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良知与爱化为生活世界的普遍现象——就“绿丝带”现象答贵阳市文联副主席穆培贤问(第六期)

发布时间: 2013-10-17 浏览次数: 44

          让良知与爱化为生活世界的普遍现象
       ——就“绿丝带”现象答贵阳市文联副主席穆培贤问

  时 间: 2009年4月8日
  地 点: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
  谈话人: 张新民
  笔 录: 穆培贤


  文房四宝、大型书案、书画卷轴,外加竹椅竹几盖碗茶……,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韵味,一种特有的道场精神氛围,便从这些古雅的物品中弥散开来。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一座致力于弘扬传播中国文化及其所蕴涵的精神意象和生命智慧的学术机构,通过长期身教与言教的示范,已成为激励人的精神世界,改变人的品格气质,升华人的生命境界,展现人的心性光明,塑造大学人文氛围的理想家园。

  “溪流智水消心火,/山送仁风扫世尘”。这是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涵远读书楼前的一幅楹联。透过“智水”与“仁风”的活泼轻松氛围,围坐于绿树掩映的庭院中,院长张新民先生接受了采访,谈起了“绿丝带”。

           一、道德必须以深广的人性为基础


  “绿丝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现象,是民间自发地发动起来的。现在参加的人越来越多,实际已经成为一个符号化的象征了。提到“绿丝带”,提到社会上的各种善举,我们就会想到来自民间一群善良的人。他们主动为社会做一些自愿的无偿的服务性奉献工作。这是一种来自本心本性的力量,它肯定来源于人的善良的一面,良知的一面,人性光辉的一面。我个人认为,我们讲伦理、讲道德,必须深挖人性的根源,不能不有心性的深广植根,否则便容易堕入虚假或欺骗。中国传统文化从来都把道德看为成是一种行动,而非口头的空洞言说。道德的本义即行动,绝非语言世界的漂浮物。它永远都只能是一种行动,通过行动来见证人的存在,通过行动来显现人的道德,通过行动来维护人的尊严;又凭借人的存在来勘验人的价值,凭借人的道德来显现人的本性,凭借人的尊严来实现人的交往。人性、道德、价、意义、行动,它们本来就是五位一体的。
假如我的行动没有道德的力量来支撑,行动就不能称为道德行为。只有自己愿意做的,是自觉或自发的行为——发自本心本性愿意做的行为,依据我们内心绝对律令做出的抉择,才可称为道德,才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否则就难免不有功利,就有可能杂入了私欲。行为是为了表现或扮演给别人看,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称其为道德。

 
          二、什么是人类应有的道德联结


  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行为?我们只能抓住两头,一头是行动,一头是人性,二者合为一体,才构成真正有本有源的道德。从“绿丝带”发自民间心愿的行动看,它应该是符合道德的自律性要求的。在2008年雪凝灾害极端特殊的环境下,政府有困难,社会有困难,老百姓有困难,大家都有困难。灾难最容易把大家团结起来,因为我们共同面对外部不期而至的威胁性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是战争,也可以是天灾,我们必须以群体性的方式来加以回应,不能不将群体公共利益置于优先的位置上。尽管我们生活在共同的城市,但往往相互都是陌生人。可能谁也不不认识谁。然而灾难一旦降临,我们会感到原来大家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生活共同体。就是这一生活共同体的概念,共同的生活世界交往的需要,让我们发现人与人在城市生活中的联接是多重性的,他者永远都是自我存在的必要条件。譬如我们看意识形态的联接,权力形态的联接,经济利益的联接,都有可能将自我放大,以为自我应该具有支配权,成为利益受惠的中心;但我们也有必要看到尚有血缘关系的联结,生活世界的联结,道德伦理的联接,则必须顾及他人的存在,应该给予情感的关心,维护人本该享有的尊严。当然,我所说的联接,往往都是无形的,尤其情感的联结,道义的联结,我们未必看得见,摸得到,但却可以感受到,领会到。因为它可能是隐藏的,内心深处带有意向性的,必须通过行为或表示,才能转化为产生学意义上的现象。但只要感受到别人的关心,获得了别人的理解,我们就会感到温暖,我们就有愉悦——存在就有价值,生命就有意义。道德的无形联结一旦崩溃或解体,社会的危机就有可能随时爆发。
  民族集体的灾难一旦降临,道德价值必不可少的诉求立刻就会出现。无形的道德联结很快便会溢出原有的隐蔽状态,以行动的方式显现为有形的联结。例如“绿丝带”活动自发自动地产生了,好多车主都自觉自愿地将道德情感转化为具体地行动,都主动在自己的车上挂上绿丝带,象征着道德情感联结的有形化,表示秩序建构的再实现。我不认识你,你不认识我。你招手,我停车;你需要坐车,我让你乘车;你的目的地在哪里,我就把你送到那里。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利,只是出于生命真实的需要。当然也是道德情感的命令,源自内心绝对律令的要求。社会群体的道德联接显现了,受的世界落实了,良知的作用显现了,人际交往必不可少的温暖产生了。但最重要的是将其转化为持续性的伦理建设,促使其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常态现象,巩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强化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感应。这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社会稳定的心灵依据,秩序建构的人性活泉。只有以伦理的基本关系为出发点,我们才能更好地建构经济关系,成就健康合理的政治联接关系,认同意识形态联接方式。即使血缘关系是人的最天然的关系,朋友关系是人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我们也有必要将其扎根于情感的世界中,并与可确保其更具持久性的道德伦序合为一体。


