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交融下的哲学、宗教与科学——答香港城市大学邝振权教授问(第四辑)

发布时间: 2013-10-19 浏览次数: 154

  从全球性的视域看,现在人类患精神病的数量急剧增加,社会上堆积着大量的“问题人”。这当然不可能不与人的焦虑、紧张、恐惧及社会竞争的激烈毫无关系。人类的物质文明越是高度繁荣,精神生活就越显得匮乏。人终日忙碌沉溺在现实的物欲世界中,却忘记了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灵性生活。这是一种病态的富裕或富裕的病态,不出精神病症的“问题人”怎么可能?文明的进步既成就辉煌也代价惨重,二律背反似乎总是人类躲不开的历史宿命。现代人对自身的困惑不解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充满着自我认识过分肤浅引发的各种不幸与危机。世俗世间既然充满着各种病痛与不幸,宗教学意义上的拯救活动就永远不能停止。

  因此,除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安静室之外,包括宗教家、哲学家和科学家在内的一切有识之士,都应该主动站出来,提倡大家学会自我放松与自我调适,随时随地保持宁静的心境,以求病症人格问题的化解。至于在静定中起观,即以止观双运的方法冥契至高完美的神灵,获得自我的圆满及谐和,从内心深处涌出祥和性的灵光,洋溢着精神性的智慧,则是更高一层的要求,这里暂时无法详细讨论。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仍有必要向民众推广心理健康、大脑健康的知识,使他们知道如何随时随地放松,作好精神上的自我治疗。不但个人能拥有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更重要的是能有效排除文明结构中的压抑因素,在理性与情感两个方面都能获得调整上遂的全面发展。这方面中国礼乐文明的精神仍可发挥重大的作用,原因是它着眼于人的心性,强调人人皆有的“仁”才是最重要的本体依据,兼顾情与理两种价值文化的实现和发展,要把人类文明建构成一个充满道义温暖的世界,无限敞开的诗化世界,文质相宜且能充分发挥自我才情的世界,飘扬着理性的合理性旗帜的世界。从儒家文化的视域看,从“亲亲”原则发展出来的情义,无论如何都是人世间最宝贵的财富,一旦破坏或消灭,便从根本上断灭了人的种性。



  邝:根据您的意思,换一种说法,应把“修身”当作具体的工作来加以推广。修养身心为每一个人所必需,但又极不容易做到。过去不少宗教学家、哲学家只管学理上的讨论,但并未具体推广这项工作。您的看法如何,我们该怎样修行呢?

  张: 儒学的研究——包括文献的考订,原典的解读,史实的还原,源流的疏理,意义的诠释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复活儒学的精神,焕发它的青春,激活它的潜在创造能力,使它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时代结合,成为“活”的文化内涵,能够充实现代人的生活意义,解决人类的现代性危机。

  就个人来说,尚有必要建立以修行为中心的日常生活,修行并非要离世独行,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修身即是实践,在儒家看来是个人事业展开的起点,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开端,只有通过亲证亲历的修行工夫,才能养成更好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语言表达习惯,才能在自我人格、精神气质、生活态度上有所涵化提升,才能实践性地达到无限圣境。按照天道的无言表述去实践性地行动,才能获得真实的自我生命,否则便会陷入严重的人格危机,面临精神欺瞒的境遇,在虚假的自我中枉度一生,所谓收获便只能是精神的虚耗和时间的空度。不即不离,不急不缓,毫不松懈,持之以恒,工夫久久成熟之后,才能达致真正的觉醒。但前提是要恢复对精神、神圣、崇高、超越、意义的信念,同时还要把世俗世间一切妨碍生命成长的名利声华刊落净尽,学会禅宗所说的“日日是好日”或“平常心是道”的生活艺术。

