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大师林语堂宏扬东方智慧而不囿于哈佛汉学(第一辑)

发布时间: 2013-10-17 浏览次数: 568

                  上篇

  牟宗三老师晚年讲解庄子〈齐物论〉时,顺便批评留学德国归来的华裔太傲慢。当然他非作全称命题「凡德国留学生皆傲慢」,而指一般印象。起码唐君毅老师之师宗白华和唐师门生黄振华(台大哲学系已故教授)皆不傲慢。有人感觉哈佛大学硕士博士心高气傲,但是起码林语堂(1895-1976)、陈荣捷教授谦厚。褔建漳州(龙溪)人林语堂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赴哈佛深造比较文学,师事语言家培瑞(Bliss Perry)和人文主义者白壁德(Irving Babbitt),床头金尽时写信向胡适求助,胡适以北京大学名义捐助自己荷包中的二千元美金(每月40元),令林语堂感动。妻子盲肠炎用尽千元陪嫁金,他不想长期受内兄救济,遂应法国青年会征召赴法国东部勒克勒佐巿,贮钱进大文豪歌德故乡的耶拿大学攻读一学期,转入印欧比较语法学的发源地莱比钖大学,补修哈佛功课获硕士衔,再得莱大博士学位。由于出身耶教牧师兼教师家庭,他尊敬而不信奉「反基督徒」尼采,却钦佩法国散文家蒙恬(田),吟〈四十自 〉诗:「尼溪(溪)尚难樊笼我,何况西洋马克斯。出入耶孔道缘浅,惟学孟丹我先师。」尼溪、孟丹即尼采,蒙田。胡适曾作北大英文系主任,聘他为此系教授,他28岁青年得志,三年后转教厦门大学,受鲁迅等感染而批评留洋生道:「其时文调每每太高,这是一切留学生刚回国时之痛病。后来受《语丝》诸子之影响,才渐渐知书识礼,受了教育,脱离了哈佛腐儒的俗气。所以现在看见哈佛留学生专家架子十足,开口评人短长,以为非哈佛藏书楼之书不是书,非读过哈佛之人不是人;知有世俗之俗,而不知有读书人之俗;也只是莞尔而笑,笑我从前像他。」(《语言学论丛.弁言》。上海:开明书局,1933)林语堂留欧四载,超越狭隘的哈佛学风。令我联想师祖贺麟获哈佛硕士衔后留学德国,谢扶雅、谢幼伟与梁实秋得此衔后不再留学。但是哈佛大学至今仍执美国汉学牛耳,宛若中国武术界的少林寺。连密西根大学汉学名教授孟旦(Donald Munro)也是哈佛博士。名字上他宣宗仰慕周公姬旦与孟子,著作上他极推崇朱熹。当年「语丝派」骨干周作人和林语堂虽不喜宋明理学而像鲁迅提倡西方「公正比赛(游戏)」(费厄泼赖Fair play)精神,诃斥不正当手段。鲁迅考虑国情后主张缓行fair play,1926年林语堂推荐他任教厦大。厦大的理科主任刘树杞当权,排斥文科精英且削减经费,鲁迅痛感厦大只需教师「学者皮而奴才骨」。翌年鲁、林先后辞职。鲁迅主张以科学与文艺改造同胞消极懦弱的国民性,林语堂洞察中国人多昏愦、卑怯、颓丧及傲惰。鲁迅认为卑怯表现于听天由命的「中庸」,林氏《翦拂集》亦将孔子所倡「中庸」误解为惰性结晶,提倡爽快讲究欧化改变老大帝国的民族癖气。郁达夫颂赞林语堂作品浑朴天真和真诚勇猛。1928年林氏又撰独幕剧《子见南子》,弹诃孔子游说乞贷开后世文人依附军阀为生的恶倒,讽刺男女授受不亲的迂腐风俗,开启妇女解放运动先河,竟遭山东曲阜孔子后裔控告,逼使他转为职业作家。

  在《大荒集》序林语堂自述由草泽逃进荒野易趋孤傲,更易认识自身和宇宙。书中5篇〈萨天师语录〉非译尼采杰作而借天师口讽刺社会黑暗,不同周作人避难而进「苦雨斋」漫谈草木虫鱼。〈机器与精神〉一文像胡适主张必有物质文明才可讲究精神文明,方能保存国粹。他称许日本物质发达始能建设大规模的图书馆与博物院。留日的鲁迅回国翻译苏联文学,林语堂却译意大利哲人克罗齐《美学.表现的科学》、英国才子王尔德《艺术的批评家》及丹麦批评家布兰代斯《亨利.易卜生》。1932年牛津太学和平会邀请他演讲〈中国文化之精神〉,他褒颂中国人文精神。创办《论语》半月刊后「八仙」包含林语堂、俞平伯、周作人、老舍、郁达夫、丰子恺、简又文(笔名「大华烈士」)及姚颖。1937年8月日寇侵华,《论语》出至117期停刊。他创办《人间世》半月刊,撰发刊词提倡小品文治炼情感和议论于一炉,闲适地摹绘人情世故,但勿玩物丧志。1935年他改办《宇宙风》半月刊,出至152期,连载了老舍《骆驼祥子》。林氏强调幽默(humour)的人生观即我佛慈悲,异放嘲讽(satire今译讽喻)与揶揄(irony今译反讽),因为不伤忠厚,弃酸辣而臻冲淡,不忸怩作道学家丑态。最上乘的幽默表现光辉心灵和丰富智慧,令人会心微笑,欣赏作者悲天悯人。幽默大师萧伯纳来上海,助长一股幽默风。幽默以外,林语堂提倡性灵,推崇明代湖北公安派袁氏三兄弟,认为性灵表现为文章,赞成克罗齐学派斯平加恩(Spingarn)所谓诗人成败端在能否完善纯美地表现自己。林语堂又鼓吹闲适,夸谈95%科学发明与画时代哲学皆得于卧床被窝,令我联想欧阳修所言灵感出于马背、厕所和枕上。鲁迅指出中国新文学作家难以闲适。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兼为出版家,(她的第二任丈夫是出版公司经理)约林氏写书《吾国与吾民》。英语书名My与卖同音,仇敌将它丑化为《卖国与卖民》。其实林氏亦讽英国最高学府骄子云:「剑桥学生走路仍然可以宛如天地间惟我独尊,牛津学生走路宛如天地间谁为独尊皆不在乎。」难怪波士顿对岸的大学城也称剑桥,哈佛与麻工(MIT)在此。

