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学刊重要论文简介(第三辑)

发布时间: 2013-10-18 浏览次数: 39

                             一、 儒家圣人思想境域的正法眼藏

                                          ——王阳明的良知与致良知学说及其现代意义

王阳明良知学说的哲理蕴涵极为丰富,必须从不同的层面展开诠释,方可揭示出其有体有用的全幅意义。从本体论层面看,良知与性体心体一样,既内在又超越。内在是指良知即天道天理在人心中的呈现,超越则谓良知即人生宇宙一切万有的形上根据。良知从本体界进入存在界,则表现为实存生命的活泼创造生机,既为世界带来了无尽的价值,也使意义的建构成为可能。将良知视为人的天植灵根,更突出了儒家人性至善的一贯思想,不仅显示了其发动起用的积极动能,更能够维护生命本有的尊严和价值,要在使每一生命都活泼自由畅遂调适,从而更自觉地参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创造活动。良知在主体论层面上,又表现为人的道德理知与道德情感。良知能够自知自身本然之善或心性本然之善,又自然地朗现为廓然大公的道德判断准则,并以道德律令的形式自然地、不容已地指导行为实现善。与康德认为道德情感不能通向自由意志不同,道德情感既是良知的重要显现方式或实现方法,也是上达本体境界或步入自由意志不可或缺的生命实践环节。良知从本体界与存在界转入主体界与实践界,则不能不特别强调“致良知”的工夫。致良知的目的乃是要实现生命的至善价值与至善意义,成就博大的人格气象和圆善的人生理想,既是人类安身立命的终极性归宿,也是人类最伟大的人性去蔽化改造工程。



                                  二、关于王阳明谱牒搜考的几个问题 

  作为研究王阳明世系及家世的基本资料,除了记述其个人经历和心路历程的年谱外,家谱无疑最为重要,族谱次之,宗谱再次之。然王阳明家谱,修或没修过,本身就是个历史之谜;与阳明有直接关系的王氏族谱,已难觅其踪;现存于世的若干种王氏宗谱,仅与阳明及其家族存在间接关系。本文主要是对近年来发现的几部王氏宗谱进行了具体考析,纠正了一些错误结论,认为:要回答王阳明一支为何没有修谱的疑问,可能要从王家的过早衰微以及户籍关系等原因中去寻找答案,而其最直接的原因,可能还在于其后人没有修谱的需要和动力。如果说王阳明不修家谱,是因为戎马倥偬、无暇顾及的话,那么其后人未修家谱,则主要是因为阳明家族的过早衰微。此外,明中后期开始的一些名宗大族对修谱不够重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三、从王阳明之“诗”看王阳明之“悟”

  王阳明的“诗”是生命成长之“诗”, 王阳明的“悟”是境界自由之“悟”。“诗”与“悟”关系密切,“诗”是“悟”的意象表徵,“悟”是“诗”的精神之魂;从“诗”可以看到“悟”的次第和“悟”的境界。“悟”中之“诗”和“诗”中之“悟”相互结合而“知行合一”,彰显了阳明心学的体用功夫。



             四、黔中王门后学研究综述

  王阳明“龙场悟道”这一具有学术象征意义的事件,标志着阳明心学发端于贵州。由于王阳明及其弟子或再传弟子的继承和发展,贵州涌现出一批心学名士,形成了黔中王门学派。然而《明儒学案》却遗漏了这一学派,《明史》亦未为孙应鳌一类人物立传,加上其他各种历史原因,黔中王门长期晦隐不彰。近几十年来,贵州学者纷纷从黔中王门的源起、形成及孙应鳌等代表人物的研究着手,掀起了研究热潮。本文即是对上述两个方面研究成果的综述,希望能为黔中王门后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



           五、泰州学派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泰州学派是中晚明最为活跃的思想流派之一,对我国中晚明思想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花了大量的篇幅介绍这一学派。后世学者也对这一学派有所研究。目前关于泰州学派的研究,从总体来看,主要是围绕着泰州学派的师承关系、泰州学派的性质和基本特征、泰州学派的历史影响等三个方面展开的。第一个问题主要是事实方面的考察,第二、三两个问题属解释学的问题,涉及解读路径、诠释视野等问题。笔者认为,要推进泰州学派研究的深入发展,必须立足新的时代背景,运用新的解读方法,重新解读泰州学派。