  儒家从来都强调要用出世精神来作入世事业,以超越一切存在的方式来维护、调整和发展一切存在。我个人也主张以宁静淡泊持身,以精勤坚毅做事。如果在从事外王济世活动的同时,也能具有内圣出世的超越襟怀,人格气象一定会伟岸英拔,鹤立鸡群,与众不同。孟子说淬面盎背,绝对不是虚语。这是生命的气机发动后的具体表象,是精神充盈的如实写照。意义体验的真理要求我们的存在必须是合乎人性真实的,修身的目的就是实现这种关乎人性的真理意义。但“极高明而道中庸”,一切都不离日常伦用,出世与入世并没有什么区分,大高明就是大平常,大极致就是大普通,工夫简易直截,人人易学易会。



               十六、自我修身与人生境界



  邝:我们应当往内看,作反求诸己的工夫,也就是通过内观获得行动的主动性和正确性,而不是单靠外部的制度强制。从自己的内部做起,身心才可能真正踏实。治本与治标不能颠倒,似乎也可以用来概括您的看法。
  
  张:现代人总是希望自己能为社会与他人所接受,所以无论主动或被动,他们都会盲目地跟从庸俗大众,害怕自己的思想情感或行为抉择背离了流行取向或大众认同,总想通过众声喧哗的方式来躲避孤独,放弃个人应有的人生选择。现在有必要强调回到自己的个性上来谋求人格发展,建立起以个人修行为中心的日常生活,以“修德”、“修智”的生命选择来获得真正的人生自由。一切的选择决断都出自自己的本心,都有自由意志的主体性依据,这样才不致迷失在众声喧杂的世俗世界之中,也难以退缩到自我中心所造成的沉沦封闭之内。

  修行是可以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做到的。修炼是一种生活哲学,是生活的精神修炼法。最终的目的是实现生命的无尽光明,以扫荡一切束缚,层层提升的方式,实现具有创造性活力的最高自由,在“充实而有光辉”的人生境域中欣赏生命的无穷妙趣,建立起与天地自然最本质的密契关系。

  儒学完全可以在现代思想语境中显现意义,它并不是过去的古董,也不是博物馆的陈列,而是现在“活”的文化——既“活”在传统的世界中,也活在现代的世界里。现在的学者和青年学生都喜欢谈论自由,但我认为真正的积极的自由是不可能脱离真善美三种价值的,这是整合的心灵与创造的精神必备的条件,也是科学、道德、宗教、艺术成立的根据。我们必须以真善美三种价值来引领自由,通过真善美三种价值的实现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邝:在香港,我们普遍教育学生要注意营养,睡眠,要求大家防止病从口入,要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身体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同时希望他们了解熟悉外部世界的相关知识,并内化为应该遵循的生活原则。这也是修身的一部分,当然不排斥静坐更是修身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应该是互补的关系,或许并不矛盾吧!

  张:没有离开人的目的的修身,也难以有离开人的目的的自我实现。任何修道者都应该注意调适自己的身体,甚至懂得一些医学营养方面的知识,最重要的则是学会禅宗所提倡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艺术。藏传密教便很注意色身调适的问题,他们在精神修炼的过程中会随时观察身体的微细变化,甚至有一脉不通即不能成佛的说法。这也可见经络的循环畅通同血液的循环畅通一样重要。这不但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前提,而且也是悟道的一项根本条件。

  从身心一元的角度看,调心与调身二者应该结合,二者本来就是一元性的整体统合。福柯呼吁要用“关切你自身”来取代“认识你自身”。这句话很有道理,但并不全面,如果连自身都没有认识清楚,又如何能更好地关怀自身呢?人既要认识自身,了解自己的真正本质,又要关怀自身,形成致力于目标的思想状态。也就是说,现代人如果真要关怀自身,便应该做到身心健康,以此为基础才能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人要拥有彻底的自我知识,对自己有真正的了解,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否则便很容易成为奴隶——至少是情绪的奴隶,习气的奴隶,时髦风气的奴隶,丧失自我的奴隶。

