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发布时间: 2013-10-17 浏览次数: 439

                                                                         一、引言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语,出自《观无量寿佛经》。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1]

  何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义?佛教祖师有不同解释。昙鸾在《往生论注》卷上中指出,“是心作佛者,言心能作佛也;是心是佛者,心外无佛也。” [2]他以火喻佛相好身、木喻众生心,火从木出,火不离木,喻心能作佛;而火不离木,则能烧木,木为火烧,木即为火,喻心外无佛。净影慧远认为作、是之义应作两义分别。一为“始终分别”,二为“现当分别”。 [3]所谓始终分别,初观佛身相好,心缘佛身,为是心作佛;观力渐深,知佛不从外来,为是心是佛。所谓现当分别,诸佛法身与己心同一体性,心中所现佛身即是诸佛法身之体,为是心是佛;而心中所现佛身,是由观心而生,为是心作佛。吉藏认为,“是心是佛”是指佛之法身,“是心作佛”说佛之应身与法身生成的原因。先修法身观,再作应身观。传灯《净土生无生论》中说,修行者作观之时,西方依正已在观心之内,为“是心作佛”;身心也在西方依正之中,为“是心是佛”。宋代天台僧人知礼说作、是有二义。“是心作佛”,一是众生心清净的缘故,能感他方应佛;二是众生修三昧的缘故,能成己之果佛。“是心是佛”,一是众生心即是应佛,因佛不在心外;二是众生心即是果佛,能成三昧之因。

  念佛而见佛,所见到之佛是外来的吗?抑或是念佛人之心所变现的?见到佛之后又该如何修观呢?智顗《摩诃止观》卷第九中,说念佛人若专取色相,则魔变作佛相,使人惑乱。应“但取法正,色相非正也。” [4]智旭也认为“修心之人不作佛观,而佛忽现,非本所期,故名魔事。” [5]但若修念佛三昧而见佛,则并非魔事。

  对“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义的不同阐释,实际上是要回答净土宗念佛法门如何修观的问题。以净宗祖师所论,大略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唯心识观,二是真如实观,三是一心三观。

                 二、唯心识观

  所谓唯心识观,是观所见之佛非从外来,而是自心所变现,不可产生执着。《观无量寿佛经》云:“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6]天台宗初祖慧思认为众生心想作佛与现前见佛,其实并无二致。《大乘止观法门》卷第四云:“佛在世时,所有众生现前所见佛者,亦是众生自心作也,是故经言,心造诸如来。以是义故,即时心想作佛,与彼现前见佛一也。” [7]现前见佛也是众生自心所现,所以与心想作佛无异。同时,行者所见诸佛,虽是想心所作,但是真心之相,有即非有,非有即有,不坏真寂,不坏缘起,所以不可说心想之佛即为虚妄。

  唐怀感则以唯识之理释此“心作心是”之说,万法皆心变现,当用此心观佛时,阿弥陀佛为本性相,众生观心缘彼如来,不能心外见佛真相,当观心变作影像相,影像相为相分,能观之心为见分,而见相两分皆不离于自证分。《净土群疑论》卷第六云:“见分之力能现相分,故名是心作佛也。此相分即是自证分心,无别有体,故名是心是佛。” [8]如来一切功德皆是自心所变影像,所以说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止观中所见之佛只是唯心所现,非有似有,有而非有。智旭《占察善恶业报经疏》卷下说习想所见佛色身“无不随心而生,随心而灭,从体起用,转变自在。一一皆如幻化水月镜像,非有似有,有而非有也。巧术力故,种种变现,名之为幻,心是能幻,十法界色皆所幻也。神通力故,无而示有,名之为化,心是能化,十法界色皆所化也。此心如水,十界月影恒于中现,而非外来;此心如镜,十界形像对至即现,而无出入。心本无色,故十界色一一非心;由心有色,故十界色皆不离心。心外无色,故十界色皆悉非来;心生色生,故十界色皆非不来。色只是心,故十界色,皆悉非去;心灭色灭,故十界色皆非不去。” [9]禅定之中,欲想见内色生,则内色便随心生;设欲想见内色灭,则内色便随心灭,皆是随心生灭。念佛人观想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也是随心而生,随心而灭,如幻化水月镜像,非有似有,有而非有。

