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早期诗歌中的“故事新编”内蕴研究(第二辑)

发布时间: 2013-10-19 浏览次数: 88

            二、冯至进行“故事新编”的外因和内心诉求

  冯至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故事新编”呢?

  首先,“天崩地裂”的现实处境和创作氛围促使冯至进行“故事新编”。

  现代作家们头上的“天”已崩,脚下的“地”已陷,[i] 在那种外优内患交集的时代里,在那种看上去事事不如人的环境中,去哪里寻找自己安身立命的落脚处呢?也就是说,怎样才能把从“天地”飘逸出去的孤苦的灵魂给予把住,让紧张的心安定下来呢?在传统家庭文化氛围薰陶下,从私塾里的四书五经中走出来的现代作家们,大都与传统思想资源有着深厚的联系。当身心受到来自外界和内心的威胁时,他们往往想在自己脚下已经坍塌的那一块唯一的基石中,找到点什么来抚慰自己的心灵。在匆忙之中,他们返回传统,把历史记忆中处于经典边缘的“故事”予以“新编”,成了重新诠释传统的思想防卫方式。在作家们的创作过程中,最常用的“故事”则往往是神话、历史人物、传奇和诗歌文本。

  本来,神话、历史人物和诗歌文本等作为传统思想资源的载体,在现代作家心目中已经是一种熟悉的旧知识、旧观念而应该给予批判。但这并不只是简单的批判,正如葛兆光所说,他们是利用对这些旧知识、旧观念的批判,“来想象和重构那些不熟悉的新知识,借助这些早已理解的旧观念来解释很难理解的新观念。”于是他们把已经形成历史记忆中的人物、故事和神话传说等传统思想载体(文本)作为题材进行新编,“而且还经由这样一些传统资源的诠释,来平息遭遇新知识、新思想时的心灵震撼”。[ii] 郁达夫谈到“故事新编”——历史小说创作时,也说过:“由我们一般所承认的历史中取出题材来,以历史著名事件作为骨子,而配以历史背景………小说在此地,就可以以古人的生活,来制造出他的现代的生活体验来了”。[iii] 而这种创作方式并不是现代作家们才发现的,“在中国有着仪的历史文化传统,自宋人‘说话’以来一直长盛不衰”;[iv] 这也不仅是在文学创作中才有的传统:中国历代哲学家们为了表现自己、及自己对时代的思想状况的思考,往往也是通过对前世的经典进行注疏方式来展现,因此才有“一部经学史就是一部绵延不断的阐释学史”的说法[v]。

  这种创作方式的运用在现代作家中并不是个别现象,特别突出的如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冯至、王独清、废名等,他们在20年代的默默耕耘,到三四十年代终于形成了强大的创作潮流,出现了谭正壁的“拟故事新编”,廖沫沙的“故事新编试作”,端木蕻良的“故事新编之一”等系列创作。这些故事新编目的不尽相同,其中有鲁迅“历史地审查传统思想在现代的命运”[vi]的《故事新编》,有郭沫若借古讽今的历史剧,而冯至故事新编的目的,与他们既相似又不同的地方在于:是给自己的精神困境寻找出路。这种不同,是因为除了这些人人遭遇的社会大势以外,还有冯至个人的特殊情形。

  其次,“自幼因为环境关系养成的那自卑心理”。

  冯至出生在世代经营盐业的盐商之家。不过冯至降生时,家道已中落,接近破产。性情温和、善良淡泊的父亲,在外面,为学校或机关做点文牍之类的工作,但又不幸经常失业,终日迫于衣食奔走忙碌;在家族里,因境况差而不时卷入大家庭中相互倾轧的复杂关系里;在邻里中,总是遭受别人的嘲讽和白眼;更不幸的是,其父在冯至9岁和17岁两度丧妻。因此,父亲忙碌、忧郁和中年两度丧妻的凄苦神态,使冯至的性格中悄然滋生了一种人生无助、不安全感。

  冯至的回忆性散文《乌鸦——给M弟》中,清楚地叙说了他的这种刻骨铭心的体会:



  父亲(前妻死后——引者注)在他的悲苦之余每日还要腾出一点光阴同这些债主照呼应酬。一天父亲同债主谈天,我同你还反把当从先哄着我们玩耍的宾客,也在那儿肆无忌惮地游戏。猛然他的脸色变青了,可怕的手恶狠狠地指着我们的父亲说:

——卖了孩子也要还账!