  身心健康就是真理的种子,它会以完善的方式帮助我们走向最高的精神胜境。这不仅是个人潜能能否展开的前提,而且也是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志。健康的人生与健全的社会始终都是我个人关注并努力思考的方向。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形下的境域,只有物质而没有精神,只有功利而没有理想,只有工具主义而没有价值理性。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不但应是智者,同时更应是仁者,在知识上是先导,在精神上则是楷模。如果可能,还应该把精神锻炼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之中,教会学生训练的技巧,学会内观的方法。譬如如何调整情感,如何扩充心量,如何战胜情绪烦恼,如何克服心理障碍,甚至如何改造我们周围不圆满的生存世界和伦理境遇,都可以作为精神锻炼的方法来加以训练。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强生命的自我理解与自我体验,开出智慧与价值的广阔天地。人需要闲暇化和丰富化,但不能无聊化和虚无化。最重要的是能作到安祥愉悦,心理平衡稳定,气象雍容大度,不为任何外在的刺激所扰动,以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战胜人生可能遭遇的各种挫折或磨难。这是教育必须重视的大问题,直接涉及国民精神素质的提升,可说事关国家未来前途,需要获得社会各界的共识与共认。

  这里还想强调的是,教育固然要传授各种知识和技能,但更重要的是要把意义引入生命与世界,重视人文理想的阐发和落实,关注人类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学会正直、挚爱和宽容的做人的道理。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呢?我想总不能缺少人世间最珍贵的关爱,不能抽掉与人文素养有关的精神智慧。教育要实现关爱的目的,需要对理想负责。关爱必须着眼于生命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全面实现,理想则应该以深厚广博的人文素养为基础。青年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没有完全树立,即使树立了也不巩固,可说是“犹如轻毛,随风东西”,容易在潮流袭来时左右摇摆,所以必须为他们提供最好的人文理想的教育,能够在身心两方面都获得增上缘的受益。质而言之,教育必须有助于精神智慧的提升,需要重新寻找精神智慧开发和落实的实践化形态。精神智慧本来就是人之所为人的意向符号,代表人的最深层的生命和价值。人不仅要存在,而更要有存在的选择,出于自由意志的取舍,成为生活世界的智者,变为主体间性的仁者。人类任何真正的进步,都必须以人的身体健康与精神完善为标识,离不开点点滴滴的实践内化的工夫,需要春风润物般的滋养渗透。

  民众的身体健则社会健,民众的精神善则社会善。集健全之肉体与健全之灵魂于一身,才构成个人及社会群体整全合理的人格形态。因此,不但对人类的健康与寿命要有责任意识,而且对人类的深层精神与价值也要有特殊的关怀。人性具有可堕落性和可完美性,教育的目的就是免去可堕落性,使其自觉地突破世俗利益的束缚,获得超越的宇宙式的情怀,逐步地趋向可完善性,既实现人性的优美懿德,也发挥人性的智慧才情,通过创造性的有意义的生活来培养自己的精神与情感,以“游于艺”的方式来提升对美好事物的领悟能力,使生活因艺术的滋养而免于异化,使人与人之间因仁爱的浇灌而免于疏离。一句话,使人的存在本质获得充分的实现和完美的提升,乃是未来人类教育最有必要关注的一大发展走向。

  从治疗学的角度看,人的身心会有病,社会会有病,国家管理会有病,人类的存在方式也会有病,所以要医人、医世、医社会、医国家、医人类。借用中医的说法,医的目的则是祛邪扶正,使各行各业都以互补的方式平衡有序地运作,达致健康发展的目的。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活”的世界,我们的教育也应该是“活”的教育,实现自己的内在价值是人的历史使命,离不开生活的事件,不能缺少经验的世界,更不能脱离具体的人生,所以一切有利于人的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的改善都必须争取。人的自由就在于他可以利用过去以建设现在,通过建设现在以创造未来,无论社会生活或内心生活,它们是人的阅历财富。学问、知识、人格、体悟都很重要,特别是独立人格的充分发展,更是人的自由意志及行为的真正来源,最大化地凝聚了人的精神和情感,理所当然地应成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独立人格是内在精神价值展现出来的行为风姿,是活生生的精神风貌的气质见证,是不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人性感召力的具体实现,是透过自由的包容和宽厚的心态显示出来的超越自我。