  智旭不但以佛相乃唯心所现,还进一步指出此心本来无色相可言,所以十界色皆非此心,佛身也非此心;但又由此心故有色相,所以十界色皆不离此心,佛身也不离此心。众生见佛有去来坐卧示生涅槃等事,其实都是转识所现影像。众生八识现行转时,于见分上现佛身影为相分,所以凡夫二乘之心所见,由共相识所转。佛身影相本不从心外来,由于凡夫二乘不知有藏识的缘故,“不知众生心内诸佛所现之身,能与诸佛心内众生而作本质;不知诸佛心内众生所见佛身,即托众生心内诸佛所现之身而自变为影像。” [10]藏识全揽真如为体,与如来非一非异,所以众生所见皆是托自心中佛之身以为本质,还于自心变影而缘,本质不在众生心性外,影像也不在能缘心外。虽然众生妄计诸佛从外而来,其实诸佛本来不在心性之外;虽然众生妄取分限差别,其实诸佛化身本来无有限量。真如体用相即,诸佛化身即真如用,就此化身,即是报身,即是法身。顿教初发心住,因分证真如,所以能见佛受用身。而佛受用身称法性故,所以有无量色;随一一色亦复称法性故,所以有无量色相;随一一相亦复称法性故,所以有无量好。

                     三、真如实观

  唯心识观是思惟诸佛不从外来,不由内出,三界唯是心有。更进一步,须由此证入空三昧,了达一切法不可得。行者由念佛而见佛,见佛之后即应思惟:

  今此佛者从何所来?而我是身复从何出?观彼如来竟无来出及以去处。我身亦尔,本无出趣,岂有转还?彼复应作如是思惟,今此三界唯是心有。何以故?随彼心念还见自心。今我从心见佛,我心作佛,我心是佛,我心是如来,我心是我身,我心见佛。心不知心,心不见心。心有想念则成生死,心无想念即是涅槃。诸法不真,思想缘起;所思既灭,能想亦空。 [11]

  定中所见之佛,只是行者的观想而已,并非真有佛从外来。不但定中所见到的佛是由心而起,就是三界也是众生的心念所现起。众生的所见所闻无不是自心所造。诸法皆是唯心所现,自性无所有。知其无所有,即能破除虚妄分别,无虚妄分别也就无思惟执着,无分别思惟也就无一法可见,无一法可见即是无所罣碍。唯心所现的佛相虚妄不实,作为能想的“心”也是空无自性。止观中所见之佛亦是缘起而无性,无性而缘起。智旭《占察善恶业报经疏》卷下论“佛色身”云:

  心外无色,故十界色皆悉非来;心生色生,故十界色皆非不来。色只是心,故十界色,皆悉非去;心灭色灭,故十界色皆非不去。有而不有,故十界色皆即非生;不有而有,故十界色皆非不生。缘起无性,故十界色皆即非作;无性缘起,故十界色皆非不作。 [12]

  佛身为缘起所生,所以空无自性,即非来非去,非生非作。虽空无自性,并不碍其缘起而生,所以非不来非不去,非不生非不作。所以正念佛时而见佛,也应了知唯心所现,以空观照,不生取着喜动。智旭《梵网经忏悔行法》云:“若见好相时,不与空观相应,或复喜动扰心,不能寂静,或复惊愕乱意,不得轻安,当知即是魔事,切须谙识,勿被境迷。尔时仍须深入空观,但念唯心。若是魔事,必渐隐没;若实好相,倍复增明,而能助发空慧,令无取着。” [13]若不与空性智慧相应而见佛,则是魔事。

                  四、一心三观

  “一心三观”为天台宗之观法,知“一念之心”不可得、不可说,而于一心中圆修空、假、中三谛。《摩诃止观》卷五云:“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缘所生法,是为假名,假观也;若一切法即一法,我说即是空,空观也;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道观。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即《中论》所说不可思议一心三观。” [14]