  在〈谈东西文化〉,林语堂用三人对话(trialogue)指出西方主动地格物致知,东方主守地安心立身。在《我的话.行素集》他宣称对生活无奢望苛求,「要一块小园地,不要有遍铺绿草,只要有泥土,可让小孩搬砖弄瓦,浇花种菜,喂几只家禽。我要在清晨时,闻见雄鸡喔喔啼的声音,我要房宅附近有几棵参天的乔木。…几棵竹树,几棵梅花。」何以不提家乡特产荔枝、龙眼和水仙花?我欣赏他不像某些洋人投诉邻居公鸡扰人清梦,且爱傲雪寒梅甚于娇艳桃李,何况修竹象征气节呢!

  中国人太爱人情面子,《吾国与吾民》勘破它似是而非荣誉,给人实质的光辉却不能用钱购买,男人争夺面子,妇女为它自尽。面子比命运、恩典、宪法更受珍重,甚至决定兵家的胜负。中国传统虽敬老而轻视妇女,宋代以来缠足陋习令人痛心疾首。我游山西平遥古城时某女团友告诉我:有些缠足妇滋生蛆虫。奇怪的是宋明理学家竟无一位以人道主义为妇女请命。难怪林语堂刺讥中国人的忍耐举世无双。(他曾想将次女名字改为「无双」,她考虑此名可解为找不到配偶,父亲遂改为「太乙」。她主编中文版《读者文摘》时,丈夫黎明担任中文大学出版部主任。其姊林如斯服务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因「无双」地与美国丈夫分手后独身寂寞而上吊自杀;其妹是香港大学生化系讲师,我不知其夫是谁。)林语堂列举同胞八项德性,包括最富刺戟(激)性的「老滑俏皮」,一到中年就成坏骗子,越老越不要脸。我认为不要脸既指无耻非指不要面子,因为「面子」是别人赏赐的,粤俗客套说「赏面」。可惜他不提同胞刚毅抗击外国侵略者,夸张了中国民族的惰性,贬损文学为文人雅士余酒后的消遣品。1936年他一家五口乘船赴美国三藩巿,往宾州赛珍珠家暂住,转居纽约中央公园旁的公寓。林太乙《林语堂传》忆 其父会见戏剧家奥尼尔(差利卓别灵后来的岳父)。诗人弗罗斯特及德国小说家汤马斯曼。次年林语堂《生活的艺术》面世,它列表比较中日俄德美法英七国人民的现实感、梦想(理想主义)、幽默感和敏感性,给中国人现实感给分最高而理想主义打分最低。他采纳法国哲人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强调人似猴的生物属性或动物遗产,但是人类尊严在从事生产甚至征服自然。他说:「旅行是必需的,而战争却是奢侈。」此语最适用于2003年3月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役。无奈布殊总统缺乏悲悯和幽默,尽管林语堂鼓吹:「派遣五六位最优秀的幽默家去参加一个国际会议,给与他们全权代表的绝对权力,那么世界有救了。」他错误将老庄哲学归属玩世主义,正确理解陶渊明逃避政治而非人生;推崇城市隐士为最优越的半玩世者,因为擅长用智慧去优游岁月;例如清代李渔(笠翁)《闲情偶寄》介绍吃蟹法,张潮《幽梦影》享受生活情趣。我曾于李求恩纪念中学用林语堂英译《幽梦影》作翻译教科书。他像道家热爱自然界云:「大自然本身始终是一间疗养院。…至少能够治愈人类的狂妄自大的病。」他留意国画将人绘得细小;不妄人类渺小,可从黄山的花岗岩山峰汲取灵感。《生活的艺术》殷勤译介明代屠隆《冥寥之游》,针对西方盛行受日历钟表及摄影支配的虚假旅行。1938年林氏《孔子的智慧》在纽约出版后,他全家漫游意大利、法国,撰英语长篇小说《Moment in Peking》,自译书名为「瞬息京华」,首部中译本称《京华烟云》。它分三部:道家的女儿、庭园的悲剧、秋之歌。1991年郁达夫之子郁飞译本恢复作者原定书名。书中两位主要家长分别信奉道家与儒家。他刻意模仿《红楼梦》,且仿禅学曹洞宗始祖洞山良价的偏正观与临济宗义玄的宾主观,将书中数十角色分为主中主、主中宾、宾中主、宾中宾四类,似史湘云的女主角姚木兰身心俱美得亳无缺陷。曹雪芹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林语堂勾勒姚曾牛孙四大家族。科学家孔立夫可能以作者自身而非矿冶系毕业的儒家陈立夫为蓝本。作者心仪代父从军的奇女子木兰(非姓花而姓木),所以笔下姚木兰活泼的心灵翱翔至天际,其妹姚莫愁安详的心灵宛若春天的大地。莫愁像海蜇(水母)黏护夫婿孔立夫,恰似林太乙谓母亲似海葵吸住父亲这块岩石。姚氏姊妹的高洁道家父亲独自云游十载,显然是林语堂理想的城市隐士。他的长子迪人、二女木兰和幼女莫愁依次喜爱贾宝玉、林黛玉和薜宝钗,木兰集黛玉才智、宝钗美貌、史湘云风姿与沉复《浮生六记》里陈芸的雅素于一身。木兰想丈夫孙亚娶其女生曹丽华作妾,现代妇女必定要求离婚。古今官场同质,林语堂在第10章描绘宦海的弄潮儿说:「只要不过于诚实也不过于没耐性,不太想有作为也不太想变更现状,不太善感也不太有良心,又有得力的靠山,就一定官运亨通。」我认为诚实太近似有良心,「不太有良心」宜改为「不太麻木」。他像老舍与林海音酷爱北京,颂褒它融汇气候、地势、历史、民俗和技艺,尤其是北京人说话安详悠闲的腔调。他又似明清之际张岱醉心杭州,将京、杭比拟丰盛筵席与特等龙井清茶。然而《瞬息京华》非以庄周哲学为主导精神。

