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往来
申理事长玉玲先生阁下大鉴:
承蒙贵会馈赠乡贤大德杨周焯先生遗书万余册,泽惠学子,德被家乡,士林无不赞叹称颂,山川亦为之增色。
周焯先生一生工作勤勉,建树甚多,成就突出,皆传为口碑,为时人所乐道。虽长期服务台湾社会,仍念念不忘家乡文化建设,曾担任贵州同乡会理事,主编《贵州文献》,多次往返台、黔两地,联络两岸人民感情,不仅汲汲为乡邦父老谋福祉,而且关心华夏文化之复兴,凡所过之处,皆树立风声,诚一代大德,黔中英杰。
我与周焯先生相识,乃在1997年菊月仲秋,时正值贵州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四海嘉宾云集,宏谈高论,妙趣横生。周焯先生也多次发言,实可谓警语清句逼人,乃一见如故,交流叙谈甚多。以后周焯先生凡赴筑,均必相邀见面,畅谈颇久,相知甚深,乃知其不仅古道热肠,亦爱好丹青诗文。每次见面晤对,均必有新作赐我,谈到尽兴处,则大声朗诵,颂之不足,则引吭高歌;歌之不足,又手舞足蹈之,一派童心烂漫,完全入于游戏三昧之中。
二00二年,我由师大调入贵大,仍执传统学术思想教席,同时创办中国文化书院,虽障碍重重,备尝艰辛,仍多得同道支持,所谓德不孤,必有邻也。周焯先生闻知后,亦多次来函鼓励。二00六年中国文化书院新址落成,拟举行隆重庆典,海内外学人欲前来祝贺者甚多,台湾贵州同乡会亦拟组团百人莅临。为办好此次庆典盛会,周焯先生乃与饶德俊将军一行三人,先期前往敝校商议有关事宜。此次见面,大家聚谈甚欢。周焯先生与饶将军代表台湾贵州同乡会,赠送敝院陈立夫先生亲笔题辞条幅,上书“中国文化乃人类和平之根基”十三个大字。时周焯先生车祸受伤尚未痊愈,需拄扙才能行走,行动颇为艰难,然为推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仍奔波不倦,乐而忘忧,始终沉浸在游戏三昧之中,给人带来无穷的温暖,情形十分令人感动。
是年九月二十五日,适逢孔子诞辰,中国文化书院新址落成庆典正式举行,台湾一行近百人亦如期到达,由德俊将军代表同乡会宣读贺辞。我在稠人广座中找到周焯先生。他依然拄杖,行动不甚方便,但眼神仍予人以温暖,一派天真烂漫的笑容,似乎仍沉浸在游戏三昧中,根本就与任何病痛折磨无关。这次见面可谓终日相伴,天南地北,几乎无话不谈,晚上又一起观赏了敝院举办的音乐会。周焯先生兴致很高,不时摄影拍照,依然沉浸在游戏三昧之中,一任天性自然流露,完全忘人忘己。当夜台湾朋友下榻花溪国宾馆,大家都流连甚久,不愿离去。次日我赶往国宾馆为大家送行,与周焯先生久久握手话别。不意这竟成为永诀,其情其景历历如在眼前,思之颇感黯然神伤。呜呼!大德骑鹤远逝,惟有生者伤痛不已。或许周焯先生在另一个世界,同样入于游戏三昧中,完全摆脱了世俗世间的烦恼,忻享无尽的光明福祉。如此则生者虽然伤痛,亦可稍得慰藉耳。
周焯先生曾多次告诉我,他一生兴趣广泛,家中藏书满架,倘一旦大限到来,愿将全部藏书近二万册,全部捐赠给贵州大学。谁知所言竟成谶语,周焯果然不久便撒手西去,然其遗爱当长驻人间,为家乡莘莘学子永远铭记。
周焯先生逝世后,我曾电话询问其夫人芷平女士,言走时极为安详平和,当为上上善终。芷平女士遵照遗嘱,慨然赠书。德俊将军与程伟礼教授,皆年事已高,仍不辞辛劳,穷七日之力装箱,又耗资十三万元人民币寄运,殊令人感佩。书籍运抵敝院,据告重量达五吨,总数一百箱,搬运三小时始毕。其数量之多,装箱之劳苦,运寄之费力,实可想而知。倘若方便,均代请转致谢忱!芷平女士尤要节哀保重,好自珍摄。大家共同努力,始能完成周焯先生慈悲仁爱之事业,以告慰其在天之灵。
贵州同乡会遵照周焯先生遗愿,将其全部藏书送抵敝院后,学校领导极为重视,曾多次指示必须认真做好著录编目工作,并设计专柜珍藏之。一俟书籍登记著录毕役,即拟举行隆重赠书仪式,时间则暂定为十月上旬。故特慎重邀请贵会届时组团莅临,共襄盛举,既缅怀周焯先生,亦发皇吾国学术文化,同时增进友谊,将仁爱遍撒寰宇。
贵州同乡会在李志鹏、饶德俊两位理事长领导下,凝聚大批热心公益事业的有识之士,做了大量增进海峡两岸友谊的善举,赢得社会各界的尊敬。今继续由阁下主持,仍以发扬光大固有传统为职志,先后数次率团返乡,播下友谊种子。倘若贵会不以后进弃之,仍望加强交流,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弘扬华夏民族自尊自强精神,增进海峡人民共同一致之福祉。
专此 肃颂 春祺
张新民及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
全体同仁敬上
二0一0年四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