  知礼说“是心作佛”,为空、假二观,能感他方应佛,能成己之果佛;而“是心是佛”,则是中道观,能知心是应佛,心是果佛。《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四云:“以若破若立,皆名为作,空假二观也;不破不立,名之为是,中道观也。全是而作,则三谛俱破,三谛俱立,名一空一切空,名一假一切假也;全作而是,则于三谛,俱非破非立,名一中一切中也。即中之空、假名作,能破三惑,能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圆应,能成我心三身当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则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应佛,心是果佛。” [15] 此一心三观能全见思、尘沙、无明三惑而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智,能全烦恼障、业障、报障而为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三德。

  若以一心三观而论,“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为中观。智旭《灵峰宗论》卷第六之三“莲漏清音序”云:“今一心念佛,不计我我所,即空义显;随念佛时,佛随心现,便知十界皆唯心造,即假义显;不惟是心作佛,亦且是心是佛,即中义显。一心三义既显,便能圆破三惑,圆净四土。” [16]现前一念心性了不可得,即念佛之时不计我我所,为即空之义;百界千如炳然显现,即念佛之时佛随心现,为即假之义;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为即中之义。

  若深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之理,则念念能入圆理,即为无上圆顿法门。《灵峰宗论》卷第五之三“参究念佛论”云:“众生心念佛时,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以一念顿入佛海。” [17]圆人受法,无法不圆,念佛虽是简易,然若开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圆解,则也趋于究竟解脱。《灵峰宗论》卷第四之一云,若“谛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则“无念外之佛为念所念,无佛外之念能念于佛。正下手时,便不落四句百非,通身拶入。但见阿弥陀佛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但生西方极乐一佛国土,即生十方诸佛净土,此是向上一路。” [18]无念外之佛为念所念,即是心作佛;无佛外之念能念于佛,即是心是佛,若开此圆解而念佛,即是宗门所说向上一路。

                 五、念佛即念心,念心即念佛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指心、佛、众生三种平等而无差别。知礼即以法界圆融,不可思议,举体作现前一念之心,举体作众生,举体作诸佛,作依报作正报,一心一尘至一极微,皆是法界全体而作。既然一一诸法皆是全法界所作,所以随举一法,即是圆融法界全分,也是心性全体。若观弥陀依正为缘,熏乎心性,则心性所具极乐依正,由熏而生。《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一云:“据乎心性,观彼依正,依正可彰;托彼依正,观于心性,心性易发。” [19]全心是佛,所以观心即是观佛,而佛相易于彰显;全佛是心,所以观佛依正即是观心,而心性观易于显发。

  心佛众生三法皆是因缘所生,皆是即空即假即中,所以说此三法无差。以心佛众生三法互融互遍,所以举佛法则摄一切心法及众生法,举众生法则摄一切佛法及以心法,举众生现前介尔心法则摄一切众生法及佛法。智旭《选佛谱》卷第六云:“一切因缘所生法,无不即空假中,三谛圆融,不可思议,是为圆妙;举一即三,言三即一,三一相即,无有缺减,是为圆满;由有理具三千,方有事造三千,由观事造三千,即显理具三千,圆见事理,一念具足,是为圆足;迷之不减,悟之不增,当下圆成,体非渐证,是为圆顿。故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如佛如,一如无二如;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一切诸法,皆是佛法。” [20]一切诸法,皆圆妙、圆满、圆足、圆顿。而心佛众生三法,皆三谛三观所摄,皆能显圆顿之理,所以说三法无差。

  心性真如之体,佛与众生平等无二,所以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虽然佛与众生无二,但诸佛、众生各全揽真如为体,非是真如少分;虽然诸佛、众生并是真如全体,却非有多个真如。譬如千灯共照,互遍互含而无杂无障碍。《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四云:“只此故约佛言,则一切众生并是佛心内之众生,以佛心竖穷横遍更无外故。约众生言,则一切诸佛并是众生心内之佛,以众生心竖穷横遍,更无外故。约我只今现在介尔心言,则一切佛、一切众生并是我心内之佛生,以现前介尔之心,竖穷横遍,更无外故。是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 [21]以诸佛、众生、众生心均是竖穷横遍,互融互摄,所以说三法无差。同时,一念心性,不在内外中间,不在去来现在,非青黄赤白,非长短方圆,非有非无,非断非常,即是诸法实性,也即是诸佛、众生之实性。而此实性,“三世诸佛所证,证此也;一切众生所迷,迷此也。证时不增,迷时不减。” [22]所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念佛之时,若能谛信“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理,则念念皆是圆行。智旭《灵峰宗论》卷第五之三“参究念佛论”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果能谛信,斯直知归;未了之人,不妨疑着。” [23]若持此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理而念佛,即是双念自他佛者,由托他方佛,而助显心自性,则无须参究。若未能通达此,也不妨用参究之法。《灵峰宗论》卷第七之四“净然沙弥化念佛疏”云:“自他俱念者,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是诸佛心内众生,诸佛是众生心内诸佛,托彼果上依正,显我自心理智。” [24]由心性本具功德不可思议,诸佛果中威力不可思议,所以众生与佛感应道交,自他不隔,念佛即是念心,念心即是念佛。