  传统心学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没有给科学留余地,心体的发用完全可以融入智识主义的原则,有必要借助知识的基础来发挥自己的本性和才情,以更完善的把握整体世界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来最大化地实现人的全面主体性。抬高德性之知固属必要,贬损闻见之知则难免偏颇。程朱一系的致思路径如果加以引申,恰好可以有效地补足这一遗憾。除了通过各种途径学习生活的知识,了解必要的前沿科学信息,掌握基本的技能,成就知识的世界外,还有必要开展安顿心灵,美化生命,提升人格,发展个性,完善社会的工作,成就意义与价值的世界。这就是中国古人讲的“道问学”与“尊德性”,二者都要齐头并进地发展,如车之两轮,剪之双刃,不能一轮强一轮弱,一刃利一刃钝。更明白地说,学校既要激发学生求知的探问兴趣,也要引导他们向善的友爱关怀。如何作到这一点呢?我想个人的努力和社会风气的改善都很重要。就社会风气的改善而言,我们只有在耳濡目染的日常交往行为中,才能对生命本有的意义产生认同,对社会必不可少的重大价值有真切的理解。重要的是每一个体的持续努力,要立定大志慢慢体验,只有在不断的实践性体验中,我们才能逐渐接近真理。这需要一步一步修持的工夫,离不开生命磨试的历程。最后在人生的修养上,成就真正的“乐境”;也就是道家的逍遥游,佛家的游戏三昧,儒家的随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人生的最高理境,也是文化的最高追求,与一切异化对立,也远离任何疏离。



  邝:与您的交谈很愉快,好像是经历了一次思想路途的旅行,是不断进行的解释之间的聆听、交谈、补充和对话,获得的成果远远超出了原先的想象,我在联合国工作时曾见过加达默尔,他是一位颇有理论洞见的哲学家,在我的记忆中留下很深的印象。他的诠释学理论使我受益非浅,与您的交谈也似乎也是一种温习——诠释学在交谈的语境中获得了活泼的生机,不能不有旧学新知互动温习并重新获得意义的感受。感谢您抽睱接受我的访问,我想真正的意义或许在今后才能显示出来。

  张:在伽达默尔看来,无论是意义的开显或真理的澄明,都需要通过人的理解性对话——尤其是不同知识背景和价值诉求背景的人的对话来实现。因为通过对话的境域,可以更好地达致视野交融,使真理能够以澄明的方式显现于眼前。尽管个人经验的差异会导致意义感受与体悟的不同,但我仍然相信,今天的对话不是“鸡对鸭讲”式的讨论,相信我们或多或少已步入了交融的境域,获得了双方都能够理解的效果,达到相互之间的行为期待目的,有利于对话性的学术与文化研究新范式的建立。您曾与伽达默尔见过面,他的现象学思想已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回到事情本身”甚至成了一些学者的座右铭,我想在结束访谈之际提到他是很有意义的。但有必要指出的是,我们不仅行走在语言的道路上,而且也行走在生命的旅途中,所以交流也不能只是话语往来的交流,更重要的是生命沟通的交流。真理不仅可以通过语言的交往而显现,而且更可以通过生命与生命之间的默契而显现。陆象山曾说:“必欲天下之理无所不明,必至夫子耳顺之年而后可言。”我自己距离这一境界仍十分遥远,知道不少问题根本就没有说清楚,失后忘前或忘前失后的地方一定很多,但讨论毕竟已流水般地化为过去,现在应该回到撒手悬置的境界了。庄子说“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一切语言的表达都与主体的致思取向有关,距离我们所要追求的真理境界仍很遥远。或许只有归于缄口止默,对话才算真正的开始。

  一旦临近结束,就会感到时空因缘“来”与“去”的变化。花费邝先生远道而来的宝贵时间,我谨代表各位同仁衷心感谢!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