  M弟,你那时是一个不满六岁的小孩子,你吓哭了:但你除了恐怖以外并不曾想到旁的方面。我却全身发冷,仿佛懂得了人生。[vii]



  此时的冯至只有九岁。

  精神分析的代表之一,奥地利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在《理解人性》中认为:“在每个人的生命之初,都或多或少伴随着一种自卑感。每个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无法单枪匹马应付生活的挑战。”[viii]同时,他还认为,如果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获得优越感,形成补偿机制。这样他才可能战胜自卑感成为正常人,而获得安全感。

  冯至从小在这种被别人嘲笑、威吓的持续恐惧中成长,自卑感不只是“伴随着”他,而是在他身上强化了,形成自卑情绪的心理症状,冯至自己也明确地说“自幼因为环境的关系养成的那自卑心理”[ix],而不是得到补偿。

  在冯至九岁时慈母感染肺病去世,对童年的冯至又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刺激和打击,使冯至永远失去了唯一温暖的怀抱,形成一个欠缺感,在其童年生活中又增加了一个阴影,在幼小的心灵的伤口上添上了一把辛的盐。母亲的死使冯至的生命遭到惨重的打击,并且产生了一种痛不欲生的感觉:“那一晚没有一个不显出惊慌。父亲是疯子一般地走来走去,我同兄姊是怔怔地立在屋角,不知在哪里能安放我们弱小的身躯,谁还想到你(M弟)”,“等到要把母亲的胸部还有一些微温的尸体移到临时支起的死床上时,他们才发现你还在母亲的脚下很甜美地睡着”。在死亡的面前,在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冯至领悟到了生命的脆弱性;他从此“仿佛懂得了人生”——“那时的堂兄姊们都似乎是上帝的骄子,我们同他们都相距着很悬殊很悬殊的阶级”,[x] 直觉到了自己的命运从此以后将被永远地抛离所有的正常轨道,以及由此而来的本能的失落感和恐惧感。自卑感和不安全感到这里已经形成遗弃感——一种被所属群体和文化无情抛弃的精神体验。这种遗弃感——一种在潜意识中被抛弃感决定了他对自己生命的存在的意义的思索,并努力追寻灵魂的安居之所。[xi]

  再来看看冯至的补偿机制。

  继母对冯至很好,却不能补偿失去生身母爱的缺憾。虽然继母“克服经济困难,排除亲属的非议,送我到北京去读书。”[xii] 然而,冯至到异地北京住在继母的堂弟家里,因而产生一种寄人篱下之感,结果并不能使冯至心灵中的自卑感、欠缺感和不安全感得到补偿,反而是加剧了。然而,自卑感的形成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因为父母而产生的这种自卑感,可能会由于我们文明的某些特别的特征而进一步得到强化”。[xiii]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在现代中国“天崩地裂”,可以说是“我们文明的某些特征”,这种特征可能使冯至的自卑感进一步加剧,形成了自卑情结,使他感到孤独、紧张和不安。

  阿德勒认为儿童的“自卑感、欠缺感和不安全感决定个人存在的目标”,[xiv] “灵魂在自卑感的压力下或在个体认为自己渺小、无助的痛苦想法的折磨下,灵魂会竭尽全力去超越自卑情结,成为自己的主人”。[xv] 也就是说,患有自卑情结和不安全感的人会竭尽全力超越自卑给自己的灵魂寻求一个安全的栖息地,能够象风中之旗一样把住自己的灵魂,使它不再在空中任意飘荡。“天崩地裂”的现代中国导致他的灵魂驰入了旷野,再加上强烈自卑感的折磨,使痛苦的冯至更加迫不及待,更缺乏耐心,更强烈冲动,企图给紧张的身心寻找避难的家。