  二战爆发,林家由巴黎迁往伦敦再返纽约。1939年11月他在纽约发表文章〈真正的威胁非炸弹而是观念〉,令我想起牟宗三老师〈观念的灾害〉。6月他〈希特勒与魏忠贤〉一文准确推测希魔将如宦官魏氏自杀,因为法西斯政府「不近人情」。须知此语出自《庄子.天下》批判墨家苦行一段。相反地,独裁暴君不苦自身而害苦人民。翌年林家徒居重庆,亲睹日本飞机狂炸,遂回纽约写长篇小说《风声鹤唳》(A Leaf in the Storm),初译者是后来香港天主教首领徐诚斌(明代徐光启后裔)神父。宋碧云译本悲忿慨叹日寇南京大屠杀云:「猩猩只为雌伴而打斗厮杀。就是在文明最原始的阶段,人类学中也找不到人类为娱乐杀人的记录。」纳粹党也未屠杀娱己呢!书中姚迪人之子姚伯牙谐音博雅,非学者而为战略家,终于为成全挚友老彭(潘)与情妇崔娟玲(丹妮)而杀敌牺牲。老彭丧妻后信奉襌宗佛教,视战争为罪孽。1942林语堂编译《中国与印度之智慧》及《英译并评注鲁迅的警句》,同年已撰国际问题书《啼笑皆非》(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次年他赴重庆演讲〈物质主义与世界和平〉,宣扬孔孟老庄之道,主要是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他在西安观孤儿收容所孩童歌舞,收养了12岁孤女金玉华多年后带返纽约。在纽约他谏诤美国政府,以老子不争斗不居功的哲学渴望美国成为世界道德领袖,焦虑美国成为世界首席军权国家!《啼笑皆非》综合儒道佛三教,诉诸超越时空政治的道德理想,对政客当然无效。廿世纪初页德国拉采尔提倡地缘政治学(Geopolitics)或地略政治学,武断地理环境决定政治生活,林语堂抨击此「假科学」结合血与地,旨在操纵世界和扩展国土;又诃弹耶鲁大学教授史班克孟《世界政治中的美国战略》不外地缘政治学,结尾15页的毒液比希魔《我的奋门》更厉害。1944年他的抗日游记《枕戈待旦》(The Vigil of Nation)出版,对粤黔两省过度简略。

  1947年林语堂《苏东坡传》(原名「快活天才:苏东坡生平与时代」)问世,赏誉苏诗清新、自然、工巧且悲天悯人,尽管李白较崇高和杜甫更伟大。他敬仰苏轼如耶稣所谓具备蟒蛇的智慧兼鸽子的温柔敦厚,即人中麟凤。苏轼成立救儿会防止杀婴劣俗,林氏推崇他实践最上乘的佛学。他对小人章惇升宰相后的逼害不念旧恶,我怀疑他感章惇遭贬謪已算报应。此书瑕疵在彻底否定君子王安石的人格和功绩,将荆公模拟王莽与希魔。翌年林语堂编译的《老子之智慧》出版,序论比较老庄谓老子像美国宽大慷慨的田园诗人惠特曼与法国顺应自然的卢梭,庄子则似美国散文家梭罗与法国精明狡猾的伏尔泰。48至49年,林氏第三部长篇小说《唐人街》面世,主角是华裔洗衣工家庭,豪及餐馆老板。1953年第四部长篇小说《朱门》出版,女主人公杜柔安像姚木兰出身富贵,却弃继承遗产权以嫁爱郎李飞。

