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诚邀天下英才申报2023年度优青(海外)项目

发布时间:2023-01-08浏览次数:16485

20221月,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支持贵州大学双一流建设20221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其中进一步明确了推动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路径;20222月,贵州大学再次入选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202211月,在贵州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省委省政府给予贵州大学深切勉励和殷切期待,寄语贵州大学要牢记国之大者、服务省之大计、弘扬师之大道、培育业之大才弘扬科学精神,传承优秀文化,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栋梁之材

贵州正在驶入后发赶超下一个黄金十年的快车道,贵州大学全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现诚邀海内外英才依托贵州大学申报2023年度海外优青项目!

一、项目介绍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项目指南详见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8099.htm)。

二、申请条件

(一)基本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3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3年3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2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二)限项要求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支持期内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三、入选待遇

贵州大学将为您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优厚的薪酬待遇和有力的支持保障。

(一)项目资助强度:100-300万元

(二)项目资助期限:3年

(三)学校待遇:

1.购房补贴(含安家费)80万元;

2.科研经费及平台建设费800万元;

3.年薪80万元;

4.零租金使用高层次人才住房一套;

5.事业编制相关的社保、医保和公积金;

6.解决配偶工作;

7.协调子女入学;

8.协助申请贵州省“优才卡”,享受医疗、汽车购置、旅游服务、金融服务、政务服务等各项优惠便利政策;

9.推荐符合条件者申报国家和贵州省各类人才计划。

四、申请流程

“专人服务+专家指导”将助您高质量申报

(一)申请人请于2023212前将个人详细简历(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研究方向及内容、所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等)发送至人事处邮箱dr@gzu.edu.cn,邮件主题格式为姓名+优青(海外)

(二)学校对申请人的基本条件、研究方向、学术水平等进行综合审核。

(三)符合条件且达成意向者,学校将安排专人协助在线申报(https://grants.nsfc.gov.cn/,2023115-315日开放),并配备经验丰富的同行专家指导项目书撰写及修改

 

五、联系方式

(一)申报咨询:饶老师 18684168984(人事处)

(二)材料填报咨询:陈老师18608512969 (科学技术研究院)

***********************************************

学校简介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200412月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059月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20129月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20164月成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高校;20179月成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11月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20182月成为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作共建高校; 20191月入选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211月获批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

学校占地面积4637亩,另有1000亩专用教学实验农场。学科门类齐全,涵盖文学、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12个学科门类。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国家级人才60余人次。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部省合建高校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学科群2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9个、区域一流建设学科7个;ESI全球前1%学科5个,植物与动物科学进入ESI全球前3‰;国家双万计划一流专业总数8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有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5、国家级111”引智基地2,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和重点人文社科基地60余个;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亿余元。


Baidu
map