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归中寻找和发展本土文化

发布时间: 2013-10-17 浏览次数: 24

话题主持人:宋黔云,贵州日报记者

特邀嘉宾:张新民,贵州省儒学研究会会长、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院长

  话题背景:从中国人民大学设立首家国学研究院,到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火爆,再到贵州大学成立中国文化书院,这一切让人感到国人在经历西方文化的洗礼后,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也许对传统文化重新定位和审视的时候已经到来。

  主持人:翻开中国近现代史,传统文化有越来越淡出的迹象,几乎所有人在小学、中学阶段都没有机会接触到这方面的内容,而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根本,意义又十分重大深远。

  张新民:从新文化运动到文革再到现在,近百年的摧残使中国传统文化奄奄一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民众日益富足后,在反思自己的过去和未来时,会发现在西方文明中始终无所依托,所以回归自己文化本位成了必然,也只有在回归中,才能更好的反观自己,这是他种文化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在这样一种文化心理和态势下,关注传统、阅读经典、欣赏名著也就不奇怪了。

  主持人:今人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和心情对待国学?

  张新民:国学又称“国故学”,指一国固有之学问。广义而言即“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狭义则主要指传统思想文化,一般人将国学理解成传统文化虽不够准确,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兴趣。今天我们说要重振国学,不应是对传统的简单回归,而是要客观地、科学地、理性地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既要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又要弃其糟粕不被束缚。对“达则兼济天下,穷其独善其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元典思想文化,我们应将之发扬光大,而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封建思想理应唾之、弃之。

  主持人:近现代以来,移植西方学术已成为文化和学术界的思维定势,这种现象对研究国学会造成什么障碍或曰伤害?

  张新民:西方人文学术给予我们许多帮助和借鉴,如我国现在的学科制度和教育制度,不仅产生了大量学术成就,也造就了大量专业人才。但如果一味西化,会使我们失去传统文化底蕴,忽略我们自身固有的经验,从而使中国人文学术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本土资源和优势,沦为既无西方文化根底,又无汉文化特质的不伦不类的怪物。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去自我只能被别国轻视和小瞧。

  主持人:世界上曾经有过许多文明,在“大浪淘沙”式的历史进程中,大多数都衰退或消亡了,以中国为主体的东方文明至今仍然生生不息,兴旺发达,显示出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犹如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在今天,我们怎样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结合起来,使中华民族以独有的风采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张新民:虽然从国内来讲,国学似乎才刚兴起,但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灿烂文明一直在被他们所用。在美、英、法等国一直都有“汉学”、“国粹学报”、“远东研究所”等专门研究机构和专业刊物,英国李约瑟出了10多本简体专著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现在在欧洲懂汉语的人都非常容易找到工作。在“汉文化圈”中处于核心的儒家文化,一直被东亚国家推崇,经济全球排名第11位的韩国现在还保留着我国明代礼仪;而日本在建筑、服饰、礼仪方面仿照我国唐代,他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很好地融合了古代东方文明,使他们的民族具有了鲜明的个性,因而他们的现代性没有淹没在世界的同质性中。

  现在国内许多人的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都被西方文化同化了,因此城市的同质化现象也就不奇怪了,这是人的思维外化的表现。其实,不论是怎样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征,那些专属于它的习俗、风光、历史人物、人文景观就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今人不加以开发和利用真是可惜了。

  主持人:华人科学家李政道在获诺贝尔奖时曾说,他的得奖对于恢复中华民族自信心大有裨益。他用的是恢复,而不是建立,可见中华民族的历史是辉煌的。

  张新民:在西方社会,儒家文化代表人物孔子被评为世界十大思想家第一,而博大精深的国学今天对全世界人民仍具有启迪意义。作为汉文化的当然继承者,我们应对古代的风俗、礼仪、价值观等加以研究,在地方建设中,更多的参照古代典籍,建立民族自信心。没有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文化是无特色的、落后的。

  主持人: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应从哪些方面培养其国学兴趣及爱好?

  张新民:我想应从学校和家庭教育开始吧,学校可适当举办“古诗文经典诵读班”,古代礼仪问答等活动,以通俗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家长可购买一些古典启蒙教育丛书,引导孩子学习。出版社在出版古代文化书籍时,可对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内容进行精炼分析,还可为作品配上精美插图,使古老典籍散发出浓郁的现代气息,为国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品为更多人了解和热爱。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