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哲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在贵州大学及贵阳孔学堂举行

发布时间: 2015-04-28 浏览次数: 565

   2015年4月26-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辅仁大学和贵州大学联合举办,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贵阳孔学堂共同承办的海峡两岸“哲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在贵阳成功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辅仁大学、贵州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海峡两岸5所高校60余位专家学者,提交了40篇学术论文,围绕旧学新知、传统与当代、多元思想对话等论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广泛交流,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与启示意义。

   研讨会开始前,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勉学堂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教授、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骆长江,贵州大学原常务副校长、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封孝伦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姚新中教授、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陈福滨教授、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复旦大学哲学系张庆熊教授。

   开幕式由贵州大学原常务副校长、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封孝伦教授主持。封孝伦院长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辅仁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贵州大学等校参会学者和嘉宾,并对各位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

   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教授代表贵州大学姚小泉书记、郑强校长以及全校师生致辞,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莅临贵州大学,对海峡两岸三校携手主办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学术价值和时代意义进行了阐发,对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寄予了期望。

   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主任尤煌杰教授代表辅仁大学致辞,深情回顾了辅仁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20多年学术交流的光辉历程,希望进一步扩大两校的交流合作,推动海峡两岸的文化交往。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姚新中教授充分肯定了中国人民大学与辅仁大学的深厚友谊,期待通过此次研讨会能实现两岸高校间更紧密的合作和更广泛的交流,同时推动两校与贵州大学间的相互了解和认识。

   在开幕式上,三所高校分别向对方赠送了学术刊物等纪念品。

   开幕式结束后,贵州大学原常务副校长、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封孝伦教授和贵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庄勇教授先后主持了上下半场的大会主旨发言。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陈福滨教授(“基督宗教七圣事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教研室主任欧阳谦教授(“‘皆从心上说’的意向性诠释——从现象学看王阳明之心学”)、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荣誉院长张新民教授(“从佛教的儒化、儒学的佛化看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儒家生态伦理对现代性的超越与启示——以《礼记》为中心的讨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姚新中教授(“传统、现代化与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贵州大学出版社副社长龚晓康教授(“解构宽恕”)分别作大会主旨发言。

   26日下午,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勉学堂举行了第一场和第二场学术讨论会。讨论会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姚新中教授、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陈福滨教授主持,尤煌杰(“台湾新士林哲学界对知识理论的阐述”)、曹南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基督教:商人基督徒研究”)、罗绂文(“试论现代‘境界’论研究的演进模式与内在逻辑”)、潘小慧(“台湾新士林哲学的伦理学发展:以高思谦、罗光、周克勤为例”)、张雪松(“刍议佛性论与中国本土人性论思想的交涉”)、王进(“‘小儒’之‘用心’——论熊十力的《礼记礼运篇》研究兼与刘清平教授商榷”)、何佳瑞(“从多玛斯哲学看美感经验中的意志作用”)、肖群忠(“论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张明(“从王学到阳明学——范式的转换及其在中日两国的命运”)、陈世珍(“论《矛盾论》《实践论》语境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杨武金(“墨家逻辑:在墨论与墨经间互借”)、林美茂(“浅谈中韩两国传统商道中的儒家伦理——以《商道》与《乔家大院》的比较为中心”)、邱建硕(“‘福尔摩斯杀了成吉思汗’命题分析”)、古旻陞(“初论’音心对映论’”)先后发言,介绍了各自的会议论文主旨。

   27日,研讨会移至贵阳孔学堂“诗”教室继续举行。学术讨论正式开始前,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学术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周之江带领与会专家学者参观了孔学堂,并在孔学堂“诗”教室主持了简短的欢迎仪式。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主任、理事会秘书长候楠女士出席并致辞。

   接着,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兼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主席郭齐勇教授、辅仁大学原校长黎建球教授分别主持了研讨会第三场和第四场学术讨论会。黎建球(“以意义与价值为内容的哲学谘商”)、张庆熊(“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观念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温海明(“孟子心性论作为当代儒家全球伦理的缘发动力”)、刘振宁(“王阳明谪黔心路及其嬗变根由解析”)、余开亮(“《乐记》人性论与儒家乐教美学理论体系”)、赵永刚(“论《四库全书总目》之《四书》批评”)、傅玲玲(“关于‘孔颜之乐’的几点思考”)、宋君修(“论 ‘大学’之‘道’与‘道-德’‘精-神’”)、张军(“论滦州影戏剧本《玉环扣》对西厢故事的沿袭与重构”)、刘康(“错把春愁诉夕晖——王光祈与五四时代知识分子的抉择”)、王伯鲁(“马克思技术决定论思想辨析”)、汪惠娟(“读马若瑟的《儒教实义》以检视儒家的宗教哲学”)、原理(“西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理性主义和短期主义”)、李秋莎(“知其不可而为之”)、刘增光(“《诵孝经观》的佛教因素与杨复所的宗教关怀”)、刘荣茂(“阳明学派的作文观——兼论唐荆川的诗文创作思想”)、邓国元(“王门‘天泉证道’考辨——以‘四句教’、‘四有’和‘四无’为中心”)分别作讨论发言。各位学者在较为有限的时间内非常简明扼要地陈述了自己的学术论文观点,引起了其他专家学者、同学们的共鸣。

    27日下午,大会闭幕式由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庄勇院长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温海明副院长做总结发言。温教授高度评价此次会议的意义,认为这次会议在阳明学圣地贵州贵阳举行,是对阳明学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极大发扬,必将对当今的文化建设、思想创新与科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文: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办公室  摄影:陈恒 张洪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