  由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与佛平等,不应轻于一切,所以不生增上慢、我慢及邪慢;又佛与自心平等,不应诿能于佛,所以不生卑劣慢。《灵峰宗论》卷第四之二“谦光说”云:“是知凡夫终日在妄之心性,即离过绝非之心性,不俟成佛而后离过绝非也。夫我心性本自离过绝非,何得让能于佛?一切众生心性亦罔不离过绝非,何得稍生忽慢?由不让故,上合十方诸佛,与佛如来同一慈力;由不轻故,下合十方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25]心佛众生三法,皆是不可思议之法,所以能上求菩提,下化众生。

  有人谓心外无境,观心即足,不必观境,即念心而不念佛。袾宏谓此种人“不知心境一如,亦复互发。先德谓有三昧直观三道,显本性佛。有三昧兼持咒,有三昧兼诵经,有三昧兼念佛等。今标念境,即是兼念佛三昧,皆助显本性之佛也。或直显,或助显,其致一也。” [26]他认为初学凡夫障染浓厚,尤须西方胜境发明妙心,而不可弃境以觅心。

  有人以众生修观,实不见佛身,为假想作见,是妄想相。智旭认为,正因为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以“众生自心所作,即是实佛;实佛,即是众生自心所作。” [27]因为一切诸佛,一切众生,同以一净心为体,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所以假想见之佛非是虚妄。所谓“假想为能感,悲智为能应,感于众生心内诸佛,故心外无佛;应于诸佛心内众生,故佛出是真也。” [28]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者不可割裂。《灵峰宗论》卷第六之四“赠郑完德念佛序”云:“盖但言作佛,不言是佛,则谓佛非固有,何异权乘?但言是佛,不言作佛,则谓佛非修证,何殊魔外?” [29]若只言是心作佛而不言是心是佛,则佛从外来,非心本有,仅是权乘所摄;若只说是心是佛而不说是心作佛,则佛是本有,修德无功,即堕外道法门。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说明悟唯心理之人也须念佛,否则易堕无为窠臼。《灵峰宗论》卷第二之四“示蔡二白”云:“纵一念不生,仍造成无想外道矣。故大智慧人,深悟唯心,必勤念佛,所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现前一念之心,无性缘生、缘生无性,因其无性缘生,所以有百界千如;而其缘生无性,所以一切法不可得。但若于此了不可得处坐定,则堕无为深坑,不能证法界无障碍体,所以须念佛求生净土。《灵峰宗论》卷第二之四“示证心”云:“以此缘生无性之一念,念彼无性缘生之佛名耳。佛名既是无性缘生,则缘生亦仍无性。是故念一声,有一声佛名显现;念十百千万声,有十百千万佛名显现。而不念时,便寂然矣。念性既是缘生无性,则无性不碍缘生。倘不念佛,正恐又生种种杂念;纵不生杂念,亦恐堕在无为窠臼。故必以佛号生我之念,使我念念不离佛号。此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以缘生即是无性,所以念念于佛,能会无性之理,此为是心是佛;以无性即是缘生,所以须念念于佛,才不堕无为深坑,此为是心作佛。



                   六、结语

  依“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可作唯心识观、真如实观、一心三观。净土宗念佛法门看似简易,观法却甚深。所以智旭等称此法门“高超一切禅教律,又统摄一切禅教律”,实际上是以“念佛”统摄一切法门,融会贯通禅、教、律诸宗。