            三、人人都是天然的儒家

  生活世界为什么需要以伦理来联接,社会秩序建构要不要以道德为基础?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天然的儒家,这不是夸奖儒家如何好,而是儒家建立道德学说,主要立根于人性,来源于心灵,从心性论讲出去,不离人的具体存在。譬如我们看到小孩落水,我们天然自觉地就会去救,是恻隐之心命令我们去救,是内在良知要求我们去行动。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每个人都是天然的儒家。既表现了恻隐之心,也落实了儒家学说。恻隐之心天然本有,不需要人为建构,当下即可呈现,当下即是天然的儒家。甚至我们观察动物世界,同类受到伤害,动物也会去救,也有结伴互助的时候。
看见小孩落水,我们出于恻隐,出于人人皆有的同情之心,于是便服从康德所说的绝对律命,无丝毫功利念头地主动去救。不是家长的命令,不是政府的指挥,不是意识形态的强加,也不是事后要得到什么奖励,通过行为引起别人的重视和宣传,完全是因为恻隐之心,因为救人乃是自己的本份,不求就内心愧疚不安,不救就会受到良知的谴责,是与遥远的天道相应的良知呼唤我们去救,是生命内具的性分的规约要求我们去救。不救就心思神虑长久不安,就不符合人人皆有的心性的本质,违背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存在价值,丧失了生命社会化实现过程必可不少的意义。儒家就是从人性的恻隐之心出发,建立起一套形上形下合为一体的道德学说的。人性及其活泼起用的心灵,犹如一位严正公平的法官,它总是通过明了意识的作用,审视自己的行为,判断自己的言论,做出应该或不应该的存在抉择。也就是说,我们要建立一个道德世界伦理的世界,我们需要寻找一个本源性的能够展开和实现的立足点。试问本源性的立足点在哪里,谁是我们行为的主脑或主宰?我个人认为,当然就是我们人性固有的可以活泼起用或展开的同情心、恻隐心、怜悯心、辞让心、羞恶心、尊敬心。这正是我们人性本有的天然真实,代表了实存主体的固有本质,尽管难免不受到压抑,欲念的阴霾时常会将其遮蔽覆盖,机心总是束缚道心。更严重的是,道德的世界有时也会虚伪化,即假道德的名义去实现功利的目的,道德于是便沦为工具或手段,道德也就非道德化,人也就彻底异化了。道德的虚假最易伤害道德本身,就像西方世界假上帝的名誉做出各种恶事,最后的结果便是人的道德世界的虚假化,不仅有可能埋葬人的意义世界,甚至有可能颠覆社会生存必不可少的秩序。最后就是尼采宣布上帝己死,福柯断言凶手就是人自己。 人表面上是杀死了上帝,实质则是杀死了自己。 人丧失了具有活泼创造生机的德性生命,当熟就只能行尸走肉般地苟活在恶浊的俗世中, 虽活犹死,实死去的活人。

