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学刊》开卷语

原载:《阳明学刊》第一辑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4年11月

发布时间: 2013-10-17 浏览次数: 351

张新民  

     王阳明一生以实现圣学理想为价值追求,“龙场悟道”乃是他心路历程长期探索的关键性事件。这一关键性事件不仅标志着他的个人精神生命获得了大彻大悟的突破,而且象征着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也就是说,“龙场悟道”既显示了东方文化探寻生命奥秘及宇宙真实的特殊“入思”进路,也表明了儒学主动调整内在发展理路的尝试性努力。追本溯源,王阳明通过实践工夫建立起来的心学体系,实即开始于贵州,而席卷天下后世的姚江之学,实亦滥觞于黔省。正是因为“龙场悟道”的历史意义是这样的巨大,王阳明与贵州的关系又是如此的重要,所以创办一研究王阳明学术思想的大型学术刊物,始终都是贵州人民特别是学术界朋友的一大心愿。现在《阳明学刊》首辑正式在“龙场悟道”之地出版问世了,这实在是历史与现实各种殊胜因缘聚合的结果。

    《阳明学刊》的创办及出版,为研究王阳明学术思想提供了一个相对集中的场地。但由于王阳明出入于释老,直承象山,遥接孔孟,下启明清数百年学术风气,所以刊物还拟辟出专门篇幅,揭载有份量的学术文章,以求系统疏理儒学发展的前后源流,注意儒学与其他文化系统的现代性对话与交流,回应全球化语境下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同时也兼顾释老二家的研究,开展多元性的讨论,不求方法上的统一。相信通过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最终会把儒释道三家的智慧十字打开,不仅呈现中国文化悠久发展过程的完整面相,而且也展示一代学人的致思方向和时代关怀。

    创办《阳明学刊》的缘由,当然主要还是出自对精神文化传承与价值理念开拓的关心,希望能通过学术讨论开辟出一个共同的人文天地与心灵世界,使生命获得“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真理性喜悦!同时也力求恢复自己的本土文化学术身份,愿意将“为道”与“为学”两种方法统一起来,尝试重新建构“道统”与“学统”合一的学术体系。借用传统“极高明而道中庸”的说法,就是既要开出价值的高明面,也要开出知识的中庸面,使价值获得知识的辅助扶持而有更好的开展与落实,知识则受到价值的主宰引导而有更好的归宿和蕲向。这样价值(道)既不会悬空飘荡、无处挂塔,知识也不会一脉偏大,妄尊僭越。我们可以通过价值直探本体世界,也可以凭借知识把握现象世界。本体世界与现象世界本来相即不二,一如价值与知识本应相辅相成一样。所以《阳明学刊》一方面要坚持“为道”,另方面也要坚持“为学”,并力求将二者打并为一片,同时欢迎广大读者惠赐相关稿件,尤其是以肩负时代重责为思考出发点的稿件。

    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但实现复兴不能不借助传统文化的资源,不能不先有知识分子文化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也不能离开价值新境域的展开与实现。《阳明学刊》愿意为此做一些架桥铺路的工作,并谨以此义与天下同仁共勉!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学刊》编委会     

二00四年立秋佳日于金筑花溪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