  1954年秋至翌年春,林语堂受聘为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提出两宗旨(学生须贯通中外、所学有用)八方针──提倡电化教育、成人教育、设奖学金、行导师制、创立大学出版部、倡导学术研究、与英美大学交换教授以及兼收男女生。他的女婿黎明是校长室行政秘书,相当于副校长;兼以次女林太乙为秘书,侄儿林国荣做会计长;南大彷佛是「林家铺子」,虽实践《礼记》「内举不避亲」而确似任人唯亲。文学院院长熊式一曾于伦敦公演杰作《玉宝钏》,进修班主任贵阳人黎东方是巴黎大学史学博士。其余领导皆不著名。由于好大喜功地苛求一流大学水平,林语堂与执行委员会冲突,半年后辞职,却领两年半薪津。林太乙谓父亲遭政治迫害。他们旅游欧洲,林语堂激赏莫扎特家乡莎尔斯堡妇女美腿的和谐曲线。长女离婚不开心,三女相如开心考进哈佛大学研究院攻生物化学。1955年林氏小说《奇岛》或《远景》出版于伦敦及美国新泽西州,女主角传播和平主义;男主角希腊籍哲人劳士在太平洋菰岛建立共和国,安排她结识富于作家气质的高贵英国青年。劳士的外祖父是中国人,他有1/4华裔血统,在日本京都沉醉于禅学,又受印尼巴里岛印度教感染,流浪十载后决心做隐士,偕轻财重义的希腊船王实验理想。道家形态的劳士最厌教条,鄙薄教条为心灵的死水,而尊重人性,创建「男性心灵抚慰学院」。《奇岛》预言苏联垮台,废除无产阶级专政以及镰刀铁锥并图的国旗,1989年果然应验了。作者表示理想生活是住英国房子、装美国暖气、娶日本太太、交法国女友和雇中国厨师。现今看来起码日本妻室一项错误,中国厨师一项可能永远正确。

  林语堂与廖翠凤隐居法国南部超过一年,返纽约在冷战年代撰《武则天传》,洞察武氏敏锐冷静的智慧结合厚颜无耻的野心,部署推翻丈夫的皇朝。虽然精明强干,她是中国历史上最凶残的暴君和荡妇,影射苏联的史太林。比起刘邦的吕后(愚蠢村妇)的阴险奸诈,武后更危险。此书缺陷在完全抹煞武曌(音照)广开言路等优点。它面世后三载,郭沫若四幕剧《武则天》演出,矫枉过正地承接抗日初期宋之的翻案剧本《武则天》。1957年国民党中央党部第四组主任马星野邀请林语堂老师访问台湾,他在台南成功大学演讲〈清朝的汉学是否科学〉,答案当然否定;又往台北台大讲《红楼梦》,坚持曹沾写足120回,非由高鹗续成;再于师范大学讲〈老庄考据方法的错误〉,列举康有为。梁启超、顾颉刚、冯友兰与钱穆的谬误。两年后他的《从异教徒到基督徒》出版,宣称深蒙辜鸿铭启迪,反对逃避现世去追寻来生,主张仿效禅宗接受现世。他说人奋斗向善,似鲑(三文)鱼依本能回归诞生地产卵。1961年美国国会图书馆请他演讲〈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他以徐志摩代表新诗,鲁迅、沈从文。冯文炳(废名)及徐吁代表短篇小说;他用两个月访问中南美洲六国,演讲〈一个不羁者的自白〉,〈我们不良习性的好用途〉、〈阴阳哲学和罪恶问题〉、〈中国文化遗产〉、〈科学与好奇心〉、〈直觉和逻辑思维〉等;加添已刊登的旧作如〈说避暑之益〉和〈假定我是土匪〉,36篇文章凑合新书《不羁》(The Pleasures of a Nonconformist),英文书名原指不肯就范者之乐趣,胜于纽约思想史家杜兰(Will Durant)的书名《哲学的乐趣》。61年林语堂长篇小说《红牡丹》出版, 述晚清22岁不羁寡妇梁牡丹护送亡夫灵柩还乡中途及以后的风流韵事。她终于嫁给农夫兼业余拳师傅南德,此名似由西班牙普通姓氏Fernandes译音。梁牡丹旧情人表兄梁孟嘉赞她「举世无双」,可见作者患「无双情结」,近似牟宗三老师临终自诩「古今无两」。两年后林氏《赖柏英》(Janiper Loa)面世,男主人公陈杏乐19岁从故乡漳州赴新加坡习法律得学士衔做律师,失掉青梅竹马的恋人表妹赖柏英,累害单恋他的富家女吴爱丽自杀后,与舞女韩星同居,反被这葡中混血荡女拋弃,竟能与初恋情人共谐连理。作者描写英国殖民地时代的狮城道:「有些人因为寂寞、想家、绝望而失常──着戆症。…著名的精神病,侨民们都把原因归咎于马来妇人给他们喝的一种魔药。」此药应为「降头」吧!陈杏乐说「山使你谦卑。柏英和我就在那些高地上长大」。其实林语堂的童心把漳州的高地美化成崇山峻岭。他的初恋情人赖柏英甚至问:「世界上还有比我们这儿更美的山谷吗?」林语堂似未援引俗谚「别人老婆与自己文章(最佳)」。上半由于妒忌;下半因为自我中心,如曹丕所言弊帚自珍。本身作品必「佳」,因为酝酿它们的家乡风物至美。这是一厢情愿而无伤大雅的信念。倘若林赖亲临四川九寨沟,便悟往昔是井底蛙了。64年出版的林语堂最后长篇小说《逃向自由城》(The Flight of Innocents),基于与逃奔香港的内地知识分子交谈,虽欠生活体验而非闭门造车,特别是对广东惠阳农村的扫描。他曾选定清代李汝珍《镜花缘》为必读好书,影响林太乙将它译成英文。66年林氏伉俪于台北阳明山麓租雅致白屋开池栽莲荷养金鱼,宣称彷佛漳州老家。决心在台终老,他发表关于《红楼梦》的文章尾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次年推出《无所不谈》二集。台湾有人反对他将孔子语皆视作幽默,恰似林氏不满宋儒讲孔子时理学(道学头巾)气太浓厚。连老友徐吁也评他偏狭。他像胡适尊崇孔孟、顾炎武、戴震与颜元且贬抑理学杂糅佛教至「半禅定」,但是胡适比他仰慕朱熹。难得林语堂看透中国重直感、近情、贵实践及安身立命,而西方重推理(即近智),分析解剖及客观了解。清初怪杰金圣叹列举「不亦乐乎」33事,包括登陆渐闻乡音,林氏闻闽南语生同感。67年起他主编《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于72年由中文大学出版。

