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世界——区域•传统•文化》第七辑正式出版

发布时间: 2016-06-15 浏览次数: 424

    《人文世界——区域•传统•文化》系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主办的大型学术辑刊,以发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研究整理贵州乃至西南地域文化为办刊宗旨,关注大传统与小传统文化的互动和地方知识文化的传承与研究,凸显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包容性与多元性特色。

    《人文世界》第七辑由中国文化书院常务副院长张清教授担任主编,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刘振宁教授、罗同兵副教授担任副主编,贵州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正式出版发行。

    本辑《人文世界》收集论文37篇,包括“清水江学”、“梵净山文化”、“哲学与宗教”、“历史与人物”、“文学与艺术”、“语言与文化”及“民族文化与区域发展”七个板块。在栏目设计上,既承续了前六辑已有风格与内涵,又注重“梵净山文化” 及“民族文化与区域发展”等特色栏目的打造。

 

    除本辑作者简介外,在“清水江学”栏目里,收录了张新民“清水江文书的整理研究与清水江学的建构发展——《贵州大学学报特色栏目文丛•清水江学研究》序”、陈婷婷“清水江文书‘天柱卷’俗字例释”。

    在“梵净山文化”栏目里,收录了黄夏年“梵净山佛教道场的打造与发展刍议”、汪海波“论梵净山‘佛光之城’五大特色与优势”、欧阳镇“梵净山弥勒道场与弥勒文化”、石朝平“梵净山佛教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研究”、陈政与陈曦合著“梵净山佛教文化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徐文静“梵净山佛教诗歌探析”、王真与谢敏合著“梵净山佛教名山的历史定位与旅游开发研究”。

    在“哲学与宗教”栏目里,收录了姜李勤“命题思维的胚芽——语言哲学视角下的先秦名辩思潮”、李玉用与陆杨合著“三教融合视域下白玉蟾的心性思想探微”、陆永胜“观音佛典与观音信仰中国化”、马寄与李寄合著“智慧——‘观世音’本义探析”、黄诚与李红毅合著“福泉宗教文化遗产考察手记”、刘振宁与陶朝英合著“乌蒙山‘四个包’苗寨基督教信仰现状调查及义理表达”、朱小明与刘振宁合著“黔中平坝基督教教会现状检视及其特质诠释”。

 

    在“历史与人物”栏目里,收录了张明“贵州历代地方志大事编年表”、闫平凡“‘宁越黄仪’考”、夏保国与毕洋及张齐合著“桐梓尧龙山镇田氏乡绅文化遗存述略”、桂珍明“芮良夫谏议思想疏论——以《逸周书•芮良夫解》文本考察为中心”、 韩继伟“抗战时期移民入黔及其影响研究”。

    在“文学与艺术”栏目里,收录了张军“试析‘二拍’开篇故事在滦州影戏剧本中的嬗变”、魏家文“新版《三国》中儒家士人形象的审美新质”、赵永刚“杜甫《丽人行》‘红巾’新探”、张田田“仇英仙道观及其表现形式疏论”、韦天亮“明代贵州诗文集述略”、陈肯“论艺术生产对审美客体的观照——以粤西澳内海湾渔民创作为例”。

    在“语言与文化”栏目里,收录了吴畏与罗琼合著“湄潭方言语音研究”和“试论正安方言重叠名词与儿化现象”、黄尚文“明代贵州珍稀方志万历《铜仁府志》版本与价值考论”、刘凤霞“臧懋循编纂及刊行著作述略”。

    在“民族文化与区域发展”栏目里,收录了林芊“竹王、夜郎王、民族共同意识”、马国君与张坤美合著“贵州历史上植葛产业概况及影响探微——兼及非物质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栾成斌与杨春华合著“清末川汉铁路外债政策变动研究”、代少强“贵州地震历史文献及研究述评”、蔡群“从地方文献看清中期巴县农田水利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以《巴县档案》和地方志为中心”、张光红“民族地区农村土地使用现状及未来走向——以贵州剑河小广侗寨为例”。

 

文: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办公室  图:张洪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