           四、道德的根本要义在于行动



  以“绿丝带”活动为参照视角,反思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将道德理想世界和现实生活世界更好地粘合在一起,怎样使社会成为道德的社会,人亦成为道德的人?道德的社会必须由道德的人来充实,道德的人也必须通过社会才能实现 ,然而我们怎样才能作到人与社会都是道德的呢?
我想应该首先应该看到,人性本来就有道德的一面,道德才代表我们存在的本质,恶则是私欲妄念区分人我物己,人自隔于外部世界引发的结果。所以重要的是如何通过人性自发自动的行为,把人性道德或善良的一面引导出来,使其变成社会行为,化为公共现象。行为则要普遍化,现象也要文明化,不仅构成普遍化的人伦或人际关系,也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最常见的交往形式,才能彰显人的精神特质,显示人应有的存在方式。这当然需要教育的配合,尤其是身教的具体到场。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一切人的存在方式都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我们究竟应该存在于什么样的状态之中。广义的教育也就是无所不在的文化,文化的功能就是帮助我们成长,从自然的人转化为文明的人,文明的人必然是道德的人,能够凭借理性和良知做事做人的人;否则文明必退堕为野蛮,人亦将下陷为禽兽,价值与意义立刻消遁,世界将一片黑暗。
道德与价值当然不会与知识对立,但也不能说道德知识越多就越有道德。你可能不认识一个字,但你可以是有一位道德的人。一个孩子落水,去救的人不一定需要什么知识,不能说道德知识多的人就越会去救,道德知识越少的人就越不会去救。甚至拥有一大堆知识理论的人未必去救,而具有素朴人性本质的人反而会去救。从这里我可以说:什么是道德?道德就是呈显——包括人性的呈显,良知的显现,生命本质的显现,道德律令的当下展开,仁爱之心的当下落实,不需要繁琐的分析,不需要繁琐哲学的讨论,不需要逻辑概念的演绎,不是因为论证得出结果后,才发出救人的行动。
  从人性良知的呈现,从恻隐之心要求我们立即去救人这件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良知作为形上本体,是可以转化为良知行为或道德现象的。良知现象即意味着本体与行动,并通过行动与行动的现象发生关联,构成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德行为,形成多种多样的伦理现象。上世纪三十年代,熊十力与冯友兰就有一场辩论。冯友兰说,良知是假设,良知是概念。熊十力说,良知是呈显,良知是行动。冯友兰之所以认定良知是假设,主要是因为哲学讨论必须预先设定逻辑展开的起点,提出道德学说讨论的前提。其实,一个孩子落水,我们不需要概念分析,我们不需要道德分析,也不必政府过多地号召,我就要去救,良知要求我必须救人,救人就是行动,就是良知的呈现,与任何外部世界的功利无关。这就是道德。当然政府事后可以表彰,通过表彰促使其形成风气;但救人的目的不是为了政府的奖励和表彰,否则就违背道德本身的目的了。


           五、政治的目的在于维护人性的尊严

  “绿丝带”是当时系在车上的标志,表示我可以帮助别人,无条件地帮助别人。帮助别人的目的是奉献我的爱心,爱心由内向外显用,关注的是别人的困难,是困难之际的主动援手,是寒冷天空的阵阵春风,是凝冻大地的绿色萌芽,是一切善良心灵相互慰藉的生命暖流。一位青年要求将绿丝带转给朋友,想让朋友也加入“绿丝带”行动。也许他的职业在一般人看来不很正规,但关键或危难的时候,道德与良知的调动,已经和社会职业的分工没有什么直接联系了。
  “绿丝带”已经是一个象征符号,象征着良知的召唤已落实为人的行动了。良知在行动中闪现,行动则见存良知的存在。
“绿丝带”活动有特定的内容,是应对突然降临的灾难的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如果将具体的场景抽离,就成了互爱、互助、互信、互尊的象征性符号。因为“绿丝带”活动产生于民间,是民间自发自愿的活动。作为社会民风的符号,我们一提到“绿丝带”,就又会想到那么一段历史,想到那些具体的场景,想到人类始终渴望爱与关怀的情结。情结来自民间的生命实存,它代表人类永远需要互助、互爱、互信和互尊,一切与之相反的异化现象,都从根本上违背人性的本质,都需要予以彻底的批判。
我们透过“绿丝带”活动便不难知道,人人都有爱心,爱心来自人性结构的本质,闪耀着灵性生命的光辉,足以维护存在的尊严,也能庄严我们的生活世界。因此,我认为,可以把“绿丝带”作为传递人间温暖的符号。社会需要爱的联接体,我们有必要让老百姓知道,他们不是道德的被动接受者,不是生活的旁观者,他们永远都是道德的主体,永远都是生活的直接参与者!
  我经常想一个问题,在正常的世俗的普通环境状态下,人性的光明面似乎不容易为人觉察,往往在战争和灾难的境遇中,才显得良知和爱更加可贵。然而我们尚有必要追问,在世俗化、平均化的常态生活中,人性的光明面还存在吗?
通过2008年的雪凝灾难,我们应该对人性有个基本的估计,这牵涉到治国方略的问题。回到历史传统看问题,唐代“贞观之治”是真正的盛世,当时有法家和儒家两派。法家学者认为人性是坏的,而且是越来越坏无法提升改造的,唯一的管理办法高就是高度防范,进行专制性的压制,实行愚民政策。儒家学者则认为,如果人性越来越坏,从三代到现在,再往下延续,从五千年到今天,人不是坏到了极致,甚至全都变成魔鬼了吗?所以应该尊重人性,采取宽和温裕的治国方略,给予人们自由创造的生活空间。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人有为善去恶的可能,人虽堕落而仍有超升的可能。唐太宗采用推行的正是儒家的治国理念和方法。“贞观之治”是开明开放的,最后作到了天下大治,可说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全国三千万人口,只有囚犯十三人,甚至监狱都不需要了。


