昕、赵平略为代表的专家学者,积极推动着阳明学研究发展。

  2005,贵阳学院挂牌成立“阳明学与地方文化研究中心”,下设9个研究所。

  2014,“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成立,由贵州师范大学牵头,在贵阳孔学堂设立“阳明大讲堂”。

  2015,由贵州省文史研究馆与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中国阳明文化园合作共建的学术研究交流平台——“阳明学研究中心”与世人见面,这也是贵州首个与浙江省合作共建的学术交流平台,吸纳了国内多位知名王学研究专家。

  研究机构将学者们聚在一起,提供了许多学术交流的机会,成果迭出。早在2004,由张新民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阳明学刊》第一辑面世,该学刊设有“王阳明研究”、“儒家思想研究”、“儒学与现代性研究”、“佛学与中国文化研究”、“近现代典籍与人物研究”、“商榷与讨论”、“文史考证”等7个栏目,以阳明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兼顾国学的方方面面。至今,这份学刊已出版7,8辑将在今年面世。

  而贵阳学院成立的“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也出版《王学交流》学刊,同样吸纳了不少学者的学术观点。此外,张新民主编的《阳明精粹》、余怀彦主编的《王阳明与贵州文化》《王阳明的五百年》和吴雁南主编的《阳明学与近世中国》等著作,都在学界有一定的影响力。

  据张新民介绍,去年开始,贵州大学从国内各大高校引进一批专门从事阳明学研究的博士,为他们提供研究平台,展开学术研究。

  民间传播让国学进入普通人生活

  学界的研究活动如火如荼,国学的民间传播形式更为多样。通过活动开展、文艺演出、游戏实践、开办讲座等方式,“高大上”的国学,其实已经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之中。

  201512,一出由贵州师范大学师生共同排演的原创话剧《王阳明》在该校大礼堂上演。这出国内首台表现王阳明人生经历的话剧,由中建四局出资赞助,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联合打造,历时8个月精心排演,通过几个特定的历史场景,将王阳明龙场悟道的经历精彩展现。

  而像这样以王阳明历史故事为主题的文艺作品,近几年层出不穷。

  2015,由贵州师范大学拍摄的贵州首部反映王阳明在龙场经历的微电影《龙场遗恨》一上线,就引起了不小轰动。该微电影创作于2014,讲述一位老人在贵阳市修文县阳明洞文物保护区旅游时,引发了一段关于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梦境。梦中,王阳明在阴冷潮湿的洞中悟道心学,并教化龙场诸生。一日,驿卒捕获了一个盗马贼,王阳明利用人的羞耻之心,教化了盗马贼要知廉耻、明良知。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展现阳明思想精粹,以微电影的创新手法,将阳明学解读并传播,不失为对阳明学传承的有效实践。

  文艺作品涌现,其他形式的国学文化传播也精彩纷呈。

  20157,一群来自独山县下司镇新同小学的孩子们走进贵阳孔学堂,接受了一次别样的国学教育。孩子们游览了孔学堂,之后接受诵读、“家”的解读、止语等传统文化的新式培训,还进行了观影活动。孩子们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接受了一整天的国学教育。孔学堂举办的“人文的一天”亲子教育活动,为许多孩子们提供了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台。

  同年秋分时节,贵阳孔学堂举办了“时节·礼-秋分祈福大地”的仪式,市民体验了一把由礼乐颂秋、茶润万物、祈福大地、笔绘秋分、互动游戏几个环节构成的传统仪式。这是孔学堂文化发展(贵州)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传统时节文化活动。

  首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上,2万余种国学书籍在1000多个展台上一一呈现。此次博览会不仅填补了国内无国学专题图书博览会的空白,还通过邀请国学名家莅临演讲交流,开展国学出版物品鉴、解读、购销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杰出影响力人物”、“读者最喜欢的十部国学图书”、“十大影响力国学类期刊”推选等活动,全力打造国学品牌。