  1968年6月国际大学校长协会于韩国汉城举行第二届会议,林语堂应邀作调和东西文化议题主讲人,演讲〈趋向全人类的共同遗产〉,指出「道」比西洋哲学「真理」广泛;如果东方民族培养对科学真理和政治民主的敏锐观察与反应,西方哲学跃离学究式理论圈子而重返社会生活范畴,则裨益世界和平。他在台北参加国际笔会的活动。1921年英国女作家司各森发起组织此会,简称「笔」(PEN)的三项主要成素是诗人(Poet)、散文家(Essayist)与小说家(Novelist),30年代蔡元培为首的中国笔会包括林氏加入了。廿年后台湾恢复笔会,贵州人张道藩任会长,由胡适门徒罗家伦继承。巴金等64位大陆作家于80年加入国际笔会,台湾的中国笔会改称台北笔会。69年罗家伦病逝,林语堂继任会长。次年亚洲作家会议举行于台北,林氏虽为主席团主席而无演讲,诺贝尔奖得主川端康成讲〈源氏物语与芭蕉(禅宗诗人名)〉。76年在汉城的国际笔会,林氏演讲〈论东西文化的幽默〉,将幽默比拟心灵开的花朵、温润细雨、潺潺溪流或绿茵上的阳光。75年维也纳举行第41届国际笔会,他当选副会长及诺奖候选人。素来关注佛祖与耶稣的爱和恕,他在《八十自 》宣称受不了康德哲学又厌恶经济学,体验主体愿望与客观现实的差距。翻译方面,四位卓越的闽人就是严复、辜鸿铭、林纾与林语堂(原名和乐或玉堂)。



                  下篇

  林语堂、冯友兰与钱穆皆生于1895年,冯钱同逝于1990年;而林早卒14载,享寿仅81岁。有趣的是他的诞辰10月10日刚为上世纪第一个国庆节,我念小学时香港仍订为假期,正如国父孙中山的诞辰11月12日。林氏记忆力逊于陈寅恪、钱钟书、饶宗颐与金应熙,譬如他在美国追忆故乡漳州平和县 仔村的族庙「铜壸宫」(供奉《封神榜》的赵公明),竟将 仔的别名「铜壸」误作音近的「东湖」。70岁时他自述三方面感染他最深:父亲林至诚、二姐、漳州西溪山水。他的袓母信耶教,健硕得用扁担击败十余土匪。父亲兼奉儒耶,见义必勇为,曾劝逼贪婪的税吏降低对贫苦老汉的税金。他支持「百日维新」运动,悬挂光绪帝画像于客厅墙上,似德国莱布尼兹与法国伏尔泰等恪尊康熙。难得他通过欧洲传教士范礼文博士争取西洋科学和宗教书刊,尽力供儿子留学。其妻杨顺命名字像吾母邓顺安充满道家色彩,性格也逆来顺受。她生六男二女,三兄依次名叫孟温、玉霖(后来任厦门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和清(似北宋隐士林逋之字和靖),四哥夭折,弟名林幽(可能影响他取《楚辞.九章.怀沙》「孔静幽默」下半译Humour);大姊端珠,二姊美宫,后者和五弟语堂读林纾的翻译小说后居然合编恐怖曲折的历险故事,善意哄骗首位听者母亲,说是世界名著,多日后母亲方知真相。临嫁时美宫赠和乐(玉堂)四毛钱勉励他扬名立万。次年他回乡,悲怆知晓二姐怀孕八个月时染鼠疫谢世。当年耶佛之间有碰撞,例如某星期日礼拜堂照例传出钟声时,一位儒生击鼓道:「耶稣叮当佛隆隆」,企图以佛鼓凌驾耶钟。林家昆仲拉绳鸣钟,吸鸦片的失业儒生孤军作战,终于贫穷到售出大鼓,林氏得精神胜利。1958年大炼钢时人无法打碎该钟,它幸存至今。 仔铭新小学某老师批评林氏作文「如巨蟒行小径」那般愚拙,林氏视为上联,暗撰下联「似小蚓过荒原」。成名后他在纽约寓所喜接访客长诗《荒原》作者艾略特,好象老天爷安排。林氏幻想发明万灵药,只配制治外伤的「好四散」;他梦想据虹吸原理创造抽水机灌溉菜园,可惜不能解决某关键问题而须放弃;他渴望开办打擂台式「辩论商店」,以修辞才华响应挑战。1967年林至诚装裱朱熹手书的对联拓本,挂在 仔新教堂墙壁,启迪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他十岁时跟两兄就读鼓浪屿的教会小学,毕业转入厦门市教会中学寻源书院,上课时偷看课外杂书,厌恶中等教育浪费光阴,造成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断层。在中学和大学都乐于考第二,我猜测由于老子主张不争及不敢为天下先。临考试时期,圣约翰大学诸生拚命读书,林氏却于校园苏州河畔垂钓,难道模仿庄周?他遵父命入神学院,但是爱上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回家渡假时又遵父命讲道,他演讲〈把圣经当文学来读〉,离经叛道地说耶稣是部落之神,协助约书亚消除仇敌;又谓《约伯记》是犹太戏剧,《列王记》为犹太历史,《雅歌》乃情歌,《创世记》与〈出埃及记〉是犹太神话传说,表现无限创意。父亲和监督领悟他不宜当牧师,他告别神学院。