         六、在生活世界中实现人生本有的意义

  从“绿丝带”活动可以看出,老百姓是善良的,人心是有秩序化的自觉要求的,政府的作用或功能是引导,是展开健康合理的移风易俗的工作,是尊重历史文化中的人的我发展方向选择。移风易俗就是文化建构工作,目的就是把善良引导到常态生活中来,变成普遍性的社会行为。例如大家乘公共汽车,有人主动让座;路上有人跌倒,有人主动掺扶。我觉得就是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伦理自觉行为,一定不能教条化,反而要生活化。教条代表空虚无聊的世界,生活才是涌动着真实的活泉。要让老百姓知道,道德行为应该是日常生活中本有的行为,每一个人都是道德世界的主体。
作为个体的人,试问通过日常生活,我们讲道德或伦理,对生命存在有什么价值意义?对修身养性有什么实际的帮助,对社会的秩序化运作有什么具体的作用呢?
至少,你可以体验到生命升华过程的喜悦和幸福,感到生命升华和沉沦大不相同的存在意义。略举一例:两人都生产玩具,一个人生产玩具,想到将玩具市场规模做大,让全世界的儿童都可以买到自己的产品,然后如何盈利,自己又如何挥霍消费,从中也会感到功利化满足的虚荣自足和愉快。但另一个人生产玩具,当然也想将市场做大,让玩具分送到千千万万的儿童手上,为他们带来快乐和幸福,他们又将快乐和幸福传递给其他儿童,而父母为他们买了玩具,作为感恩,他们孝敬父母,人人都有和睦的家庭,有和睦的家庭就有和谐的社会,心中会升起无限的超越的价值满足感。我们不难看到,同是两个生产玩具的人,同样都赚钱,一个想到自己的挥霍,但另一个想到他人的幸福,他们感受到的喜悦和幸福是有差距的,他们体验到意义也是有悬殊的。所以说,真正的伦理道德,它会产生意义,使体验更深邃,让生命更真实,最终则家庭更和谐,社会更美好。就像“绿丝带”活动一样,不仅帮助了别人,而且也创造了意义。
现在社会有些失调,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过分功利化,也就是所谓的不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疏离失调了,人与人的关系也疏离失调了。人在异化的充满戾气的场景中生活,会产生许多相互感应的负面的不良后果,导致各种人生与社会的病相。天地间本来就是一气感通的,一切存在都是互为条件的。记得一位诺贝尔奖获主利用蝴蝶效应,生动地解释他的基本理论。什么是蝴蝶效应呢?简单地说,南部非洲有一只蝴蝶,只要扇扇自己的翅膀,就有可能引起北美洲的一场风暴。实际就是说,世界是相互感应和相互影响的,假如自然气候本身失调,人与人的关系失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调,无论自然或人类都将处于失序状态,肯定就会产生各种难以预测的灾难性问题。就像现在大家忧虑的:冰川时期的到来,第二个洪水期的到来,人类会不会回到诺亚方舟,大禹治水的那个时代。什么样的力量才能将人类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各种随时可能发生的灾难。当然,今天我们拥有高科技,但高科技也有两面性,一方面确实增强了人的能力,改善了人的物质生活,扩大了人的生存动的空间;一方面我们也有必要看到,如果没有价值理想或道德伦理的约束,也会不断地掠夺自然资源,造成地球资源的破坏。人类应该反思,我们所做的一切,如果以天、地、人来定位,依据更广阔的时空领域来分析自己的所作所为,我们就应该反思,我们的行为对自然有什么影响,对社会有什么影响,对我们生存于其中的空间有什么影响,对人类长远的未来有什么影响?我们对自己的行动应该小心翼翼,任何行为抉择的后果都应该由我们自己来负责。