  此外,以小剧场表演形式讲述中华传统小故事的演出,令人眼前一亮;而世界漫画大师齐聚一堂,通过漫画这种新颖形式展现中国传统国学大家形象,为贵州的国学传播更新了形式。

  延伸阅读1

  挖掘阳明文化资源开辟旅游新航向——阳明学研究者汪建初的文化构想

  汪建初向记者展示了一份近30页的详细设计书。这是他和团队出于浓厚兴趣而自发策划的。

  设计书围绕王阳明当年在贵州生活的片段,将王阳明所走过的历史遗迹串联起来,设计出多条文化旅游线路,配合各地文化内涵的挖掘和知识普及,使旅行者在行走过程中,浸泡于传统文化元素的滋养。设计书涵盖了多种线路设计,以及前期筹备方案和运营方法等,内容翔实,思路清晰。

  身为贵州省委党校副校长的汪建初还有另一个身份——阳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用他的话说,他是一个阳明文化的忠实爱好者。在他曾主编的《阳明心学丛书》中,可一窥其对阳明文化的痴迷和理解。

  在汪建初看来,在贵州龙场悟道的王阳明,其创建的心学体系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儒家的哲学思想,也成为中国近现代文化滥觞的先声,其文化地位不可撼动。阳明文化不仅具有世界性影响,在贵州文化史上的地位更是独树一帜,绝无仅有。因此,充分挖掘阳明文化资源,使之与贵州旅游业结合起来,开辟出贵州文化旅游一片新航向,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今年年初,在贵州省旅游局与贵州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的“2015年度贵州自驾游线路评选”活动中,汪建初将自己对阳明学与贵州旅游结合的思考拟成线路计划参赛,最终他的“心学之旅”计划,通过海选、专家评审、网络总决选的方式,最终被评为最佳线路金奖。

  “心学之旅”的主要内容规划:以阳明文化圈为主,包含玉屏、镇远、施秉、黄平、凯里、福泉、龙里、贵阳、修文等多个站点,设计出遗迹观光、研修访学、干部培训、休闲度假、文化交流等多种旅游方式,向游客介绍王阳明在贵州期间所留下的诗歌、辞作、赋文等,以及王阳明在贵州讲学期间所到之处留下的人文景点和历史遗址。

  汪建初欣喜地告诉记者,这个计划提出之后,获得了很多单位和机构的热烈反馈:多彩贵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对这个计划表示强烈的合作兴趣;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和贵州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均表示希望能参与到旅游线路的建设和运营中来。

  延伸阅读2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荣誉院长张新民:传播普及前提是对思想正确认识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投入到阳明学研究中的张新民认为,贵州早期研究阳明学,主要目的是先为其摘掉两顶“帽子”,为当时被认为是“唯心主义”的阳明学正名。为此,专家学者们做了不少努力,学界对王阳明的认识也越来越公正,如今算是见到了成果。

  张新民说,当今社会,我们倡导建立文化自信,传统文化再度进入普通人的视野,在各种研究机构逐渐成立,阳明文化节等活动连续开展,人们对王阳明及其心学体系,乃至整个国学的认知逐渐清晰,这些都是贵州对于国学传播实践的好现象。

  不过,在肯定贵州普及包括阳明学在内的国学传播所做的努力之外,张新民也提出对思想文化的普及,应该以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前提,不能把真理当作谬误,否则贻害匪浅。“我们在普及阳明文化之前应该先追问,有什么东西能够用来普及?传播应有雄厚的科研成果做基础,所以对文化的普及和对科研的提高应该两头都要抓。”

 值得欣慰的是,从全国范围来看,贵州和浙江作为阳明文化研究重镇,也出了一些成果。贵州和浙江共同组织建立的阳明学研究中心和贵阳学院成立的阳明学与地方文化研究中心等机构,也为阳明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些辅助。机构的力量是不可否定的。

  张新民希望专家学者能脚踏实地地投入到研究中,一旦进入研究之后,必定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投入到文献的翻阅、古籍的翻译等工作中,所以专家学者们要耐得住寂寞,端正学风,才能为传统国学的普及做出贡献。