  可怜圣约翰大学图书馆仅藏书五千册,三分一属于宗教类。他借阅张伯伦《十九世纪的基础》、斯宾塞《伦理学》及达尔文《物种原始》,认识进化论后依旧喜欢赤足,当北大教授时不穿鞋行走于办公室地毯,认为穿鞋表示人类退化。辜鸿铭欣赏妇女缠足,林语堂激赏初恋情人赖柏英的天足,感染夫人廖翠凤谓美的基础就在脚上。由于未坚信耶教而且家贫,他丧失第二位爱慕的美女──陈天恩医师的长女陈锦端。陈医生介绍邻居钱庄老板的女儿廖翠凤给林氏,1919年林廖结婚同赴哈佛。他俩焚烧结婚证书,深信离婚始需要它。然而娶不到陈锦端,成为终生的心灵创伤。她32岁方嫁厦门大学教授方锡畴。出国前三年林氏在清华大学教英语,接触「两位有一流才智」的胡适与陈独秀,胡适戏言林语堂是清教徒。林氏颂褒褔建同安人辜鸿铭绝顶聪明,而反对辜氏忿世嫉俗的偏激论调,如「中国虽盗贼贪官污吏,然〔而〕中国的社会整个是道德的,西洋社会是不道德的。」林语堂一针见血指出:「谓中国不需法治,不需军警,未免掩耳盗铃。」辜氏竟吹捧中国政府创立于道德基础,贬抑欧美政府创立于商业基础。他不懂儒家往往轻视法律而仰赖「君子」治国。林氏看透:「君子不够分配,而放小人于位,以君子之道待之,国欲不乱,其可得乎?」中国政治常为一笔「胡涂君子账」。弃医从文的英国小说象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施建伟《林语堂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页77漏其姓Maugham)以辜鸿铭为儒家典范,必误导读者,辜氏谴责袁世凯叛逆清朝,竟不诃斥他欺世称帝。林氏正确批判他的民族自大狂,即连糟粕也当作精粹。

  在致疑古学者钱玄同的函中,林语堂提出根治民族劣根性的六项原则: 非中庸(反对永不生气)。 非乐天知命(反道家顺命观)。 不让主义(同胞太爱礼让)。 不悲观(即今语审慎乐观)。 不怕洋习气(如穿孙中山式洋服)。 必谈政治(针砭新月社禁止打麻将与谈政治)。钱玄同歌颂林氏为鲁迅、陈独秀、吴稚晖三位后彻底批判国民弱点的第四人,可惜钱氏忽略最早的梁启超和同时的胡适。北洋军阀政府的教育总长「复古派」章士钊规定小学生读四书五经,虽不切实用而能传播国粹,林语堂像胡适高足傅斯年否定读经救国的价值,而倡精神欧化,但非陈序经所倡全盘西化。他又似庄周厌恶官场,毕生仅做半年的「官」──1927年于武汉任外交部秘书。换句话说,卫灵公夫人南子的情压倒了周公的礼。林氏在《论语》发表〈论政治病〉诙谐说:「做了官就不吃早饭,却有两顿中饭,及三四顿夜饭的饭局。…凡官僚都贪食无厌;他们应该用来处理国事的精血,都挪起消化燕窝鱼翅肥鸭焖鸡了。…我总不相信,一位饮食积滞、消化不良的官僚会怎样热心救国救民的。」林氏可曾想到:佛教对付以贪为首的三毒?自订极高薪津而抗拒减薪的高官,是否将贪污推到最高境界「合法化」呢?孔子说:「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狂狷分指太积极与太消极。也许受清代光聪谐(律元)《有不为斋随笔》濡染,林语堂将自己书房称为「有不为斋」,表示在做官方面消极,暗示于创作方面积极。遗憾的是他在中文打字机的创造,累他欠一笔债。「有不为」似包含理发,廖翠凤屡次劝逼他去剪发洗头。这幽默雅书斋挂着梁启超手书林氏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宇宙一词太夸张了,难道林氏懂得外星人的语文?他曾常写文章批评政府,廖氏劝他勿再「邋遢讲」,此厦门话意谓胡说八道,实为进取的狂言。爱批评政府的香港人称蛙为田鸡,厦门人将青蛙叫做水鸡,林氏喜以闽菜「水鸡汤」在书房招待上海文化人,如鲁迅、郁达夫、徐吁、刘大杰、留学剑桥大学归来的浪漫美男邵洵美以及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吴经熊与剑桥出身的绅士式英文教授温源宁。1978年首届国际中国哲学会中,台北文化大学擅长禅宗文学的邢光祖教授,特别向我推介温氏(《天下月刊》主编)北京大学英文系主任)。

