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语:一个民族的存在首先是历史文化的存在,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符号和标志。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历史文化,将不能成其为一个民族。所以,作为中国人,中国文化因子是其维系民族身份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因此,必须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该文作者从尊重文化的视域为文化正名,提出了对文化的态度是要理解、尊重和热爱,并认为中华文化的精神和传统承载了民族的智慧,是兼容并包、海纳百川和令人景仰的力量。该文对文化现象予以评论,虽然不能完全就中国文化的精神意蕴逐一展现,但也表达了作者一管之见,部分内容编辑有删改。
一、文化问题:对“精华”和“糟粕”关系的再探讨
笔者认为,对待传统文化,应当跳出以前流行的“精华、糟粕”二分法的思维误区,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角度,从保护公民文化权利的角度,给传统文化以最大程度的包容。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大字:尊重“糟粕”,善待“糟粕”。
为什么要尊重“糟粕”,善待“糟粕”呢?这是由文化的特点和文化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文化具有很强的涵盖性、包容性和复杂性,用“精华”和“糟粕”无法描述其组成,文化根本不可能简单地分为“精华”和“糟粕”。这就像用“黑”和“白”无法描绘大千世界的多彩光影,用“冷”和“热”无法描绘四季的轮回变更,用“好人”和“坏人”无法概括性情复杂的各色人等一样。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分为二”,殊不知“一分为二”只是一种非常粗略的辩证法,在对世界的认识上,更多的是一分为三、一分为五、一分为九、一分为百、一分为千、一分为万,一分为无限。直接或者潜意识用 “精华”和“糟粕”来肢解和分割复杂的文化现象,就像把世界万物的颜色简单区分为“黑”和“白”一样,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在这种不科学的思维基础上去研究问题,不会不出现错误。退一步说,就算可以把文化简单分为“精华”和“糟粕”,一般而言,也要真心实意地尊重“糟粕”,善待“糟粕”。为什么呢?我们不妨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作如下分析:
首先,“精华”和“糟粕”属于对立统一的范畴,“精华”中有“糟粕”,“糟粕”中也有“精华”,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不可分割。如果硬是要分开,并且把“糟粕”抛弃,结果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我们把文化分为“精华”和“糟粕”,那么,分开以后的“精华”里面必定仍然还包含着“精华”和“糟粕”,再分出来的“精华”又可以分为“精华”和“糟粕”,可以无穷分下去。这样分过来分过去,剥了一层又一层,把所有的“糟粕”都剔除干净,最后实际上什么也没有了。同样,你把“糟粕”丢掉,殊不知“糟粕”之中也包含着“精华”,这样“精华”也丢了很大一部分,主观愿望和实际效果背道而驰。水至清则无鱼,文化至纯实际上就没文化了。
其次,“精华”和“糟粕”不是静止不变的,随着时间、地点和其他条件的变化,“精华”和“糟粕”常常会互相转化。例如,人吃掉食物以后,食物的“精华”被吸收,剩下的“糟粕”被排出体外。对人说,屎和尿此时是“糟粕”。但是,对庄稼而言,经过处理的大粪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屎又转化为“精华”;尿也不是绝对的“糟粕”,祖国医学早就观察到人尿的药用价值,认为它有“滋阴降火,止血消瘫”的功效。现代医学从尿液中提取的尿激酶,是治疗冠心病和静脉血栓的良药,抗肿瘤药尿酸多肽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也是从人尿中提取的。即使不提纯,长期直接饮用人尿进行保健的人也不少。尿疗作为一种保健手段目前在世界各地都有比较广泛的应用。1996年2月,世界首届尿疗大会在印度举行。1999年5月在德国召开了第二届,来自世界五大洲56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和实践者参加了大会。资料显示,中国大陆有饮尿族1000万人,台湾地区30万人,日本800万人,德国700万人。因此,从药用价值看,健康人的尿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糟粕”。
再次,人们对“精华”和“糟粕”的理解,往往充满了主观色彩,带有片面性。同样一种事物,在张三眼里是“精华”,在李四眼里可能就是“糟粕”。近年来,一些人极力鼓吹渲染“中医巫术论”,在他们眼里,祖国医学和祖国文化丑陋不堪,基本上是一堆“糟粕”,但是,我们认为,这种看法偏激极端,祖国医学和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精华”。
换个视域,文化中的“糟粕”和“异端”也有存在的理由,而且一个社会的“糟粕”和“异端”越多,说明这个国家处于蓬勃的发展之中,充满活力;反之,“异端”和“糟粕”无法存在,这个社会一定处于异常的沉寂之中。从中国历史上看,哪个时期文化包容性强,哪个时期国家繁荣昌盛;哪个时期无法容纳“异端”和“糟粕”,哪个时期一定出了严重问题,“文化大革命”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二、尊重、理解、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民族精神、道德规范、审美趣味、创造才能、思维方式和理想追求,并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民族文化是长期积淀的结果,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深厚底蕴,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别的民族的文化特征。就像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一样,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一个标志。身为中国人,自然而然应当认同、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有尊严的。当然,不光要尊重中国的民族文化,也应当尊重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这是一个人的基本修养。