--------------------------------------------------------------------------------

[1]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第12卷,第343页上。

[2]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婆薮盘头菩萨造(并)注》卷上,《大正藏》第40卷,第832页上。

[3] 《观无量寿经义疏》,《大正藏》第37卷,第180页上。

[4] 《摩诃止观》,《大正藏》第49卷,第130页上。

[5]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大正藏》第37卷,第371页下。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第12卷,第343页上。

[7] 《大乘止观法门》卷第六,《大正藏》第46卷,第662页下。

[8] 《净土群疑论》卷第六,《大正藏》第45卷,第66页上。

[9] 《占察善恶业报经疏》卷下,《卐续藏经》第35册,第178-179页。

[10]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四,《卐续藏经》第72册,第695页下-696页上。

[11]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卷第二,《大正藏》第13卷,第877页。

[12] 《占察善恶业报经疏》卷下,《卐续藏经》第35册,第178-179页。

[13] 《梵网经忏悔行法》,《卐续藏经》第107册,第399页。

[14] 《摩诃止观》卷第五,《大正藏》第46卷,第55页中、下。

[15]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四,《大正藏》第37卷,第220页中、下。

[16] 《灵峰宗论》卷第六,《大藏经补编》第23册,第692页。

[17] 《灵峰宗论》卷第五,《大藏经补编》第23册,第653页。

[18] 《灵峰宗论》卷第四,《大藏经补编》第23册,第603页-604页。

[19]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一,《大正藏》第37卷,第197页中。

[20] 《选佛谱》卷第六,《大藏经补编》第24册,第432 -433页。

[21]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四,《大正藏》第44卷,第446页上。

[22] 《灵峰宗论》卷第二,《大藏经补编》第23册,第546页。

[23] 《灵峰宗论》卷第五,《大藏经补编》第23册,第653页-654页。

[24] 《灵峰宗论》卷第七,《大藏经补编》第23册,第743页。

[25] 《灵峰宗论》卷第四,《大藏经补编》第23册,第610页。

[26]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卷第三,《卐续藏经》第33册,第441页。

[27]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四,《卐续藏经》第98册,第960页。

[28]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四,《卐续藏经》第98册,第960页。

[29] 《灵峰宗论》卷第六,《大藏经补编》第23册,第704页。



/SPAN>[6]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第12卷,第343页上。

[7] 《大乘止观法门》卷第六,《大正藏》第46卷,第662页下。

[8] 《净土群疑论》卷第六,《大正藏》第45卷,第66页上。

[9] 《占察善恶业报经疏》卷下,《卐续藏经》第35册,第178-179页。

[10]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四,《卐续藏经》第72册,第695页下-696页上。

[11]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卷第二,《大正藏》第13卷,第877页。

[12] 《占察善恶业报经疏》卷下,《卐续藏经》第35册,第178-179页。

[13] 《梵网经忏悔行法》,《卐续藏经》第107册,第399页。

[14] 《摩诃止观》卷第五,《大正藏》第46卷,第55页中、下。

[15]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四,《大正藏》第37卷,第220页中、下。

[16] 《灵峰宗论》卷第六,《大藏经补编》第23册,第692页。

[17] 《灵峰宗论》卷第五,《大藏经补编》第23册,第653页。

[18] 《灵峰宗论》卷第四,《大藏经补编》第23册,第603页-604页。

[19]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一,《大正藏》第37卷,第197页中。

[20] 《选佛谱》卷第六,《大藏经补编》第24册,第432 -433页。

[21]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四,《大正藏》第44卷,第446页上。

[22] 《灵峰宗论》卷第二,《大藏经补编》第23册,第546页。

[23] 《灵峰宗论》卷第五,《大藏经补编》第23册,第653页-654页。

[24] 《灵峰宗论》卷第七,《大藏经补编》第23册,第743页。

[25] 《灵峰宗论》卷第四,《大藏经补编》第23册,第610页。

[26]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卷第三,《卐续藏经》第33册,第441页。

[27]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四,《卐续藏经》第98册,第960页。

[28]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四,《卐续藏经》第98册,第960页。

[29] 《灵峰宗论》卷第六,《大藏经补编》第23册,第704页。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