  文学方面林语堂坚持幽默→性灵→闲适,对照鲁迅提倡匕首、投枪式杂文或战斗的「阜利通」(Feuilleton是法国报章文艺副刊),安于「据牛角尖负隅以终身」,虽贵味醇文熟而不弃酸辣。鲁迅则反对以矫揉造作的笑谈掩盖残酷血腥的真相。1934年林鲁决裂,次年鲁迅〈天生蛮性〉仅有三句:「辜鸿铭先生赞小脚,郑孝胥先生讲王道,林语堂先生讲性灵。」辜怪而不坏,郑(伪满州国总理大臣)坏而不怪,鲁迅丑化了并列的林语堂。从庐山闲适地撰写英文书《吾国与吾民》返沪,林氏模仿清代章学诚〈古文十弊〉题材作〈今文八弊〉响应论敌: 方巾作祟,猪肉熏人。 随得随失,狗逐尾巴。 卖洋铁罐,西崽口吻。 文化膏药,袍笏文章。 宽己责人,言过其行。 滥调连篇,辞浮于理。 桃李门墙,丫头醋劲。 破落富户,数伪家珍。林氏认为反对幽默就是儒门道统的遗毒,因为幽默不外轻松亲切近情,中国散文演进必经幽默阶段;西人过度讲究效率,更需闲逸的生活情趣。他向西方推荐融合儒(积极)道(消极)的中庸哲学,成为儒道互补观的前躯。他讴歌陶潜为最高人格象征,我认为不如改颂苏轼。他察觉白居易、苏轼、袁枚等文人皆不适宜做官,但是曾国藩擅长政治。林语堂是老顽童,所以激赏苏东坡虚构皋陶执法坚而帝尧用刑宽的掌故,即才气过人处在「刁皮」。东坡是融合三教的杂家,林氏说佛教否定人生,儒家正视人生,道家简化人生,东坡尽情享受人生。他阅东坡家谱,确证他有姐无妹,否定民间盛传凸额才女苏小妹妙嫁秦观(少游)的韵事,推测东坡悲怆的婚外恋对象就是堂妹小二娘即柳仲远妻。小说家将堂妹改成胞妹。林语堂像苏轼以乐观微笑对付逆境,廖翠凤却不断慨叹:「我们没有钱了,我们欠人家钱。」虽然无人愿意投资制造中文打字机,他究竟圆了发明家的梦,否则可能患忧郁症。再看2003年愚人节,香港46岁歌影双栖的红星张国荣从文华酒店24楼跃下丧命,似因未圆导演梦而罹抑郁症。其实张氏大可动用三亿元财产小部分尽快满足导演欲,何况不做导演亦可尽情享受名利!逆境智商方面,林远高于张。

  林家迁巴黎,因为语堂新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美术与文学组主任。他不堪繁忙,辞职移居老友卢芹斋的康城海滨别墅「养心阁」,撰着《唐人街》。1950年他着《美国的智慧》出版后销路欠佳,由于外国人要汲取东方智慧。他洞察道家尝试揭露大自然奥秘,自诩为道家信徒,我们可把他归属新道家阵营,起码在皈依耶教之前。他的理想妇女是木兰、李清照、李香君与陈芸(沈复妻)。1946年赛珍珠以茶会招待中美作家,曹禺强调文学应具社会意义,林语堂则倡非功利的趣味主义,这对峙酷似中学毕业生谢小婷在中文大学礼堂对高行健的挑战。

  不少人误解林语堂盲目崇洋,直觉外国月亮圆比中国圆。事实上相反,他甚至美化中国庸陋的事物,感觉月亮也是中国的好。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授中国文化课程时,他强调用中国文化补救西方文化的精神危机。一位女生举手发问:「难道我们美国没有一件东西比得上中国的吗?」林氏答称:「有,美国的抽水马桶。」全部门人允俊不禁,该女生面红耳赤。数十年后英国人曾选抽水马桶代表的水厕为最伟大发明之一。然而塑料制造的抽水马桶极易崩溃,1992年10月我在贵州红枫湖苗寨寄宿一霄,室友是南开大学图书馆长兼出版社长来新夏先生。我一坐下抽水马桶,塑料立刻破裂。唯有改与南韩英语教授崔东秀同室。中国厕所多差劣,但是烹饪冠全球,难怪1960年法兰克福市德国烹饪学会颁发奖状给廖翠凤及其幼女林相如合着《中国烹饪秘诀》,人皆知林语堂与妻女分享心得。他是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恰巧另一位语言学博士赵元任之妻西医阳步伟(佛学家杨仁山孙女)亦撰书介绍袓国烹饪。屈原、苏轼(善煮鱼羹)、李渔、曹沾、袁枚都精于饮食。唯独林氏主张将烹饪提升至艺术境界,自称服膺古希腊伊辟鸠鲁派的享乐主义,肚子除橡皮外能消化任何东西。69年再有这对母女的《中国食谱》(Chinese Gastronomy)问世,林语堂写序盛赞林相如记忆力厉害。