            六、儒家学统体用辨

  儒家思想的核心本具有道体与德用两层涵义。孔子说《易》有不易、易简、变易三意,不易、易简即指道体,变易指德用。《大学》、《中庸》对儒家明体达用的传统,尤其具有承上启下的重大作用。惟后代学人大多以修齐治平经世致用为信条,殊少究心于格致诚正之道体潜修默证。但尽管如此,儒家传统由于宋明诸大儒的阐发,孔颜心传道体仍得到了开显,体用兼赅的学统亦不绝如缕。当代新儒家的学问走向各有偏差,均应回到道体与德用合一的立场上来重新谋求发展。易言之,尊德性与道问学,二者必须体用兼赅。明体达用,依用见体,明体不能不格致诚证,达用则以修齐治平为目的,《中庸》所谓“博博渊泉”的文明成就,必须经此路径始能臻至。



        七、孝惠帝、孝文帝与汉初“以孝治天下”考论

  汉初孝惠帝、孝文帝既自身践履孝道大义,又推廓至治国方略,开创了汉世“以孝治天下”的教化模式。其中,尤其以孝文帝为最著,无论是从《大学》的修齐治平,还是从《孝经》的天子之孝来讲,文帝都完美的体现出传统孝道的精神所在。



        八、程颐对《周易》的认识及解易方法

  程颐作为义理易学派的主要代表,直接孔子,汲取孔子易学之精神,“推天道以明人事”,将《易》学研究与现实的功用紧密结合起来,并以天理解易,易理更加哲理化和政治伦理化。程颐为对抗当时盛行的佛、老之学,借助《周易》的义理,将儒学高度义理化,重建儒家学说的本体论、心性论以及实践论。探究天理、穷理以尽性以至于命是程颐治易的基本原则,而最终的归宿则是致力于现实社会治理及人生的道德境界的提升。在注解易学的方法上,程颐还汲取了汉、晋唐时期诸家易学的解易原则和方法,以义理解易又不废象数,使卦象与卦爻辞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和哲理化——即因象明理,以理解易,既注重经书之间的“互训”,也重视以史解易之法,将理论和具体的历史事实结合,从而奠定了程颐易学在经学史、儒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九、《梅氏书平》与茶山《尚书》学方法论

  茶山是朝鲜朝经学大师,然其治《尚书》学的成就与贡献鲜为人知,其多卷本《梅氏书平》也少为国人所知,这是一部专攻梅书之伪的煌煌巨著,尤其是在研究特色与方法论以及考证思路上都超迈前人,应该高度重视其在经学史上的意义与地位。同时,在近代中国经学的跨文化传播史上,这也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经典著作,值得学者们深入研究。



        十、明代的贵州儒学教育与地方性经学的形成

  贵州属边远地区,开发较晚,在明代未建省以前,教育发展缓慢。但在明朝建立尤其是贵州建省以后,由于国家权力的介入,贵州教育勃然兴起,先后设立了各级官学。在官学的推动下,贵州的民间教育也以私塾、义学等形式大量设立。至明中叶, 王阳明贬谪到贵州 ,促进了贵州书院的发展。贵州学校的兴办,儒家学说的推广,确实使过去被视为“蛮夷之区”的一些地方,风俗丕变,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风貌,产生了一种“崇文教”的社会心理。由于明代规定“科举必由学校”,教育已成为当时人们的重要政治生活方式。随着教育的发展,必然会促进学术研究的活跃,由于明代学校和科举皆以儒家经典为根本,这首先便促成了贵州地方性经学的形成和发展。贵州是王阳明心学的发祥地,贵州经学是以阳明心学为契机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但因尚处于草创阶段,明代贵州的经学著作不算多。据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所著录的统计,一共只有十九种。从这些著作看来,其研治范围几乎遍及群经(只缺礼类及孝经类),这可以窥见明代贵州治经的规模。从写作年代看,除易贵所作在王学产生之前外,其余的大都写作于王学盛行以后,它们大都可以说是王学影响的产物,从中可以窥见明代贵州治经的特色。



           十一、时间体验中的天道观

  作者从古人对时间的深厚体验的视角入手,剖析了天道所蕴含的时间因素及两者的内在关联。正是由于中国天道思想涵摄了时间性,所以“天道”才未成为一个外在超越的实体、至上之神,而始终内在于人的生存体验之中。



