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9日,由贵州省社科院主办、余庆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土司文化峰会·中国敖溪”学术会议在余庆县敖溪镇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土司文化专家、遵义市政协文史委领导、新闻媒体、余庆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主要成员等参加会议。敖溪镇是贵州省100个示范小城镇之一,土司制度在这里承袭了1100多年,留下了宝贵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经过省、市考古专家调查,现存有长官司衙署遗址、土司古驿道、古驿站、古营盘、土司墓葬、古宅院、古桥梁等30多处遗址遗迹;有敖溪花灯、高矮人舞、薅秧歌、钱杆舞、唢呐等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土司文化提供了源头活水,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文化书院)马国君教授作题为“元明清时期贵州土司区民族图像研究”的会议报告。报告认为,贵州是一土司大省,文献资料甚为丰富,研究土司时期贵州的民族图像,可以反观各土司区的经济结构、社会文化、民族法制诸多方面,可以丰富我省土司文化研究的内容。报告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好评。
马国君教授在作会议报告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文化书院)夏保国教授作“‘土司考古’热中的冷思考——兼谈土司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会议报告。提出:我们需要在“土司考古”的热闹之中更加冷静地考量在县、镇(乡)层面如何把土司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和利用需求落在实处,使得这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能够在保存、延续其长久遗产价值的同时,切实、有效地服务于当下。
夏保国教授作会议报告
贵州大学人武学院徐则平教授提交论文“论西南土司兵制的军事文化特色”。强调:研究西南土司的军事文化,考察西南土司兵制的形成特点、土兵的组织结构及军事管理体制,尤其是研究西南土司兵制的军事文化特色以及对西南军事文化的传承和影响,对于研究西南地区古代军事,弘扬西南民族传统军事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文化书院)王胜军副教授提交“康熙理学与西南边疆及土司治理”的会议交流论文。认为,康熙作为一位崇信理学的皇帝,对西南边疆地区土司的治理,也有其基于理学维度的思考,集中表现为“以静循理”;卫既齐事件,是康熙理学在西南边疆及土司治理中的突出表现。“以静循理”是康熙整个治边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程朱理学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之后发挥作用的主要表现。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文化书院)张明副教授提交会议交流论文“试论明初对贵州土司的治理方略与贵州建省的关系”,就明初对贵州土司的治理方略、改土归流与贵州建省的关系提出了深层次的思考。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文化书院)阎平凡副教授提交会议交流论文“钱邦芑事迹及著述考略”。提出:对大错和尚(钱邦芑)的著述及事迹进行全面的整理与研究,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西南、尤其是贵州以至于余庆等地历史文化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今天社会发展的资源。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文化书院)栾成斌博士提交“明末贵州大规模战争军需供应保障研究”的会议交流论文。认为明末贵州区域大规模战争背景下的军需保障,固然有周边省份的各种协同支援,但平播与平奢安两大战役的战争实践证实,贵州区域的“军需生命线”来自于楚省的偏沅一线,局势越严重,这一军需线路的价值就越凸显。
栾成斌博士、马国君教授、王胜军副教授在会场
会议期间,与会学者还实地考察了敖溪古驿道等遗迹,同其他与会专家一起,针对余庆土司文化的挖掘研究与旅游事业的开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这次会议,加强了贵州大学学者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土司研究领域学者间的交流,建立了专家学者与地方政府间进一步沟通合作的渠道,有利于贵州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代少强、魏冬冬参会。
图文: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 栾成斌 “中国·遵义·余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