  清初张潮《幽梦影》有箴言「能闲人之所忙,然后能忙人之所闲。」相反词忙闲作动词。林语堂征引这金句,阐释生活艺术及尽力工作与尽情作乐,所以每年撰着一书后即旅游一两个月。我曾于台北《鹅湖》发表〈现代人的自欺续篇〉,指摘游客太爱拍照而不看实物。原来林氏早已浩汉:「在巴黎、伦敦和台湾的横贯公路,我曾看到许多旅行的人,他们把时间和注意力几乎完全消耗在取景摄影上,以致没有闲空去细看周围的景物。」他心中自然界是疗养院,起码能治疗机械文明酝酿的自大狂。这是广义的自大狂,英国哲学家波普尔所谓哲学家的职业病是自大狂,却属狭义的。林语堂认定旅游为激发观赏、幻想两力的乐事,不必聆听导游指引。他不入美籍而定居台北,浓郁乡情驱策他写〈来台后廿四快事〉。某高中毕业生函询该进哪一所大学,他答道:「读书在人不在学校。」某些作家和艺术家着他举办「幽默之夜」盛会,他以姓林为荣,列举林则徐、林黛玉与林肯总统,林海音也在座。他喜爱国画,客厅悬挂宋美龄绘赠的墨兰。庆祝金婚时,他宣示妻子属水,水包容万物且惠及人群;他属金,喜欢冲刺磨砺。妻外向而夫内句,堪称阴阳互补。林语堂肯定人生必有痴而后成功,痴的对象例如财、禄、情、渔,他痴于写作和发明。仙逝前20个月,他遵医嘱咐,戒绝抽烟斗的痴习。

  韩愈、柳宗元主张文以载道或明道,林语堂像晚辈高行健倾向纯文学而反对文学负担教育、社会、政治、哲学各方面的任务,在晚年仍讽嘲十岁时老师出文题〈铁路救国论〉,我认为这总胜于我高中二时关存英老师出的〈克己复礼论〉。林氏厌憎为了「做文章」而读古典,「做作」必定掉文舞墨、堆砌词藻,遣背真性情「清顺自然的原则。他恪尊《红楼梦》为世界十大小说之一,肯定无人写白话小说超越曹雪芹。像庄周抉择天马行空、我行我素的生活情调,他诙谐自述如任市长则于上台之日下台,因为不能忍受小政客「那副尊容」。素来轻蔑领带为狗饰物,他宣示「三怕」的对像是教书、演讲与繁琐的应酬。参加某校毕业礼时不耐烦听冗长演讲,他站起说道:「绅士的讲演,应当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记得60年代全球流行迷你裙吧。林氏抨击汉宋两代儒家将幽默的孔子拔高甚至神化,变成丧失人性的超人和圣人,从「威而不猛」沦为冷酷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岸然道貌。宋儒赞孔子温良恭俭让,林语堂反驳得偏激,例如「不肯卖车葬颜回,何尝让?」须知颜回之父提出不情之请,要求孔子做「司寇」必需的马车换取学生不必需的椁(外棺),可见林氏国学根柢差得厚诬圣哲。迷信者可能误解他的报应是长女患抑郁症自杀,影响妻子患恐怖症(失眠且冷漠)。林如斯太任性了,双亲在纽约为她觅得恰当华裔配偶,订婚宴会夜她竟偕美国富裕浪子私奔,林语堂极度尴尬。不久洋阔少厌倦且拋弃她。

  值得赏誉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爱深责切而仿姚鼐〈复鲁絜非书〉文笔写的〈涵养〉:「中国式的陶养,越养越柔,到了优柔寡断地步,已经德高望重了。虽然儒家学说,并非如此,然在历史上,却是如此的结果。因为『涵养』两字,含义注重忍辱负重,和平达观,不露锋芒,喜怒不形于色,不轻易得罪人,不吃眼前亏,聪明的计算等。所以中国没受教育的人如危崖、如峭壁、如苍松、如古柏、如饿狼、如鹰隼、如雄马、如箭猪、如荆棘、如锉刀、如李逵、如武松、如泼妇、如一切不应对付的东西。」未受教育者如文盲可正可邪而似偏于阳刚,受过教养者则虽似正而阴柔得懦怯圆滑,林语堂采取更恰当的显喻:面条、汤团(圆)、肥猪、家禽、驯羊、蜗牛、西湖风景,雨花台石、绣球、风轮、柳絮、棉花、阳萎、悬疣、谭延闿、黎元洪、好好先生。1980年12月我初游华东,在南京雨花台买碗水浸着多彩的雨花石,悟到它只宜放在鱼缸底。肥猪恰似存在主义祖师丹麦怪杰祈克果所讥待宰的胖雁。风轮是「善男信女」在祠庙选购用以转运的风车,似绣球、棉花和柳絮脆弱。「好好先生」包括高官黎、谭,作褒词指善良忠厚的谦谦君子;作贬词则解为讨好一切人的圆滑小人,即孔子所贬「乡愿」。蜗牛壳不堪一踩,西湖十景不堪赞叹?不。张岱《西湖梦寻》指出杭州西湖因庸俗虚伪的游客太多而像娼妓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