            十二、清儒朱书十二论

  安徽宿松人朱书是清初程朱派理学家,发扬伊川所倡“敬义夹持”,曾与陆王派的李二曲辩论,否定王阳明“四句教”首句“无善无恶心之体”而肯定次句“有善有恶意之动”,因为前句浓烈于禅宗色彩。对《周易》六十四卦,他强调谦卦教人忘却心中实有。在交友的态度上,朱书比较孔门子夏的严谨与子张的宽容。庄周主张“与古(人)为徒”,朱书将道家先贤改为儒圣,珍惜冲破时空拘束的“神交”。他反对“仕而优则学”,力主“学而优则仕”,由于贪官污吏不求学而擅长登龙术。朱书竟欣赏张居正严禁书院讲学,理由“讲学之名立,则附会者多,实不足够。幸亏他褒赞张载《西铭》“民胞物与”即天人合一的精神化境,认为民风应尽量削减违反和谐社会的诉讼。有趣的是他感谢农具“镃基”而不求赏赐,似老子激赏圣王立功而不矜伐。虽错误抨击王学偷盗佛教唾馀,朱书正确彰显同乡的明代忠臣金忠士、金星耀父子廉敏刚断且勇猛谏诤。24孝包含郭巨埋儿,朱书诃斥郭巨实践遇孝,即反迂腐。朱恬斋善撰游记,不信奉道教而赏誉老子感染朱元璋废除“五刑”之外的酷刑,访苦县濑乡(今河南鹿邑)时推崇老子为赠言的仁者。难得他引《水经注》及《河渠志》,洞悉卢沟原名桑乾,燕人“卢”指浑浊而非芦苇,卢沟桥非芦沟桥。



            十三、“命”与“知天命”

  人的命运各各不同,趋利避害凸现人自然人性层面的基本倾向。“知命”是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知命”一方面对表现为个人命运的坦然接受,另一方面表现为对责任的认同。“知天命”意义在于:它高扬儒家终极关怀的博大情怀。



       十四、论孟子“四端说”对孔子“忠恕观”的发展

  孟子在继承孔子“忠恕观”中之德性主体、心理发生和推己及人三大原则基础上,提出“四端说”,其内含转化机制,形成了“本心—→四性—→四心/四端—→四德—→成己—→及人—→爱物—→知天/事天”完整的“内圣”开出“外王”的体系。



         十五、佛教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该文尝试以欢喜的语言,从历史的缘起,关怀哲学与文化、宗教的悲智层面,展开述说:(一)原始佛教在印度;(二)佛(教学在中国、台湾与世界;(三)佛学在当代思想的意义与价值。



         十六、中国禅宗的心性论主张与传统思想背景

  作者撰写此文目的,在于显示中国禅宗形成的几个方面的思想特点。这些特点既与传统思想观念相关,又与佛教本土化有联系。禅的中国化过程联系到了历代祖师对先前的中国思想的会通,更伴随着佛教与中国社会文化的适应。这中间有对印度佛教的传统三学——从戒到定到慧——的改造,也对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主体性与自主性精神的极大吸收与及显扬。它既促进了中国哲学认识理论的深化,也丰富完善了中国佛教自身的解脱途径。作者指出,主观主义精神的极度扩张,导致禅宗一度相对地轻视宗教解脱的外在形式,但它仍然有一个复归传统的过程。这当中,始终得以突出的是禅的宗教解脱经验中的独特性、直觉性、超越性。



          十七、中国传统文化与为人之道

              ——2007年4月在上海文化界座谈会上的演讲

  张尚德先生自述与汪道涵及冯契先生的交往,乃是生命中最值得怀念的往事。器用世界的文明虽然不断变迁,但人性的高贵与善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却是永恒的。人活在做人的基本意义之中,无论逆境或顺境,都应该始终如一,平静厚道,拥有智慧的人生,将社会改变成“义”的世界,则无论个人或整个人类,都可说是有福了。作人的普遍道理,可以概括为七把钥匙。第一把钥匙是“信”:信天、信地、信人、信物、信自己。第二把钥匙是“生”:“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命的深厚力量无处不在,无情而暴戾,则禽兽弗如。第三把钥匙是“守序”:人要知时、知量,配合自然的秩序谋求生存和发展,而现代文明最重要的一项课题,便是让人的生存合乎秩序。第四把钥匙是“定”:在静定中下工夫,使个人乃至整个人类文明都走向安定的坦途,社会风气必然会出现“民德归厚”的现象。第五把钥匙是“善”:“善”就是“福”,是一切福的根源。第六把钥匙是包容与客观:客观即绝对接受正确的经验与活生生的真理,包容则是绝对不自以为是。第七把钥匙是反省与进步:透过反省来调整自己并谋取和谐,人人互依互助,互谅互容,互喜互悦,天、地、人都成为和谐的合唱组曲。人要有人格,然后成就风格,再将风格普化为社会性的风尚,发展以成德为归宿的文化。儒家忠恕以行仁,墨家尚同以显爱,道家冲虚以合道,佛家慈悲喜捨以成万类,都可以转化为海纳百川的文化成就。



