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要“山鸡”变“凤凰”想到的
余耳言
贵州继荔波“丹霞”地貌梱绑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后,侗族大歌历经八年,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终成正果,鸡窝里又飞出了一只金凤凰,喜讯传来,侗寨苗乡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这几年"申遗热"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掀起,对于财政困难地方政府而言,不必讳言其申遗初衷,自然有相当部分是奔着经费去的,但比起漫漫“申遗”路和个中难以计数的人财物投入,简直是九牛换一毛,只算经济帐肯定不划算,何况还不是每只鸡就能幸运打扮成“金凤凰”的,能入选“世遗”者亦是九牛一毛。就拿侗族大歌这只散养在黔东南州原生态民间沃土的山鸡来说,历经了世世代代“淘尽黄沙始到金”的传承与弘扬,又用了与抗日战争同样的八年时间申报方得浴火重生,这样的申遗需要足够远见与胆略的。
正因为“风物长宜放眼量”,故而各地迎难而上冲刺申遗“独木桥”的势头始终有增无减,人们风风火火地赶着要把“山鸡”变“金凤凰”。
一方面是把“申遗”当成一个契机,唤起民众对祖先创造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进行重新思考,促使本地独特文化的挖掘、抢救、传承与利用科学化、规范化,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文化传统、保护祖先留下的自然环境和我们生存的家园。使文化遗产承载民族精神,焕发时代生命力,让文化遗产在“薪火相传”中弥久逾新,为我们烙下文化身份和文化之魂,使我们在全球化的时代,保持个体与民族的身份认同和文化提醒,在面向未来的时候,拥有数千年不坠的创造力和根植于黄土地的文化表达与幸福方式。这正是申遗第一要务。
另一方面是为了“养在深闺无人识”变成“天下谁人不识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众所周知,而今的市场经济是眼球经济,文化是旅游的根基和支撑,没眼球形成不了旅游,没文化底蕴的旅游就失去了“源头活水来”。据有关专家考证,一般“申遗”成功后,游客增加都在10倍到30倍之间。这可谓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搞好了“两利双嬴”。
当然也不乏一味盲目地把申遗当作“摇钱树”——抢救保护的兴趣远不如开发利用的兴趣高,纯把申遗文化载体当作吸引客源、发财致富的金字招牌。事实上,这种功利的申遗冲动,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韩国就是一面镜子,近年来热衷申遗疯狂到与中国抢注“商标”的程度,4年前将端午节以“江陵端午祭”成功申遗,又如法炮制将“中医”改头换面为“韩医”正在申遗,现在又提出废除中国“书法”、日本“书道”等名称,将“书法”改为“书艺”申遗。在人们对韩国式可以不问为何申遗的申遗革命表示敬畏、仰视乃至质疑的时候,我们不妨更多把它视为一种启示,一个警钟,倘若不顾计成本与风险,纯粹为了申遗而申遗的虚名,那么倒不如放弃不应该的申遗,去做几件实事来得更实在些。
而中国包括颐和园、丽江古城、布达拉宫以及云南“三江并流”等六处世遗是-座警钟,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被黄牌警告,面临吊销“世界遗产”称号的危险。无论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南京云锦还是贵州侗族大歌……对于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的是一种对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爱护,一种全社会对文化传承的共识,需要用整个社会所逐渐培养起的意识与氛围乃至全民文化素养的基石作铺垫,并非朝夕之功就能一蹴而就的。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申遗之路着实艰难,作最初申遗的决策更难,这需要超乎常人的大智慧、大眼光和大勇气,再则申遗成功后也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后申遗时段”一样任重道远,需要的是更大的责任担当,要走的路更加漫长,没有大片梧桐树如何留住“金凤凰”。
但愿我们理性地管好老祖先留下来这份家业,守住全人类共同的遗产,不要让它迷失在急功近利与无序开发中,成为圈养在商业篱笆里,栖息于舞台艺术枝头上的一只“金丝鸟”。愿文化遗产“活”在民间,永远扎根于民族这块沃土,申遗的山鸡成为真正永驻我们精神家园森林里的“金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