清末以来,一些中国人产生了严重的文化自卑,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认识不够、尊重不够、理解不够,不少好端端的东西被视为“糟粕”。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是,以前我们认识到的“精华”,现在仍然是“精华”。但是,好多以前认为是“糟粕”的东西,实际上根本不是“糟粕”。比如,原来认为,礼义、廉耻、孝悌这些东西都是吃人的“封建礼教”,不知不觉丢个差不多了,结果呢,人们的道德倒退了,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和认识。现在外国旅游景点最不守公德的往往就是中国人。外国人发现,“礼仪之邦”来的人比较粗鲁,不讲礼貌了,这当然不好。传统道德不是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而是维系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和社会和谐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在韩国,人们普遍信奉的还是中国传统道德,但事实上并没有影响到人家的全面发展。
中华文化包含了很多深刻的哲学道理,和现代文明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道德经》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意思是,天下的禁忌越多,人民就越贫困。这和现代社会保障人权的精神相符合。只有充分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消除束缚发展的障碍,人民才能摆脱贫困。《道德经》又说“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意思是,政府官员不瞎折腾,不乱作为,人民就容易富裕;政府官员保持清廉,社会道德风尚就容易改善。这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精神,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汉代虽然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但是并没有排斥其他文化。相反,儒家学说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传入中国并没有产生排异反应,例如佛教传入中国后成为本土宗教,内化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海纳百川的精神正是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和我们党提出的“大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中华民族曾经走在世界的前列,只是近代才开始落伍,落伍的原因当然不是一个方面,但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是满清统治者丢弃了中华文化开放兼容、善于吸收的伟大传统,长期奉行闭关锁国、思想禁锢等一系列错误的政策,使中华民族远离了世界文明发展的浩荡潮流。
中国是从满清时期开始迅速落伍的。在明末,中国还有一种蓬勃向上的发展力量。这个时候,中国知识界系统引进了西方的宗教、哲学和科学。西方传教士比较活跃,科学家徐光启就是传教士利玛窦的学生。传教士们从欧洲带来了大量的书籍,其中很多数学、天文学和其他学科的内容,不少被翻译成中文。那时候中国思想、科学和文化相当活跃,产生了方以智、李时珍、徐光启、徐霞客、宋应星等科学家和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思想启蒙运动也在兴起,民主主义思想开始传播。满清统治者固步自封,在文化领域,大兴文字狱,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考,使人民陷入愚昧,康熙年间,又赶走了西方传教士,断绝了中西文化交流,使中华文明逐渐成为一潭死水;实行沿海迁界,取消对外贸易,即使人家主动要求通商也被拒绝,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商品难以进入中国;在军事领域,固守骑兵之道,拒绝用先进的火枪火炮装备部队。当西方大兴君主立宪,文化和科学空前活跃,工业革命使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时候,中国却错过了二百多年的大好发展机遇。
中国由兴到衰,再由衰到兴的漫长历史表明:什么时候离开中华文化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精神和传统,什么时候文化凋零,国家衰败,什么时候恢复了这个传统,什么时候就有空前蓬勃的发展。所以,我们的文化非常了不起,承载了我们民族的智慧,有一种令人景仰的力量。热爱我们的文化,发展我们的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文明富强提供精神支持,是文化工作者的责任。
三、极端主义文化才是真“糟粕”
有人可能会说,照你的提法,世界上好像没有什么“糟粕”了。
不是这样,不能走极端。世界上确实还存在文化“糟粕”。我们最大限度地尊重“糟粕”,但不是尊重所有的“糟粕”;我们最大限度地包容“异端”,但不是包容所有的“异端”。这就像我们崇尚自由,但不能容忍肆意妄为的自由一样。哪些是真正的“糟粕”、真正的异端呢?
根据人类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明确下列文化应当反对:极端主义的文化,恐怖主义的文化、摧残人性的文化、法西斯主义的文化、专制主义文化。上述几种文化之所以危害大,是因为它与人类生存、发展、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驰。这就像在美丽多彩的花园里,如果某种花要生长起来,其他的花都必须枯萎死亡,那么,就要限制或消灭这种花。面对这种“糟粕”,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不管它打着什么旗号,列出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它一出来我们就不客气地约束和限制它,不让它滋蔓开来危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