十八、存在与体悟——在“纪念黔灵弘福禅院赤松和尚开山33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演讲

  本文是作者近年来的一篇演讲记录稿,讨论了存在与修行,存在与空性,存在与本体,存在与意义,存在与真实等一系列重大佛教理论问题。在教理与心宗、道统与学统,以及如何回应现代性挑战,如何诗意地安居等方面,也依据自己的习禅体验提出了相应的看法。作者特别强调生命体验及其实践的重要,认为这是人类不断开拓新的价值领域的根本基础。而佛教的现代性转化和发展,也必须以不丢失自己的超越性为前提。



        十九、中国传统音乐“以和为美”的哲学思考

  “和谐”是中国人的宇宙观,也是审美思想的重要基础。儒道释三家的哲学思想建构起了中华美学的宏伟殿堂,无论是儒家推重的“中和”,还是道家向往的“至和”,乃至释家的“圆融”,都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大化境界,反映出中华民族崇尚“和谐之美”的文化心态。与西方音乐重视“音本体”的思维方式不同,中国人的音乐审美意识,是将音乐与人生、与社会、与天地万物联系在一起的,关注文化建构胜于关注音声系统建构。中国传统音乐表现出旋律和顺自然,线条灵动;节奏方园有致,自由顺情;音色丰富多姿,和美适性等审美特性,都与“和”的审美意识密不可分。



        二十、自我的转化与审美主体的生成

               ——张载美学思想研究

  美学思想的核心在于强调现实中的人应该成为审美的人,因为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符合人的本性和人的使命;现实中的人要成为审美的人,必须首先进行自我转化,因为现实中的人并非就是一个已然状态的审美的人;自我转化不在于外,而在于内,因为转化的根源就蕴藏于人的内心,只要将心中美的一面弘大出来并搁置其上就行了;当自我完成这一转化后,现实的(当下的)世界就是一个审美的境界。可见,审美的境界并不在遥远的未来和彼岸,而就在当下的现实。也就是说,完成了如此的自我转化后,审美境界即然出现。张载的这一美学思想,不但体现了宋明理学对儒道禅(特别是佛教禅宗)的吸取(“三教合一” ),更为重要的是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美学的现实性品格。总之,在张载看来,美在主体,美的生成在于主体的自我转化。



         二十一、文化正典意义生成的符意学考察

  该文作为批评性的学术追问,将文本的建构性话语过程、符义生成-表征策略、话语主体及文本-话语修辞学等维度,纳入文化外观设定的主-客、元话语对对象话语的对位视野,在意义历时生成与共时结构、意义转换与阐释框架内,对文化正典文本的文本-话语的功能意义、符义生成与表征诸维度,尤其是文化塑型与维系功能、正典与文化逻辑、话语-文本的一般特征,以及自我修辞-辩护动机性建构、正典的支持性互文本系统构型等,进行了反思性的文化符意学考察。



         二十二、梁启超的新民思想与阳明心学

  作为中国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之一,梁启超对国民性的关注,乃是与其开启民智、民德的“新民”思想相始终的。无论是梁启超思想发展的前期或后期,中国传统文化对他都有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尤其阳明心学在梁氏的思想言说中,仍有清晰的表现与延续,并因应时代作出了某些创造性的转换。



      二十三、从《苌楚斋随笔》五种看刘声木的“文化遗民”情结

  作者认为如果将集道统担当、学统承续与文化整理等职责合为一体,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文化遗民”,刘声木无疑可归属于“文化遗民”之列,他的变名和筑室,以及称颂遗民、称颂遗民纲常节义、保存文献和从事撰述等行为,既是透过学术探索的缝隙来凸显对遗民的情感、气节、撰述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挖掘、传承和开拓了学术文化的研究领域。刘声木对道统、学统与文化整理等内容的自觉追求,印证了他“文化遗民”的个性特征。


     二十四、改造民众:抗战时期贵阳民众教育的必要性 与目的性探析



  抗战期间,民众教育空前发展是贵阳教育事业的一个突出特征。该文通过揭示贵阳民众识字率低、生产技能落后、国家民族意识淡薄、体质弱等素质面相,探讨战争背景下这座内陆城市借助教育“改造民众”的必要性问题。而这种“改造”既开发了支持抗战的人力资源,又加快了贵阳及其市民的“文明化”进程。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