         七、社会的进步有赖于习俗的养成与改善

  伦理世界的建立,道德主体世界的建立,人的价值的真正实现,需要很长的过程。从整个人类社会观察,人们服从道德,服从伦理,不是服从一种命令,服从一种教条,而是服从一个习惯,服从一种习俗,服从让我们心安的良知。比如乡村生活世界,大家都要敬老,而不是因为有敬老的理论观念才去敬老,而是一种习俗或习惯引导我们去敬老,不敬老就会感到内心良知的不安,就会受到族群舆论的谴责。传统社会的村民有自己的私田,但也有族群内部的公田。大家共同出力耕作公田,公田面积可能不大,但谁也不能私自买卖公田,因为置办公田的目的是供给穷困孩子读书,使鳏寡老弱得到赡养,守节妇女得以安置。这就是一种习俗,大家自然而然地去做,不需要政府干预或号召。现在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纯朴习俗破坏或冷落了,我们不知道应该遵从什么或服从什么。
2008年雪凝灾害期间的“绿丝带”活动,让我们重新思考,是不是可以把价值理念和伦理道德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习俗。习俗就是文化,就是生活方式或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就应该这样去做,就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具体内容,同时又将生活内容转化为一套礼仪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养成民族高贵的文化精神和伦理精神。商业市场则应该培育商业伦理精神或市场伦理精神,也就是行业规范或交往习俗。如果任何一个人不守信用,就会丢失行业信誉,为社会习俗所不允许,甚至付出无法在商业圈立足的代价。当然,制度的管理和法制的建构也是必不可少的。道德伦理变成实实在在的生活习俗后,就渗透在人的行为方式之中。我们都生活在自己的文化圈子里,就会自觉地遵守或服从习俗的潜在规约或范导。
  “习俗”要真正扎根,就应扎根在人性上,札根在社会的集体良知上,扎根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上,扎根在人人都共识共认的伦理精神上。文化传统必然内涵一套价值系统,离不开道德伦理的建构。因为我们要积极建构类似于文化习俗的制度,而不仅是政府的权力管理制度,前者才是老百姓自觉遵守的习俗化制度,必须做到文质相宜,充满了人性化的具体内容,充分展示社会交往必不可少的礼乐精神。它是无形的团结与凝聚的联结链条,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之中,形成民族自我的特殊礼仪文明。公民道德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借助于民众自动形成的习俗,才不会流于空洞的形式,仅仅是语言世界的夸夸其谈,而非行动世界的具体现实。小时候如果不吃净碗里的饭,家长就会严厉呵责,说长大要长麻子;浪费了粮食,则说雷公公会打。伦理道德借助于习俗教育,很有效地规约着我们的行为,较之任何道德说教都显得更有力量,远比任何空泛劝诫都更有效果。
  不过,教育的作用也很重要,要用非常形象的故事,展开人性升华或人格锻练的必要,了解他人存在对自我存在的重要。历史文化中的二十四孝图,无数的先贤忠义故事,就家庭伦理或社会道德的建构而言,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建构作用,就影响了几千年的人心。一旦解构或打倒了,家庭或社会立根的基础也就动摇了。当然,二十四孝的具体内容也非一概可取,可以随时代的变化而主动加以调整。但重要的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价值真空,否则整个民族都会堕入虚无的绝境。
  最后仍要回到“绿丝带”,讨论我们的主题。“绿丝带”符号化后,就成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象征,通过象征意义的指引不断扩大关爱的范围。如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上级下级之间,一切社会结构都要有爱的关系来加以润华,一切社会存在都要有爱的春雨时时渗透——包括对自己的关爱,当然更重要的是对别人的关爱——关爱成为生活世界最常见的场景,人永远沐浴在关爱的阳光之下。人活着就应该关爱他人,关爱家庭,关爱社会,关爱民族,关爱国家,当然也关爱自然,关爱一切值得关爱的生命与存在的对象。“绿丝带”在哪里,关爱就在哪里,是真正发自本心本性的关爱,是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关爱,是与宇宙大化同体的关爱。“绿丝带”代表人性的善良,代表关爱的行动,它源自实存主体本来的良知,体现公共空间应有的价值。如此提炼“绿丝带”所传递出来的文化信息真义,就能够知道生命应该长久珍惜的是何种意义与价值了。


(录音穆倍贤、方启华)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