  这样,冯至很自然地像他的先辈们一样,回到传统的经典文本中寻求思想力量的帮助,回到童年父母给他讲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在学校教师讲授的诗歌文本中寻救急之路, [xvi]这也许是因为,“青年期的人多多少少都想固执那孩童时代的意识境界而不放——表现出对命运之神的反叛,对周遭一切想要吞灭我们的力量作反抗”。[xvii] 因此,由于自卑情结和无意识中的作用,冯至早期创作中出现很多“故事新编”,例如诗体剧《河上》,小说《仲尼之将丧》、《伯牛有疾》,在诗歌中尤为明显取材于神话故事的《蚕马》、民间传说《帷幔》、历史故事的《窦娥之死》(已散佚)《什么能使你欢喜》等等。



        三、《蚕马》:一个经典故事“新编”的精神意蕴

  那么,这些故事新编是否能平息冯至遭遇时代“天崩地裂”给他带来的震撼,能否使他超越自卑情结而成为自己的主人?事实上,在《河上》冯至已经给出否定的答案,也许这个文本过于特殊,研究者也很少涉及,尚不能完全说明问题。那么,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冯至的另一个故事新编《蚕马》。因为,叙事长诗《蚕马》,一直被冯至选入不同时期各种诗文集,也是文学史家一再提及的冯至代表作。

  由于取材于“乡间的故事”长诗的《吹箫人的故事》、《帷幔》、《寺门之前》的“经典”不易于考证,而选取诗后附注中直接说明取材于《搜神记》的《蚕马》[xviii]作为论述的对象只是为了言说的方便,并不是冯至其它的“故事新编”不能说明问题。



--------------------------------------------------------------------------------

[i] 葛兆光认为明清以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处在传统形态的变局中,特别是十九世纪中期以后,更处于天崩地裂的混乱中。参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449-694页。

[ii] 郁达夫《历史小说论》,《郁达夫全集第五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193—195页。

[iii] 郁达夫《历史小说论》,《郁达夫全集第五卷》,1992年出版,第193—195页。

[iv] 姜振昌《故事新编》与《中国新历史小说》,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第164页。

[v] 杨乃乔《在“我注六经”的原则上“六经注我”》,载《世纪论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513页。

[vi] 程光炜,吴晓东,刘勇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64页。



[vii] 冯至《乌鸦——寄M弟》,《冯至全集》第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5-255页。

[viii]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陈太胜,陈文颖译《理解人性》,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出版,第45页。

[ix] 冯至《北游及其他序》,《冯至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123页。

[x] 冯至《乌鸦——寄M弟》,《冯至全集》第三卷,第245-255页。

[xi] 威拉·波兰德在《文学与疾病》中认为被社会抛弃感的自卑情结患者在追求补偿时往往采取三种方式:①一采取自弃、自虐乃至于自杀;②一种对于健康,对于社会和地于整个世界的深刻的仇恨与敌视;③对于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的想,并试图借助宗教献身的方式来完成所谓灵魂的超度。参见威拉·波兰德,张宽译《文学与疾病》,载《文学研究参考》1986年第3期,第11-25页

[xii] 冯至《自传》,《冯至全集》第十二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605页。

[xiii]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陈太胜,陈文颖译《理解人性》,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出版,第46页。



[xiv]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陈太胜,陈文颖译《理解人性》,第47页。

[xv]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陈太胜,陈文颖译.《理解人性》,第50页。

[xvi] 冯至受父母亲和学校中老师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及古典诗歌文本的影响情况散见他的散文和回忆录中。

[xvii]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黄奇铭译.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158页。

[xviii] 关于《蚕马》文本分析主要采用的版本是具有1927出版的《昨日之歌》原版风貌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新文学碑林:昨日之歌》,而《冯至全集》中的《蚕马》却把原版的《蚕马》改动较大,但补充了附注。