  相关链接

  助力阳明文化传播与积淀贵阳孔学堂:

  每个周末的清晨,贵阳孔学堂的讲堂内总是挤满了人,有来自周边大学城内的高校学子,有年轻时尚的青年男女,也有俭朴慈祥的花甲老人,他们齐聚于此,就是为了参加每周六、周日早上举行的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

  2014,贵阳孔学堂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合作,在孔学堂录播《百家讲坛》孔学堂特别节目——《奇人王阳明》,于丹、董平、方志远等国内知名专家做主讲嘉宾。节目分上下两集在央视10套播出,收获热烈反响。从20159月开始,“阳明系列讲座”作为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的子品牌正式开讲,持续到现在已成功举办了10余期。

  2015,贵州师范大学联合贵阳孔学堂,在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内成立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获批设立省级“阳明文化传承与美德养成”协同创新中心,整合研究力量,挖掘阳明文化资源。从当年5月开始,“良知与认知”等以阳明学为主题的多种学术论坛及研修活动陆续开展。

  除了成立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201510月贵阳孔学堂也开始筹建“阳明学与当代社会心态研究院”。据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宣传科科长关娜介绍,研究院将聚集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从理论体系架构、实践论证、具体操作等诸多层面,结合现代哲学、实验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拟定阳明心学与当代社会心态等一批重点课题研究,通过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使阳明学这一具有贵州地域特色与优势的文化资源,与优秀传统文化、现实文化、当代科技手段等相融相通。

  贵阳孔学堂也公开招标课题。2016年的公开招标课题中,4个重大项目涉及王阳明的有3,9个一般项目涉及王阳明的有5个。

  2016,贵阳孔学堂还将传统文化尤其是“阳明文化”的培训纳入工作计划。一是与省委党校合作,引进“部级干部历史文化讲座”资源,在孔学堂开设针对党校学员的历史文化课程,对领导干部开展传统文化特别是阳明文化的培训。二是与光明日报国学版、武汉大学合作,针对领导干部开办“阳明学公开课”。

  出版方面,继联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阳明精粹》之后,贵阳孔学堂如今也在整合省内外研究力量,筹划“阳明全书”的整理、研究、出版,并启动阳明精品线装本图书、《黔中王门学案》出版工作。

  普及、研究、出版,孔学堂采取多条腿走路,收效甚大。即使在文艺方面,也有不少计划。孔学堂给记者提供的一份计划中显示,孔学堂艺术团将与浙江省话剧团合作,着手创作排演大型话剧《王阳明》;而一部以王阳明思想与生涯为主题的四集文化纪录片,也正在筹划拍摄。此外,孔学堂数字图书馆“阳明学”数据库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一个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打造的贵州文化智慧“生活圈”正在逐渐形成。

  话题背景

  虽然只在贵州停留了3,但历史上的这3年对王阳明和整个贵州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从那时开始,王阳明与贵州就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贵州是阳明心学得以开创的福地,王阳明则为贵州的文化根基和教育事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500多年来,贵州的思想文化发展,都有阳明心学贯穿其中,王阳明早已在贵州树立起了一座思想丰碑。如今,阳明学作为国学体系中的一块重要基石,成为贵州进行国学传播的重要板块。

  贵州成为阳明学研究重镇,学术研究的步伐正在加快,多个阳明学文化研究机构相继成立,并与国内另一阳明学研究重镇——浙江,展开密切合作,启动了多个相关项目。

  对于以阳明学为主要脉络的国学传播,贵阳孔学堂也有不少先进做法,其打造的“国学云·数字孔学堂”即将上线,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海量的国学信息。与国学相关的文艺作品迭出,除了大量相关出版物陆续发行,更有艺术团体以微电影和戏剧等多种形式,对国学传播贡献力量。

  上至学术研究,下至全民普及,对于国学的传播而言,当下的贵州已有不少实践。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