[xix] 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第172-173页。

[xx] 袁珂《中国古代神话》,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出版,第129页。

="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size: 10.5pt;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年出版,第123页。

[x] 冯至《乌鸦——寄M弟》,《冯至全集》第三卷,第245-255页。

[xi] 威拉·波兰德在《文学与疾病》中认为被社会抛弃感的自卑情结患者在追求补偿时往往采取三种方式:①一采取自弃、自虐乃至于自杀;②一种对于健康,对于社会和地于整个世界的深刻的仇恨与敌视;③对于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的想,并试图借助宗教献身的方式来完成所谓灵魂的超度。参见威拉·波兰德,张宽译《文学与疾病》,载《文学研究参考》1986年第3期,第11-25页

[xii] 冯至《自传》,《冯至全集》第十二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605页。

[xiii]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陈太胜,陈文颖译《理解人性》,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出版,第46页。



[xiv]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陈太胜,陈文颖译《理解人性》,第47页。

[xv]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陈太胜,陈文颖译.《理解人性》,第50页。

[xvi] 冯至受父母亲和学校中老师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及古典诗歌文本的影响情况散见他的散文和回忆录中。

[xvii]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黄奇铭译.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158页。

[xviii] 关于《蚕马》文本分析主要采用的版本是具有1927出版的《昨日之歌》原版风貌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新文学碑林:昨日之歌》,而《冯至全集》中的《蚕马》却把原版的《蚕马》改动较大,但补充了附注。



[xix] 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第172-173页。

[xx] 袁珂《中国古代神话》,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出版,第129页。

y: '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文学研究参考》1986年第3期,第11-25页

[xii] 冯至《自传》,《冯至全集》第十二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605页。

[xiii]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陈太胜,陈文颖译《理解人性》,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出版,第46页。



[xiv]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陈太胜,陈文颖译《理解人性》,第47页。

[xv]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陈太胜,陈文颖译.《理解人性》,第50页。

[xvi] 冯至受父母亲和学校中老师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及古典诗歌文本的影响情况散见他的散文和回忆录中。

[xvii]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黄奇铭译.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158页。

[xviii] 关于《蚕马》文本分析主要采用的版本是具有1927出版的《昨日之歌》原版风貌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新文学碑林:昨日之歌》,而《冯至全集》中的《蚕马》却把原版的《蚕马》改动较大,但补充了附注。



[xix] 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第172-173页。

[xx] 袁珂《中国古代神话》,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出版,第129页。

="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size: 10.5pt;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年出版,第123页。

[x] 冯至《乌鸦——寄M弟》,《冯至全集》第三卷,第245-255页。

[xi] 威拉·波兰德在《文学与疾病》中认为被社会抛弃感的自卑情结患者在追求补偿时往往采取三种方式:①一采取自弃、自虐乃至于自杀;②一种对于健康,对于社会和地于整个世界的深刻的仇恨与敌视;③对于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的想,并试图借助宗教献身的方式来完成所谓灵魂的超度。参见威拉·波兰德,张宽译《文学与疾病》,载《文学研究参考》1986年第3期,第11-25页

[xii] 冯至《自传》,《冯至全集》第十二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605页。

[xiii]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陈太胜,陈文颖译《理解人性》,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出版,第46页。



[xiv]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陈太胜,陈文颖译《理解人性》,第47页。

[xv]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陈太胜,陈文颖译.《理解人性》,第50页。

[xvi] 冯至受父母亲和学校中老师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及古典诗歌文本的影响情况散见他的散文和回忆录中。

[xvii]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黄奇铭译.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158页。

[xviii] 关于《蚕马》文本分析主要采用的版本是具有1927出版的《昨日之歌》原版风貌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新文学碑林:昨日之歌》,而《冯至全集》中的《蚕马》却把原版的《蚕马》改动较大,但补充了附注。



[xix] 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第172-173页。

[xx] 袁珂《中国古代神话》,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出版,第129页。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